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總結版
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三種最不應丟掉的分數
二、格式作答要記牢
在貫徹執行題中,如需要行文書寫格式一般占3-5分的格式分數,格式正確即可得分,格式不符合行文要求不得格式分。格式主要包括:標題、主送機關、發文機關、日期。標題要求居中書寫,主送機關靠左邊頂格書寫,發文機關及日期都是靠右側書寫。但并非所有貫徹執行都需要寫完整格式,按照題目要求進行格式部分書寫。例如要求中明確告知不需要考慮行文格式、題干中出現擬寫、寫內容要點、內容提綱、重點部分等,這些情況就不需要寫完整格式,只需要寫正文即可。
三、答題邏輯分清楚
在綜合分析題中可能會設置2分左右的邏輯分。邏輯正確即可得分,邏輯混亂或錯誤均不得分。邏輯分其實很容易得到,綜合分析只需按照總-分-總邏輯作答,即亮明觀點、論證觀點、落實觀點作答,可得邏輯分數。綜合分析題型細致劃分可分為解釋分析、評價分析、關系分析、啟示分析。其中較為特殊的是啟示分析唯一不符合總-分-總的邏輯,而是總分邏輯,這也是考生在備考中較為疏忽的一個知識點,應該引起重視。
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三種“拿高分”的寫作方法
巧用設問,切入主題,優化作文舊模式
修辭手法有很多,設問也是常見的一種。很多考生常常提出一個設問就草草了事,沒有案例支撐,這樣的設問比較單薄,其實結合一個反面案例,就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以今年比較火的電影《小時代》為例:
去年以來,《小時代》系列電影持續掀起話題,拋開其內容不論,這票房和輿論的“雙重風暴”也讓人思考:電影創新該如何傳遞正能量、講述好故事?電影產業如何營造一種正面的文化氛圍?文化的發展應該是社會中每一個人,肩負起來的責任,其中媒體人要樹立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意識。
這個案例中的電影只是一個切入點,估計《小時代》很多人都看過,但是能否通過電影,發出一種設問,上升一定高度,看到事件后面的本質,其實也是體現考生能否深入論證的能力。
活用白描,承接地氣,凸顯作文個性化
白描的寫法其實在我們的高中時代就很常見,在散文中的使用尤為突出。白描就是對于某一行為或者細節進行突出的描寫,這種方法能夠凸顯考生文采,但是在議論文中,最好使用在開頭和結尾,不要用在論述部分,因為會影響文章的論證效果,以如今的書店為例: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鄰王府井大街、24小時營業的三聯韜奮書店內,依然燈火通明。幾張書桌,數盞燈光,秒針滴答有聲,手指劃過書頁,頗有“夜深還照讀書窗”的意境。一些學者感慨:“找到閱讀的價值,才有文化的回歸。”
這樣的寫法盡量是引出總論點的時候使用,讀起來能夠讓人心中沉靜,“接地氣”,也是個性化表達的較好方式之一。
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幫你有效提升二十分
(一) 概括性術語:申論材料里面有很多概念性的語言,比如包裝垃圾、城市良心、企業創新、養老模式等等,這些詞通常是一個名詞而且和社會聯系比較緊密,是政府工作的主要內容,因此,這些詞往往是答案的關鍵詞,在考場上就算沒有任何思路只能超材料的時候也要抄這些詞。
(二)高頻詞:一則申論材料總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為了說清楚一個問題,部分詞會反復出現,而這些反復出現的詞就是命題人想要強調的問題。因此高頻詞也是小題答案的主要來源之一,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材料里面同一個詞可能不會出現多次,但是這個詞說明的意思會出現好幾次,那這個時候這個詞也是小題答案。
(三)和政府有關詞匯:比如法制、法治、體制機制、政策法規、監督監管、規劃設計、資金投入、技能培訓等等,這些和政府工作息息相關的詞也是答案的來源,同樣,在考場上,沒有思路的時候找這樣的詞是應急良策。
二、表達不準
很多系統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同學能夠迅速定位答案要點,看到材料后能隱約感覺到某個地方應該有答案,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寫到卷面上。還有一部分同學也能找到要點,但是寫出來以后就是不得分,這都是答案的表達方面存在問題。那應該如何準確表達書寫呢?
