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必修1第23課知識點及練習題
高中歷史必修1第23課知識點: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1)背景:①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政治上________、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包圍新中國。②新中國沖破美國的外交孤立,在建國第一年就同蘇聯等___個國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另有英國、荷蘭等8個國家承認新中國。
(2)提出:周恩來于1953年12月在會見_____代表團時首次提出。
(3)內容: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________、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4)意義: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
3.步入世界外交舞臺
(1)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①目的:為了和平解決朝鮮和________問題。②特點:新中國首次以________之一的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③成果:會議達成《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公約》。④意義: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的積極作用,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
(2)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①背景:亞洲、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高漲。②內容:討論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________。③特點:這是二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④成果:周恩來提出“________”的方針,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⑤意義: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
高中歷史必修1第23課練習題:
1.中國胡錦濤2009年2月12日前往馬里進行國事訪問,隨后訪問塞內加爾、坦桑尼亞、毛里求斯非洲三國。此次非洲四國之行是胡錦濤同志農歷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訪,新中國成立后,為中非交往奠定基礎的是( )
A.日內瓦會議 B.亞非萬隆會議
C.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關系正常化 D.第26屆聯合國大會
2.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下列大事,按其發生時間先后排列應是( )
①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 ②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 ③派團出席萬隆亞非會議 ④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期,毛澤東提出“另起爐灶”、“打掃于凈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政策,其基本目的是( )
A.沖破美國的外交孤立政策 B.確立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
C.加強社會主義陣營的內部團結 D.斷絕與歐美列強的外交關系
4.美國學者保羅·肯尼迪在《大國興衰》中提出:(中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向蘇聯“一邊倒”、六十年代對抗“四面八方”、七十年代反蘇“一條線”之后,八十年代的中國開始從熱衷“四海翻騰、五洲震蕩”轉向“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下列成就是在“一邊倒”時代取得的有( )
①與蘇聯建交 ②出席第一屆亞非會議 ③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④與日本建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對于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體現這一規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邊倒 B.另起爐灶 C.不結盟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高中歷史必修1第23課練習題答案:
1.B 2.A 3.B 4.D 5.B
高中歷史必修1第23課知識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