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現代文閱讀原文
賈魯吸取上次教訓,秘密進城,到了縣衙臉都顧不得洗,當下就帶人去了白樓。那于惡霸此時正在家中與人打牌,賈魯冷笑一聲,讓人將其拿下,對于某說:“這回我看你那兄長如何救你!”言畢,命令左右將其就地斬首,然后貼出告示,將于某首級掛在城門示眾三日。陳州人一見惡霸終于被除,敲鑼打鼓,成群結隊去縣衙送萬民傘,整整放了一天鞭炮。
于某的哥哥叫于臣,聞聽其弟被斬,怒火萬丈,準備重重報復賈魯,豈料賈知縣此時早已寫下了辭官報告,回菏澤去了。胞弟被殺,他覺得很丟面子,覺得不殺賈魯,難解心頭之恨。他先派人去曹州追殺賈魯,然后又為賈魯捏造謀反罪名,四處張貼通緝告示,捉拿賈魯。
再說賈魯回到菏澤后,自知兇多吉少,便將家人安置在鄉下朋友處,自己一個人四處躲藏。最后覺得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便化裝來到陳州,以乞討為生。
于臣一直捉不到賈魯,心中的怒火越積越旺,便傳下命令,供出賈魯者,可得賞錢萬兩。兩個月過后,仍不見賈魯的影子,于臣又將賞銀漲到兩萬兩。心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捉到賈魯,他一定要將其在陳州斬首,也要將其首級懸掛城頭,暴尸三日。
而賈魯呢,由于化了裝,又由于是在陳州城內,沒有人會想到他在這里乞討,所以就安然無恙。不想這一天,他正在街上乞討,突見一隊人馬飛馳而過,街人無不驚慌,躲藏不及者多被馬隊撞倒,反倒挨鞭子。賈魯不知道這是何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橫行霸道,便問一小販兒這是什么人。那小販兒悄聲告訴他說:“唉呀,你還不知道?這是于臣的小弟弟!自從他二哥被賈知縣殺死之后,這家伙比他二哥還壞,手中又有幾條命案了!”賈魯一聽此言,禁不住仰天長嘆道:“既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二天,他就回了菏澤,對其家人說:“我為了替民除害,賣光了家產,讓你們也隨著我受盡了苦難。現在于臣的小弟弟又在陳州無惡不做,比他二哥還壞上三分!可惜我已無能為力,又欠下弟弟三萬兩白銀,現在只有用我之命來償還這個債務了!”說完,就讓其弟弟去于臣處將其供出。開初,其弟還有些不好意思,賈魯開導他說:“你若不去,我被他們抓去了你可什么也得不到!”他弟弟一聽這話,去了,得白銀兩萬兩。為此,其弟弟還頗有意見,說他的兄長太傻帽兒,原以為他跑官為發財,不料卻干這種傻事!世上的贓官和仗勢欺人的惡棍那么多,他一個人怎能除得凈!這可好,一家人陪著他擔驚受怕不說,到頭來還讓我白白賠了一萬兩白銀!
于臣抓到賈魯,高興萬分,當下就將賈魯押解到陳州,先讓其坐囚車游四門,然后親自監斬,將賈魯押赴了刑場。
陳州人聞聽賈知縣被于臣抓獲并要斬首,都來刑場為賈魯送行。賈魯不卑不亢,視死如歸,頻頻向陳州百姓含笑示意。百姓們無不垂淚。三聲炮響過后,刀斧手執起了鬼頭刀。大概就在此時,忽聽有人高喊一聲:“慢動手!”隨著喊聲,只見成千上萬的人不約而同地都從衣內取出自備的孝布,然后一齊戴在了頭上,并齊聲哭喊道:“賈大人,您走好哇——!”
刑場上頓時如同下了一場酷雪,白得令人心寒……
——那時候,賈魯的人頭已落地,兩行淚水奪眶而出……
高一語文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賈知縣為百姓除害決定要賣掉田地房產,在與弟弟商量時,弟弟先是以分家為借口阻攔,進而又讓哥哥立下字據,說明弟弟是個淡漠親情、看中錢財之人。
B.賈知縣第二次來捉拿于惡霸時,不顧其他當即來到白樓,說“這回我看你兄長如何救你”,并且將惡霸立即斬首,可見他為民除害、為己報仇心切。
C.小說注重情節的設計,賈知縣除掉惡霸后馬上辭官回鄉,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能夠吸引讀者閱讀,可謂匠心獨運。
D.于臣覺得胞弟被殺很丟面子,就派人追殺、捏造罪名,想致賈知縣于死地,可見小說擅長用細節描寫塑造人物,體現出于臣是個自私的人。
E.小說把賈知縣為民除害作為故事的前奏,而把賈知縣如何避禍,尤其是如何被抓、行刑經過作為高潮,把清官形象放在更加復雜的環境中塑造,意味深長。
(2)小說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請概括出三點“出乎意料”的情節設置,并簡要說明其好處。(6分)
(3)小說中,賈知縣的人物形象有何特征?請概括分析。(6分)
(4)小說結尾“賈魯的人頭已落地,兩行淚水奪眶而出”的情節設置極具戲劇性,試分析賈知縣流淚的原因,以及這樣寫的好處。(8分)
高一語文現代文閱讀答案
(1)【答案】選E得3分,選C得2分,選B得1分,選AD不得分。(A在弟弟剛剛得知哥哥要賣掉天地房產時并不知道哥哥要干什么,只是認為哥哥要去買官,所以想不通,而且說你掙再多我也不眼紅,所以并不能說他是看中錢而漠視親情。B賈知縣這樣做是為了為民除害,防止于惡霸再次逃脫危害百姓,但是并不是為了報自己無故被貶官之仇。D這段的內容是記敘的表達方式,并不是細節描寫,同時認為因為丟面子就想殺死賈知縣,體現于臣的自私的邏輯也不成立。)
(2)【答案】
①賈知縣抓住了于某卻被免職;故事突轉,為下文殺于某做鋪墊。
②重金復職,抓到于某后立即辭官;表現了他殺掉惡霸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
③化裝成乞丐,隱藏在陳州,無人知曉;表現賈知縣的機智。
④弟弟最終舉報了哥哥;反襯賈知縣的清官形象。
⑤行刑時有人高喊慢動手,卻只為了戴孝目送賈知縣;表現賈知縣贏得百姓敬仰。
(這道題是對文章情節的梳理,同時暗含了小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劃分理解,為理解全文的主旨做鋪墊。要讓學生知道此類題目是為了理清結構層次以及鑒賞小說情節設計的妙處。答出任意三點即可給6分,若“好處”答成其他內容,只要合理也可給分)
(3)【答案】
①嫉惡如仇,為民除害。(或答為官正直等意思對即可。)
②機智有謀,勇敢果斷。再次捉拿于惡霸時吸取教訓,選擇躲藏在陳州;敢于碰硬,果斷辭官。
③含淚而終,內心悲苦。
(這道題設問角度是人物形象,不是人物性格,所以除了性格特征之外,還可對人物在小說中的表現理解概括。每點2分。)
(4)【答案】
原因:①惡人得勢,無法鏟除。②親人誤解,遭受埋怨。③感激百姓,心滿意足。(每點2分)
好處:塑造了賈知縣的人物形象,突顯中心,耐人尋味。(2分)
(這道題是對文章深層次含義的理解,文章不僅悲在為民除害的賈知縣被斬首,而且更加悲在親人的不理解,悲在社會黑暗、奸臣當道,賈知縣不能伸張正義、為民除害。另外,作用只要能扣住形象、主旨、閱讀效果概括回答即可。每點2分。)
高一語文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