(一) 表達原則:以詞帶句,由句成段。以詞帶句主要指的是小題的答案書寫過程中主要抓關鍵詞,然后按照一定的語序組合成句子。關鍵詞一定是材料里有信息表達的實詞(多為名詞和動詞)。
(二)表達形式:多用短句,少用長句。短句簡短明快,包含的信息量大,具有語言沖擊力,無論是小題還是寫作,短句都是拉開差距的有力武器。對于不同的體型,建議考生使用不同的句式,尤其回答影響和對策這一要素的題目,都建議使用動賓的結構。比如回答影響的時候用“保障了/促進了/提升了/加強了/奠定了……”;對策題用“動詞(加大/出臺/宣傳/統一/建立/營造)+具體問題+名詞”的方式。
(三)表達語言:說明議論為主,不抒情描寫,不舉例,不寫數據。
(四)表達順序:先簡寫題干,再分條書寫作答要素。簡單重述題干有助于在答題的時候重新整理思路,排除無效信息,更有助于突出題目的邏輯思路。
(五)表達重點:題干問什么要素,答案寫什么要素。
(六)表達修正:詞——除重要領導人的名字和材料中的關鍵概念外,不明顯的錯字不改;句子——堅決不改,只用關聯詞調整,最常見的是用轉折關聯詞前后語義相反去修正。
三、格式不當
申論考試中的應用文寫作題,從內容上講并不難,基本都屬于概括題。但這類題的得分并不高,關鍵在于格式不當。這里考生可以記住一個簡單粗暴、快速有效的技巧。
1、除了微博、網評其他的都寫標題;
2、除了編者按、導言、摘要其他的都寫稱謂;
3、所有文種都加開頭結尾;
4、只要字數足夠都寫落款。
上面這四則技巧雖有不嚴謹之處,但是閱卷的時候多寫不扣分,所以為了防止那么多文種記憶混亂,考試遵循上面四個原則肯定不會失分,反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同樣是考試應急良策。
對于大作文寫作,可能一部分考生心里永遠的痛。但是考試在即,以不必糾結,把握有效的技巧是應試關鍵。同樣,給大家推薦一些簡單有效的應試技巧,確保你的文章再上一個檔次。
四、論點不明
部分考生先寫文章主體最后再加標題、部分考生拿到任何一篇文章都往自己熟悉的熱點上靠、部分考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異想天開、天馬行空……這樣的做法要么導致離題萬里、要么導致文不對題。那怎樣寫作文才會不跑題又有話可說呢?
(一) 概括段落大意法:讀完每則材料,都把它主要說了什么概括出來,尋找所有材料之間的整體共性作為文章的總論點,尋找其中幾則材料之間的局部共性,作為文章的分論點。這樣緊扣材料,保證絕對不會跑題。
(二)以題解題法:大作文一般是第四道題,寫作文的時候前面三道題都做完了,仔細分析三道題之間的規律,他們同樣能涵蓋整個材料,把前面三道題按照一定的邏輯思路整理好,再稍加潤色表述出來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而且絕對不會跑題。
(三)材料脈絡圖法:這種方法限于上過華圖的課程,知道這種方法的同學,在分析材料的時候剖析出材料的四大要素,填到脈絡圖的相應位置,一篇完美的文章也就橫空出世了,同樣絕對不會跑題,而且保證有話可說。
五、積累不夠
對于作文,第一難題是扣題不準,那第二難題就是無話可說。那再教大家一個寫策論文的絕殺技巧,讓你在考場上很easy的寫出申論文章。
(一)標題:
1、策論文:動詞(解決)+問題 動詞(實現)+目標
2、政論文:論……/評……/析……/淺談……/由……說開去
(二)開頭:
列舉幾個類似的負面問題+問題產生的淺層危害+這些問題不解決+會影響(問題的深層危害,通常是對社會、政府、國家的危害)+因此,解決問題迫在眉睫/如何解決問題成為重大課題。
(三)分論點:
(主體分析法)——結論句(解決某問題主體1是關鍵)+分析主體1是解決某問題關鍵的原因(可用問題+影響的分析方法)+過渡句(因此,主體1要多措并舉解決某問題)+措施1+措施2+措施3+總結(只有主體1解決好某問題,才能避免危害的發生)。另外的兩個分論點采用同樣的結構,只需更換成主體2、主體3即可。
(行為分析法)——結論句(行為1是解決某問題的關鍵)+分析行為1是解決某問題關鍵的原因(可用問題+影響的分析方法)+過渡句(因此,要多方合作踐行行為1解決好某問題)+主體1的措施+主體2的措施+主體3的措施+總結(只有按照行為1那樣,才能解決好某問題)。另外的兩個分論點采用同樣的結構,只需更換成行為2、行為3即可。
(四)結尾:
將三個分論點和總論點結合起來重述一遍,強調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目標。可引用一兩句具有政治色彩的名言。
六、邏輯不清
很多同學掌握了我們講的方法,但是應用不熟練,造成東拉西扯,邏輯混亂。還有一部分同學,為了湊字數在寫作文的過程中胡亂拼湊,導致邏輯混亂,閱卷人讀完整篇材料都不知所云。為了保證文章能得高分,邏輯思路至關重要,那怎樣保證文章邏輯清晰呢?對于策論文,始終按照上述結構去寫,分論點中如果選擇主體分析法,則三個分論點都按照主體去分;如果選擇行為分析法,則都按照行為去分。切忌一會兒主體一會兒行為!!!
對于政論文,主要在于分析論證,建議將分析原因的語言放在一起,提對策的語言放在一起,并且一種論證方法不要反復使用。只有這樣從結構上把握好,才能體現出文章清晰的邏輯,才能獲得閱卷人的青睞。
猜你感興趣:
1.申論歸納概括題的答題技巧
2.公務員考試申論內容
3.申論答題技巧:巧用模板
4.2017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答題技巧
5.公務員申論答題技巧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