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期中試題附答案(2)
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期中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12分)
1. D。A應為脊骨(jǐ)B應為鍥而不舍(qiè)C應為不屈不撓(náo )
2.D.A應為金石可鏤B應為貽之C應為蛇鱔
3.B 徑直: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竟自:竟然。清凈:安靜。清凈:沒有事物打擾。偵察:使用范圍較寬,用于軍事或一般工作。偵查:使用范圍較窄,一般只用于公安、檢察機關。
4.C.(差強人意: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5.A .B成分殘缺。在“管理人員”的后面加上“的現象”。C否定不當,刪掉“不再”。 D前后照應不周,“成敗”改為“成功”。
6.D.A把“規模小”后面的頓號改為逗號B“打起無錫腔調”后的句號改為逗號C問號改為句號
二.文言文閱讀(24分)
7. A.“利”應該解釋為“使……走的快”
8.D.兩個“焉”都是兼詞,相當于“于此”,可譯為“從這里”“在這里”。A項,介詞,表示比較/介詞,相當于“向”;B項,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短語后面,組成名詞性的結構,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結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頓,并提示下面要說明的原因;C項,連詞,表并列/連詞,表示修飾。
9.C.“人的先天條件是決定因素”錯
10.A.都是代詞,其他三項是結構助詞。附:題目人稱代詞:代孩子;B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C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D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1.B
12.B
13.C
14.C“獄”應為“罪案,官司”。
15.B“發動城里的富人和禁軍一起修筑城墻,”錯,蘇軾將富民趕回城。
16.(6分)
(1)螃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夾,除了蛇洞和鱔洞就沒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為用心浮躁。
(2) 不知句讀就向老師請教,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卻不向老師請教,小的事情要學習,大的事情反而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是明白事理的啊。
(3) 河水將要毀壞城墻,情勢危急了,即使是禁軍也暫且替我竭盡全力(抗洪)。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7~20題。?(6分)
17. 視……為糞土,名詞的意動用法
18.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
19.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O.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四、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21.(略)
五、語言運用(12分)
22. (2分) ④①③②
23. (3分)蘇軾的儒雅與豪放、既富于正義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說是他蓋世才華外的又一個令無數的后人崇敬和偏愛的原因。
24. (4分)
(1)序號: ④ 。
改正:將永遠啟迪那些在困境中掙扎、拼搏的人(或“將永遠啟迪那些困境中的掙扎、拼搏者”等)
(2)晉文公流亡十九年,而復國之志未衰;屈原被放逐,仍有興國之心
25.(3分)
“明月”句直接(正面)和間接(側面)描寫相結合,描寫月亮潔白(2分);
“夜靜”句間接(側面)描寫(或襯托)月色皎潔(1分)
26.作文(40分)
[寫作指導]
1、解題、選題、析題。
解題:
關于“濃之美”“淡之美”,沒有審題障礙。考生可選“濃之美”,也可選“淡之美”,題目就是文章主旨,簡潔明了,只要圍繞題目構思組材即可。
選題:
就“濃之美”“淡之美”相比較而言,選“淡之美”更容易入手,有更多的材料可共選擇。
因為從我國傳統審美理念來看,“淡”比“濃”更適合人們的審美趣味與審美追求,更有一種認同感。
“清水出芙蓉”是淡雅的美,水仙散發的馨,淡淡的,悠遠而綿長;
女子淡妝比濃妝更為顯出品位;
國畫中素淡的人物或山水時隱時現,留著大片的空白,無數的想象在方寸間孕育,更有藝術的美感;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而醇,更符合中國人的處世之道; 清淡的茶香,比之濃濃的咖啡,更為國人青睞……
如此看來,還是以選“淡之美”為題,更便于考生發揮,也就更容易出現佳作。
這也說明如果考試作文題,有多種選擇,考生應避難就易,合理選擇自己得心應手的題目,以達到理想的表達效果,信心十足地構思行文。
當然,如果考生對“濃”感興趣,也有充足的材料,寫起來能自圓其說,避開與眾人的撞車,以老到圓熟的表達,舉重若輕,或許更能脫穎而出,贏得高分。在這適合“藝高膽大”的考生。
蘇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期中試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