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_全国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信息平台

必勝高考網 > 高考備考 > 生物備考 >

高考生物重點知識歸納

時間: 倩愉 生物備考

必修一

1、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2、生命系統的由小到大排列: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3、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4、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5、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6、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

7、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組成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例:組成核酸的單體是核苷酸;組成多糖的單體是單糖。

8、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水。細胞中絕大部分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自由水。

9、細胞學說主要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內容為: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10、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11、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脂質中的磷脂和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細胞膜的功能: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統: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這些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進一步體現了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

14、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15、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16、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17、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當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失水,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即發生質壁分離。

18、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叫做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叫做協助擴散(這種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統稱為被動運輸)。

19、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0、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

21、分子從常態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所需要的能量統稱為活化能。

22、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

25、ATP是細胞內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

27、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許多ATP的過程。

28、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29、葉綠體中的囊狀結構稱為類囊體。吸收光能的四種色素,就分布在類囊體的薄膜上。

30、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它內部的巨大膜面積上,不僅分布著許多吸收、傳遞、轉化(少數葉綠素a)光能的色素分子,還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32、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一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階段。

33、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應階段。

34、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大小還受細胞核的控制范圍限制。通過模擬探究實驗看出: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就越低。

35、細胞在分裂之前,必須進行一定的物質準備。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過程。

36、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37、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38、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39、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

40、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

41、細胞的衰老是指細胞的生理狀態和化學反應發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表現為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

42、衰老細胞的特征: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代謝的速率減慢;多種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速率減緩;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必修二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薩頓的假說: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通過類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薩頓由此推論: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秦代傳遞給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體上。

7、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8、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9、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1、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3、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4、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5、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6、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7、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8、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9、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20、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1、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2、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3、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4、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5、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6、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7、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8、DNA分子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9、由于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0、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

31、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32、基因突變可能破壞生物體與現有環境的協調關系,而對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產生新的性狀,適應改變的環境,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還有些基因突變既無害也無益。

33、基因突變的意義: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34、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35、染色體結構的改變,都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

36、染色體數目變異可以分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減少。

注意三種可遺傳變異的區別:基因突變重在產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組是兄弟姐妹有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染色體變異是唯一可以在顯微鏡底下觀察到的變異。

37、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攜帶著控制生物生長發育的全部遺傳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一個染色體組。

38、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單倍體(例:雄蜂)。

39、二倍體和多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

40、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低溫處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41、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常用花藥(花粉)離體培養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

42、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43、遺傳病監測(如:遺傳咨詢、產前診斷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預防遺傳病產生和發展。

44、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

45、誘變育種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提高突變率,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缺點:盲目性。

46、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通俗的說,就是按照人們的意愿,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種生物的細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47、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比較完整的進化學說的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創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而來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這些因用進廢退而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給后代的,這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歷史局限性)。

48、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前提)、生存斗爭(手段或動力)、遺傳變異(基礎)、適者生存(結果)。

49、進化理論的發展:從性狀水平到基因水平;從以生物個體為單位到以種群為單位。

50、現代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單位);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統稱)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共同進化的過程,進化導致生物的多樣性。

51、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做種群。

52、一個種群全部個體所含有全部基因,叫做種群的基因庫。

53、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這就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54、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55、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

56、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

57、注意遺傳系譜圖的中顯隱性的判斷方法:無中生有是隱性,有中生無是顯性。

58、如果是隱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則可判斷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果是顯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則可判斷此病為常染色體遺傳。

59、可遺傳變異是指遺傳物質發生了變化而造成的變異,不一定能夠遺傳給下代(注意和遺傳給下一代的變異相區別)

60、三代以內的近親是指從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親屬。其中直系親屬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的為旁系,注意親兄弟姐妹也為旁系

必修三

1、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有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分為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其中細胞內液占2/3。

2、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血漿;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組織液。

3、內環境不僅是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而且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種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做穩態。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

5、溶液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質微粒的數目。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生理鹽水的濃度是 0.9% 的NaCl。細胞內液滲透壓主要由K+維持。

6、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7、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種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8、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發射弧,反射弧通常會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9、興奮的產生:靜息時,由于鈉鉀泵主動運輸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經細胞內K+濃度明顯高于膜外,而Na+濃度比膜外低。靜息狀態下,由于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產生外正內負靜息電位。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加,Na+內流,此時為協助擴散,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產生外負內正動作電位。

10、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雙向的

11、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單向,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到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

12、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13、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的調節,這就是激素調節。

14、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工作,這種調節方式叫做反饋調節。反饋調節是生命系統中非常普遍調節機制,對于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15、激素調節的特點: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細胞。

16、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稱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激素種類多,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統的功能:防衛,清除和監控。

