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現代文閱讀模擬題及答案
高一現代文閱讀原文
大先生活兒細,字兒好,可悶頭做活兒可以,寫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學問也便像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而大先生卻總認為自己的理兒多,不光要講個“知其然”,還要講個“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講越糊涂,化簡單為復雜了。漸漸地,就不受娃們待見,老是捉弄他。一開始,大先生氣得直跺腳,罵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來,習慣了,也便沒了火氣,只顧講他的,哪管下面亂成一鍋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總是跟我們講,歷代風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還是半個。他說李白一半是詩,一半是酒,他最討厭喝酒,也便只佩服半個李白了。
大先生喜歡講唐詩,尤其是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說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欄。說這話時,身為木匠的大先生顯得頗有把握。我們卻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欄呢?每次我們一笑,他就一窘,嗓門提高了,像是要爭辯,說:“你們想想,床在屋里,窗戶是木頭的,還貼著紙,哪會看得見月光?在院子里,就著月光,看到井欄,才會思鄉,背井離鄉嘛!”
講到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頭望著窗外,我們也停止了議論,只有窗外不知誰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著。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變得渾濁。然后,他又扭過頭來,說:“這是思歸之辭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聲,“死鬼之詞”,大先生罵李白是個死鬼哩……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靈感,我站起來說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渾濁的目光向我投來贊許之意,似乎還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農村撤點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幾十年的書,一下子閑下來,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兒。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舊課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變成一口棺材,嚴絲合縫。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廂房里,是留給自己的。不教書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認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著哪天躺進去了,身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墒?,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卻越活越精神。
想不明白的事不只這一件。國家針對民辦教師的新政策出臺后,給大先生補上了退休待遇。頭次領到工資,他就跑到支書家里,不干了,說:“我教書時,每月不到300塊,現在不教了,怎么還拿3000塊呢?不能白拿這錢。”支書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沒講明白,命令道:“國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渾濁起來。
后來,大先生用每月領到的錢買了好多木料,做了結實的課桌椅,給鎮上的學校送去。再后來,還設了助學金,村里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他就贊助一筆。直到有一天,他心滿意足地躺進自己打制的棺材。
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辭海》,其中一條寫:“床,井上圍欄。”
高一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開頭描寫大先生卻以“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的“絕活兒”呈現其木匠形象,頗能吸引讀者,并引出下文對大先生不平凡經歷的敘述。
B.文中寫大先生“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可見其精明能干,有學問,這也是他成為村里人心中尊貴的好藝人和先生的契機。
C.本文多次描繪大先生眼睛“變得渾濁”,分別表現了他對三嬸的感激之情、李白詩句觸動了他思鄉之情、對國家給他發放退休工資的感恩之情。
D.文中寫大先生退休后的第一件作品是將舊課桌搬回家,拆掉,打磨,變成一口棺材,留給自己用,這雖表現了他節儉的美德,但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
E.文中的“我”僅是線索人物,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更加真實地表現了一個鄉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我”沒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2)大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3)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大先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6分)
(4)文末寫大先生:“他心滿意足地躺進自己打制的棺材。”請結合文本,探究大先生“心滿意足”的原因。(8分)
高一現代文閱讀答案
(1)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答D、E不給分。(B這一句看不出“有學問”;D“但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不符合本文的主題;E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2)①落魄的乞討者:早年逃荒乞討,寄住他鄉。②手藝精湛的木匠:會做門窗,還會木雕,窗欞花飾、門簪頌語,更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③有知識有學問卻不善言辭的教書先生:講唐詩尤其是李白的詩,有高見,肚子里的學問像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④知恩圖報的慈善家:用每月領到的錢做了結實的課桌椅送到學校去,還設了助學金。(6分,答出三點即可。)
(3)①正側面描寫相結合。正面描寫:運用動作描寫(“先是一根打狗棍進丁……繼而是一個身影”)、外貌描寫(“破衣舊絮,褡褳掛在肩頭,趿拉著一雙單布鞋的腳……纏著破布條”)和語言描寫(“大娘啊,要飯的來了,給口吃的吧。”)。側面描寫:描寫“三嬸,委實被嚇著了,以為大白天撞到鬼”。(4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大先生起初落魄,走投無路的窘況,與下文形成受人尊重,國家供養的幸福人生形成鮮明的對比。(2分)
(4)①落魄時,有人及時相助;②木工手藝精的很,得到認可;③受人尊重,任教書先生;④享受上了退休的待遇,給學校做善事,還設立助學金。(8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高一現代文閱讀模擬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