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生調整考前心態(tài)推薦方法
1.忌零敲碎打,強調知識要系統(tǒng)化
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以及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上。在復習中,一定要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并且學會歸納總結知識點、常用的基本方法,了解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轉化,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今后的能力提高和知識的靈活應用。
2.忌好高騖遠,應以基礎知識為主
能力是在掌握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逐漸形成的。一味地鉆難題找綜合,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怪題,忽略通性通法,最終結果是丟西瓜保芝麻,得不償失。現(xiàn)行高考中基礎知識占70%,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抓基礎,只有根基牢固,才可以談逐步提高能力。
3.忌審題粗心,堅持審題慢做題快的原則
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并啟發(fā)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并誘導解題方向。解題之前認真讀懂題目,正確領會題意,通過思考仔細推敲,抓住問題的實質,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有了一審慢才能有二做快,審題不細致,不全面,必然會導致快解不快反而慢的境地,甚至出現(xiàn)錯解或誤解。所以要做到審題慢而細,做題快而準。
4.忌題海無邊,要以一當十
復習中并不是做題越多越好。題是要做,但要有針對性地做題,明確思路,掌握規(guī)律,熟悉方法是最重要的。如果再能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這樣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去做題,學習成績會提高更快。
5.忌胸無目標,做到計劃要周密,時間要合理
由于學生之間的基礎有差異,學習方式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所以每位學生應該根據(jù)個人不同的特點,擬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合理地安排時間,并且努力實施完成計劃。
調整心態(tài)的方法
一是飲食減壓法。有的食物有直接減輕人的心理壓力的作用,如一些含維生素C的食品。考生可多吃諸如草莓、洋蔥頭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
二是運動減壓法。科學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有助于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如在星期日,家長可與孩子適當運動,考生也可在學習間隙伸伸腰、踢踢腿等。
三是轉移減壓法。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如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放學后泡泡熱水澡,學習間隙與家人、朋友聊天,或在空曠的地方大喊宣泄壓抑的情緒。
四是環(huán)境減壓法。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jīng)夠壓抑和緊張的,家長在言行上不要再向孩子施加努力學習考大學的心理壓力,要為孩子安排好飲食,積極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
五是睡眠減壓法。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多時段的休息是調節(jié)過度緊張的有效方法。
六是過渡減壓法。從現(xiàn)在起,考生就應該慢慢減小學習強度,減少學習時間,采取過渡調節(jié)方式。
心態(tài)調整要點
內緊外松,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
越是離高考的日子越近,有些同學越是慌里慌張,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在慌亂中亂了陣腳。這是萬萬不可以的。越是到關鍵時刻,越是要頭腦清醒,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怎么干。我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知道在什么時候改什么而干什么的人才是聰明人。”所以,要做一個聰明人,一定要穩(wěn)住自己的陣腳,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際,分析自己在這最后決戰(zhàn)的時刻到底該干什么,在有條不紊的、按部就班的去干,一項一項的認認真真的去干。在自己慌亂的時候不妨想想:時間對參加高考的每個考生都是一樣的,我有多少時間,他也有多少時間,只要我自己抓得緊,合理安排,不慌不亂,我的時間就有可能比別的同學多。再想想,早點考試結束自己也就早點結放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在這段日子里,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平時該干什么還照樣干什么,不要刻意的打亂子的生物鐘,是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保持正常。這也是每個考生應該注意的問題。
內緊:就是要有計劃,按照自己的安排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保持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外松就是要像平時一樣,該鍛煉鍛煉,該睡覺就睡覺,該學習就學習,從心態(tài)上放松自己,高考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你個人的事情,是考每一位考生而不是只考你自己。這樣想自己就輕松多了。輕裝上陣,往往能取得好成績。
如何調整好心態(tài)
多和老師交流
越是到了高考的關鍵時刻,越是要多和老師交流,老師是過來人,老師是最清楚的旁觀者,老師對你的情況的了解甚至比你的家長對你更了解,因為一天中你更多的是和老師在一起,他們對你的了解是比較透徹的,多和老師交流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老師也能給你指出你前進的方向。班主任無疑是對你了解最多的人,有什么問題多和班主任交流商量,他會給你更多的幫助和理解。最為老師是樂于給你排憂解難的,他甚至會很高興你對他的信任,因為他是老師。
考前心理疏導方法
準確定位,自我減壓
經(jīng)過最后階段的沖刺模擬考試,考生的成績都大致會有一個穩(wěn)定的基礎。考生在制定自己的高考目標時,若好高騖遠則會給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因此,考生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準確定位。在每次復習、考試中既要克服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不斷進步,消除心理壓力,保持平衡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