20、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21、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借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其中B細胞主要靠生產抗體消滅抗原,這種方式稱為體液免疫,T細胞主要靠直接接觸靶細胞消滅抗原,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

22、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區別)

23、免疫學的應用:免疫治療、免疫預防、器官移植。

24、生長素的作用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5、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

26、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是種群密度。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27、種群的特征: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

28、種群的空間特征:均勻型、隨機型、聚集型。

29、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等,描述、解釋和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常常需要建立數學模型。

30、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因此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在波動中,在不利的條件下,種群數量還會急劇下降甚至消亡。

31、研究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的意義:防治有害動物,保護和利用野生生物資源,拯救和恢復瀕危動物種群。

32、自然界中確實有類似細菌在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的形式,如果以時間為橫坐標,種群數量為縱坐標畫出曲線來表示,曲線大致呈“J”型。

33、種群經過一定時間增長后,數量趨于穩定的增長曲線,稱為“S”型曲線。

34、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境容納量,又稱K值。

35、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36、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重要特征。群落的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競爭結果常表現為相互抑制,有時表現為一方占優勢,另一方處于劣勢甚至滅亡。

37、群落的空間結構:垂直結構大都具有明顯分層現象,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差異、光照強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常呈 鑲嵌分布。

38、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

39、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就叫做演替。

40、演替的類型:①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被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例如:沙丘、火山巖、冰川泥、裸巖)。

②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例如: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

41、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42、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食物鏈一般不超過5個營養級。

43、生態系統的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其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44、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養結構,就是食物網。

45、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46、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不可逆不循環,逐級遞減。

47、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幫助人們科學規劃和設計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幫助人們合理的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48、生態學的基本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和能量多級利用。遵循這一原理,可以合理設計食物鏈,使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被分層次多級利用,使生產一種產品時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成為生產另一種產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廢物資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轉化效率,減少環境污染。

49、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50、物質循環的特點: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

51、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物理信息(光、聲、溫度、磁力等)、化學信息(植物的生物堿和有機酸等代謝產物,動物的性外激素等信息素)、行為信息。

52、物理信息的來源:可以是無機環境,也可以是生物。

53、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信息還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概括為:生態系統中,各種各樣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調節種間關系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4、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一是提高農產品或畜產品的產量(延長光照提高雞的產蛋量;人工控制光周期,早熟高產);二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利用音響設備發出不同的聲信號誘捕或驅趕;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55、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有: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機械防治。

56、生態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叫做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57、生態系統能維持相對穩定的原因: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不是無限的。

58、負反饋調節在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59、不僅在生物群落內部,而且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也存在負反饋調節。

60、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

61、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生物多樣性。

6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潛在價值、間接價值(也叫做生態功能)、直接價值。

6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加強法制教育和管理。

64、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系統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以及風景名勝區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65、遷地保護:是指把保護對象從原地遷出,在異地進行專門保護。如建立植物園、動物園以及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等,這是為行將滅絕的物種提供最后的生存機會。

66、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要協調好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環境污染等。

67、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的開發利用,而不意味著禁止開發和利用。

68、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是“在不犧牲未來幾代人需要的情況下,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經濟、社會的持久而協調的發展。

69、設計實驗的三步曲:共性處理(注意分組、編號)、變量處理(平衡無關變量)、結果處理(要給出可操作定義,即衡量因變量的方法)。

高中生物常考知識點有哪些

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其基本組成元素是C、H、O、N

2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3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_氨基酸數—肽鏈數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數—x水分子數18

5核酸種類:DNA和RNA;基本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組成單位:脫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

8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直接能源物質是ATP。

9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0細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1水在細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結合水。

12被多數學者接受的細胞膜模型叫流動鑲嵌模型

13血紅蛋白中的無機鹽是:Fe2+,葉綠素中的無機鹽是:Mg2+

14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流動性;功能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15細胞膜的成分: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糖類。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16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

17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主要的區別: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18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溫和。

19酶的化學本質: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20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細胞凋亡。

如何提高生物成績

掌握生物學習的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過程。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

端正學習態度,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習的重要意義和生物學科的特點。生物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通過對生物的學習,還可以從中汲取多方面的營養,潛移默化之中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環境觀。因此,學好生物是現代青年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所以要想學好它,并不是學生所說的簡單背背、搞突擊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運用,在于平時的積累。只有讓學生端正了思想認識,才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學習也就輕松。

擺脫做題慣性

平時做題時,喜歡從知識點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導致被題目所誤導,故而出錯。而生物選擇題要想做的準確無誤,并且加快做題速度,必須從題目的角度出發,有時候甚至拋開知識點。當然并不是說要同學們背離課本知識點,而是要求同學們正確的理解生物命題的原則。

