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第五單元試題及答案(2)
時間:
焯杰2
歷史備考
二、非選擇題(26題15分,27題15分,28題20分)
26.閱讀下列材料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中期寫下了這句名言,創立了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
請回答:
(1)“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是指什么理論?其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它吸收了哪些優秀理論成果?
(2)19世紀后半期的法國和20世紀初的俄國實踐這一理論的具體事例是什么?各自的結果怎樣?
27.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請完成:
(1)巴黎公社的“嘗試”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它的實踐具有怎樣的意義?
(2)為什么說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它在世界上產生了什么影響?
28.理論學習、史料研習和問題討論都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試運用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來社會主義的發展演變,完成下列問題:
理論學習:
(1)《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是什么?
史料研習: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
“一切從前用來鞏固等級制的和財產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權都被廢除。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的企業中確立了工人監督。俄國農民擁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夢想實現了。”
“1913年俄國農業總產值占國民收入的34.8%,工業和運輸業僅占國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已達955億盧布,占國民收入80%以上。蘇聯僅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進程。”
(2)依據材料歸納概括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問題討論:
攻打冬宮 | 井岡山會師 |
高中歷史必修1第五單元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A | C | D | A | C | C | D | D | A | B | C | B | C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A | C | D | D | D | B | C | A | D | D | C | D |
26.(1)馬克思主義。《共產黨宣言》的發表。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2)1871年法國巴黎工人起義,建立新型的工人階級政權──巴黎公社。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被扼殺。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7.(1)體現:政權建設方面,廢除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以公社委員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掌管國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任何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一個熟練工人的工資。社會經濟方面,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廠合作社管理;維護工人的權利,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意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其經驗教訓是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寶貴財富。
(2)原因:十月革命所承擔的歷史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反動統治;革命的領導階級是成熟的政黨布爾什維克黨;革命后采取的措施有沒收地主的土地,實現土地國有化,分配給勞動者使用,消滅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階級;工人、農民和士兵成為國家的主人。
意義:在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上打開了一個缺口,成功地將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實踐,結束了巴黎公社失敗后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期,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推動了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
28.(1)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
(2)十月革命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擺脫了封建殘余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治;為工業化發展提供政治前提。
(3)俄國:城市中心道路;中國:井岡山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
認識:無產階級應當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與當時的情況和革命條件相結合,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革命道路。
高中歷史必修1第五單元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