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應該保持什么心態
保持自信的心態,樂觀作戰
自信是贏得高考勝利的基礎心態。它是將挫折轉化為動力的重要橋梁。一個人只有適當自信,才不會在某一次考試失利中否定自己,才不會因為某一次失敗就對自己產生懷疑。相反,它會激起自身斗志,然給我們始終保持奮勇向前的動力。
但是,自信不是自負,它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出現的自我相信,與盲目自信大不相同。因此,無論何時,我們都應懷揣希望,都要相信自己,并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
淡化焦慮的心態,平常對待
高考在即,家長的期盼、教師的鼓勵、夢想的召喚、孤注一擲的決心,很容易催生考生的焦慮情緒。如果該情緒擴大化,不僅會使考生過度緊張,也會造成注意力下降、興趣度降低等問題。
因此,面對高考,我們應該淡化焦慮心態,并且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如果過度焦慮,我們也可以冥想放松,或者做些喜歡的運動,以此緩解焦慮情緒。
高考怎么調整心態
首先,你要明確自身的位置,你通過幾次模擬考試,你覺得你能夠考上什么學校,選好目標學校與備選學校,除此之外,你要清楚,高考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嗎?不,不是,而且是一定不是。
高考,只是人生當中一次越級的機會,你將來會處于什么層次,與這一次的高考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所以,高考,你只能全力以赴,在全力以赴的同時,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高考前心理輔導的必要性
高考前有厭學情緒的考生占總數的5%~10%。產生這種厭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
(1)受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一些文化素質較低的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關心不夠。
(2)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得不到教師和家長的有效幫助,長期跟不上教學進度,喪失信心,最終導致對學習失去興趣;
(3)教師的教學效果差,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或教師工作不負責任,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某些學生存在好逸惡勞的思想,感到學習太艱苦,希望走捷徑,過輕松自在的日子。
很多考生因為學習成績差、考上理想中的大學無望而自暴自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及時的心理輔導可以盡早糾正學生錯誤的心理,將學生拉到復習的正軌上來。
高考前怎么進行心理輔導
高考來臨前,考生必須明確的知道,高考是對自己學業的一個大總結,自己必須全力以赴,必須給自己一定的壓力,不能馬虎。
雖然有壓力才有動力,但是,壓力太大,也會反作用,所以除了學習以外,還需要注意身體素質的提高,比如加強運動,不但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釋放壓力。
根據自己的實際學業來分析,如果高考理想,爆冷時可以讀取到什么學校和專業,如果不懂,可以多問問家長,老師,或者學哥學姐。
根據自己的實際學業來分析,如果失利了,必須勇敢面對,做好最壞的打算,是繼續沖虛讀書一年,還是另外找學校,還是出來社會就業,這都需要家長老師給孩子的一個綜合分析,最終決定權是孩子。
怎樣進行自我心理疏導
1、選擇一個空氣清新,四周安靜,光線柔和,不受打擾,可活動自如的地方,取一個自我感覺比較舒適的姿勢,站、坐或躺下。
2、活動一下身體的一些大關節和肌肉,做的時候速度要均勻緩慢,動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關節放開,肌肉松弛就行了。
3、作深呼吸,慢慢吸氣然后慢慢呼出,每當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念“放松”。
4、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著一朵花、一點燭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東西,細心觀察它的細微之處。點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發的芳香。
5、閉上眼睛,著意去想象一些恬靜美好的景物,如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