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期中考試預測試題附答案
高一語文期中考試預測試題
② 后來她發現我在寫小說。她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我聽出來,她對治好我的腿終于絕望。“我年輕的時候最喜歡文學,”她說。“跟你現在差不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她說。“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她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處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③ 三十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又僥幸獲獎,母親已離開我整整七年。
④ 獲獎之后,登門采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著車躲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當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⑤ 我搖著車離開哪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⑥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子去。小院兒在一個大院兒的盡里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個小院兒,推說手推車進去不方便。院兒里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 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閑話,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著東家的茶,吃著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于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兒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又開花了!”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說,忙扯些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⑦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含羞草”,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盤里長,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長在瓦盆里。第三年,喝歡樹卻又長出葉子,而且茂盛了。母親高興了很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 它,不敢再大意。又過了一年,她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能開花。再過一年,我們般了家,悲痛弄的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⑧ 與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樹吧。我也想再看看母親住過的那間房。我老記著,那兒還有個剛來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鬧 ,瞪著眼睛看樹影兒。是那棵合歡樹的影子嗎?小院兒里只有那棵樹。 (16分)
1、語段選自課文《 》,作者是 。 (2分)
2、依次填入語段中填空線內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項是 。(2分)
A. 年青 猶其 待弄 B . 年輕 尤其 待弄
C. 年青 猶其 侍弄 D . 年輕 尤其 侍弄
3、第①段劃線句中的“希望”指的是 ;第②段劃線句中的“希望”一詞則指 。(4分)
4、第①段劃浪線部分分別是醫院醫生和作者對治療“我”的腿的看法和態度,文中寫出了這些內容是為了 。(2分)
5、第⑥段劃線的“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的真正含義是 。(2分)
A . 小院兒在大院兒的盡里頭,手搖進出還真不太方便。
B. 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在住了別的小兩口。
C. “我”怕進小院觸景生情,勾起對母親的沉重回憶。
D.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再去小院兒已無多大的意義。
6、概括第⑦段的主要內容。 (2分)
7、以下對語段的各種評論最恰當的是 。(2分)
A . 語段用重彩濃墨對母親的音容笑貌進行了細致的刻畫描寫,因此留給讀者的印象揮之不去。
B. 母親因操勞過度而早早離世,作者為疏解內心的悲傷寫作此文。
C. 語段以平淡的文字追憶了作者雙腿殘廢后母子間的一些往事,抒發了對亡母的緬懷、感激之情。
D. 語段以時間為線索憶及生活中的許多細碎瑣屑的小事,所以讀來格外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