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考知識點歸納
1、“蒸汽時代”的到來
瓦特18世紀80年代研制出新的蒸汽機。從此蒸汽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改造世界的動力機械,解決了工業革命的動力問題。它的采用為加快工業步伐,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加強世界的聯系。
1807年美國富爾頓發明汽船。1814年英國史蒂芬孫發明火車。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最偉大的發明,成為時代的象征,人們稱這個時代為“蒸汽時代”。
2、“電氣時代”
①背景: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②電力能源的開發:1867年,德意志西門子發明發電機。不久,比利時格拉姆發明電動機。
③“發明大王”美國愛迪生創造發明達1000多項。電氣方面的發明有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電燈的發明。
④電氣技術發展的作用:以發電機為標志的電氣技術,提供了更為強大便捷而又廉價的動力,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將人類推進電氣時代。
3、蒸汽機和電力技術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變化是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產力的發展也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由于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力,實力日益壯大,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③隨著交通運輸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④還增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歷史高考知識點總結
1、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致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正確看待歷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多方面(從統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制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間的聯系,后來的破壞。
7、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長安和揚州。
9、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系的史實,共性。與漢民族關系的異同點。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深刻理解兩稅法的實施和影響。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學,孫思邈和《唐本草》。
歷史高考知識點梳理
現代化也叫近代化,是指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變遷過程?,F代化的內容包括:經濟方面的市場化、工業化(現代化核心)、信息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觀念的理性化、多元化;社會城市化等。各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同時,現代化的過程是在器物、制度和觀念三個層面的演進?,F代化發端于西歐,后影響至美洲、亞洲等地區。
現代化的進程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原生型或內源型現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hin),其特點是自發、自上而下、漸進持續的變革過程。如近代以來的歐美國家;傳導型或外源現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out),它是在自身內部因素較弱或不足的條件下,外來因素的沖擊和壓力形成重要的推動力。國家內部各種矛盾和動蕩集中、急速、大幅發生,且暴力斗爭頻繁,其現代化的進程曲折、反復,不容易保持連續性,有時出現“斷裂”。如亞、非、拉國家,尤其是中國。
說明:1、現代化不等于工業化,而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在當今更應強調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2現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完全復制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路徑,更不能引進發達國家弊端;3、現代與傳統并非二元對立,而是需要對話。
歷史高考重點知識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
(1)組成: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2)斗爭:利用議會有通過征稅法案的權力進行斗爭
(1629年被解散) __英國議會的出現和權力
2、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1)時間:1638年
(2)原因: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
3、革命爆發的標志:1640年議會的召開
(1)議會的召開:1640年查理一世為籌措軍費、征收新稅而重開
(2)議會中的斗爭:反對派拒絕征稅法案,而且提出要求限制王權
(3)意義:標志著資產階級利用議會合法的斗爭形式進行的革命開始了。
4、革命的經過(1640—1688年)
①開始:1642年國王查理一世挑起
(1)內戰 ②概況 議會軍與克倫威爾的崛起
決定性戰役:納西比戰役和馬斯頓荒原戰役
③結果:內戰結束,國王被俘;1649年1月,國王被處死。
(2)共和國的建立與克倫威爾的軍事__統治
①共和國的建立
A.措施:對內武力維護統治,發展工商業,宗教上厲行清教法
②克倫威爾軍事__統治 規;對外征服愛爾蘭,進行英荷戰爭,維護英國海外貿易的利益
B.1653年底,就任“護國主”,成為軍事__者
(3)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和“光榮革命”
①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A.原因: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鞏固克倫威爾死后混亂的政局
B.概況 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復辟與反攻倒算
英國政壇分化,形成政黨——輝格黨與托利黨(代表利益)
詹姆士二世的統治:企圖恢復天主教,引起反對
A.原因;詹姆士二世的統治
②“光榮革命” B.概況:1688年,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發動政變,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夫婦入主英國;1699年初,兩人即位。
C.意義: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5、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限制王權,在議會中通過一系列法案,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力法案》,以明確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活動。后來,議會權力逐漸超過國王,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__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過:
議會斗爭→內戰→共和國建立→克倫威爾的軍事__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光榮革命
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1)________了封建________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3)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的到來。
歷史高考基礎知識點
帝國主義國家加緊對拉美的侵略
(1)英國:19世紀后半期,資本大量涌入拉美,許多拉美國家淪為其經濟的附庸
(2)美國:19世紀20年代—20世紀初
早在19世紀20年代,就打出了“門羅主義”的旗號
①政治控制 19世紀末打出“泛美主義”的口號
1903年策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并強迫其簽訂《美巴條約》,攫取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和運河的永久租讓權
②軍事干涉 多次派軍隊干涉拉美國家內政
③經濟滲透:美國資本大量涌入拉美
(3)德法等國也把拉美作為商品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
1898年挑起美西戰爭,奪取波多黎各,實際上控制了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