生物之所以歸結于理科,說明生物學科與數理化一樣,具備嚴密的邏輯推理性,而不是單純的文科式的記背就能掌握。老師發覺,大家做題的時候,很容易憑借“感覺”去做,反而忽略了題目條件,因此同學們在做題時應根據邏輯推理,再結合所學知識,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背生物的最快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根據生物學科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血漿的成分,可以和廚房里的食品聯系起來,記住水、蛋、糖、鹽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質,糖指葡萄糖,鹽代表無機鹽)。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高考復習生物的技巧

由于生物這門學科的考查方式,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教材的重要性一定遠遠高于其他任何資料書與試卷。資料書往往是對知識點加以總結,試卷則是對考試題目進行變型訓練,而歸根到底,高考的出題依據與考察方向都源于那幾本生物教材。所以,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一定要以教材為重,資料書與刷題都是補充。建議大家收集好自己的生物教材放在自己易于拿取的位置,便于做題時隨時翻閱,不斷地加強自己對教材知識的印象。

在熟悉教材時,不僅僅要關注教材上的黑體字,一些“邊緣內容”也很有可能成為試卷上的考題,比如課外視野、看起來很冗長的實驗操作步驟等等。對教材細節的關注格外重要,一個不起眼的實驗步驟、一個不被重視的課后習題都有可能成為考場上困擾你的絆腳石。生物試題的答案很多時候都是教材上的原文,所以教材才是構建生物知識體系的根基。

只有對教材的熟悉還不夠,對考試題型有著全面的了解才能進一步提高你的生物水平。在以教材為主的同時,也要以刷題為輔。在生物學習中,我們也要提防“紙上談兵”的陷阱,有些同學無論是自習還是習題課都只是看生物書而不做題,這樣“矯枉過正”的復習方式導致了對課程內容很熟悉但卻無法取得好成績的現象。

1145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工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工装 | 直流电能表-充电桩电能表-导轨式电能表-智能电能表-浙江科为电气有限公司 | 苏州注册公司_苏州代理记账_苏州工商注册_苏州代办公司-恒佳财税 | 变压器配件,变压器吸湿器,武强县吉口变压器配件有限公司 | 淘气堡_室内儿童乐园_户外无动力儿童游乐设备-高乐迪(北京) | 鼓风干燥箱_真空烘箱_高温干燥箱_恒温培养箱-上海笃特科学仪器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不锈钢水管-不锈钢燃气管-卫生级不锈钢管件-不锈钢食品级水管-广东双兴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自动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 双舌接地线-PC68数字式高阻计-ZC36|苏海百科 | 单柱拉力机-橡胶冲片机-哑铃裁刀-江都轩宇试验机械厂 | 云南成人高考网|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crm系统,在线crm,移动crm系统 - 爱客crm |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丹尼克尔拧紧枪_自动送钉机_智能电批_柔性振动盘_螺丝供料器品牌 | 全自动真空上料机_粉末真空上料机_气动真空上料机-南京奥威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室内室外厚型|超薄型|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_隧道专用防火涂料厂家|电话|价格|批发|施工 | 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 | TMT观察网_独特视角观察TMT行业| 贵州成人高考网_贵州成考网 | 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AGV无人叉车_激光叉车AGV_仓储AGV小车_AGV无人搬运车-南昌IKV机器人有限公司[官网] | 抖音短视频运营_企业网站建设_网络推广_全网自媒体营销-东莞市凌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餐饮小吃技术培训-火锅串串香培训「何小胖培训」_成都点石成金[官网] | 定制奶茶纸杯_定制豆浆杯_广东纸杯厂_[绿保佳]一家专业生产纸杯碗的厂家 | 飞利浦LED体育场灯具-吸顶式油站灯-飞利浦LED罩棚灯-佛山嘉耀照明有限公司 | 衬塑管道_衬四氟管道厂家-淄博恒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儿童乐园|游乐场|淘气堡招商加盟|室内儿童游乐园配套设备|生产厂家|开心哈乐儿童乐园 | 原子吸收设备-国产分光光度计-光谱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 代办建筑资质升级-建筑资质延期就找上海国信启航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_企业法务_律师顾问_公司顾问 | 广东青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水质检测 | 橡胶膜片,夹布膜片,橡胶隔膜密封,泵阀设备密封膜片-衡水汉丰橡塑科技公司网站 | 诚暄电子公司首页-线路板打样,pcb线路板打样加工制作厂家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钢托盘,铁托盘,钢制托盘,镀锌托盘,饲料托盘,钢托盘制造商-南京飞天金属13260753852 | 杭州双螺杆挤出机-百科| 胜为光纤光缆_光纤跳线_单模尾纤_光纤收发器_ODF光纤配线架厂家直销_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