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知識點及練習題
時間:
焯杰2
歷史備考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這一課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知識點及練習題,歡迎大家學習。
2.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2)職能改變: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職權,主要職能為政治協商和________。
(3)初步發展: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的與民主黨派實行“________、互相監督”的方針,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
(1)依據:《________》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普選產生。
(2)標志: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體現了人民民主、________原則。
(3)內容:大會通過了《________》,它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地位:是我國________的政治制度。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目的:為實現民族平等、________和________。
(2)依據:共同綱領的規定和1954年憲法的確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含義:在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________和自治機關,由當地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利。
(4)意義:滿足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也保證了________和民族團結。
對上述變化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 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各地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援 ④西藏地區人民的艱苦奮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代議制的本質區別是( )
A.性質不同 B.機關組成人員階級基礎不同
C.職權不同 D.政黨制度不同
3.下圖是1953年版人民幣10元券背面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 )
①民族團結原則 ②民族平等原則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創立 ④黨和政府尊重少數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有位國家領導人曾經這樣評價某次會議:“這是中國光輝燦爛的人民的新世紀的開端。這是全中國人民空前大團結的會議。這個會議宣告了舊中國的永遠滅亡和新中國的偉大誕生。”該會議( )
?、偻ㄟ^了《共同綱領》 ②代行全國人大職權 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④確立了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5.1950年6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說:“光靠我們黨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國后能體現中國共產黨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6.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了解到,2009年西藏的“兩會”將有包括中央駐藏新聞媒體、西藏自治區新聞媒體以及部分外國新聞媒體共16家新聞單位的近200名記者參加采訪報道。材料涉及的我國政治制度包括( )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政治協商制度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基層民主選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
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知識點:
1.新中國的成立: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建新中國,大會通過了《________》,確立了中國新型國家的架構。2.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2)職能改變: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職權,主要職能為政治協商和________。
(3)初步發展: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的與民主黨派實行“________、互相監督”的方針,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
(1)依據:《________》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普選產生。
(2)標志: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體現了人民民主、________原則。
(3)內容:大會通過了《________》,它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地位:是我國________的政治制度。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目的:為實現民族平等、________和________。
(2)依據:共同綱領的規定和1954年憲法的確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3)含義:在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________和自治機關,由當地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內部事務,行使自治權利。
(4)意義:滿足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作主的愿望,實現了民族平等,也保證了________和民族團結。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練習題:
1.以下是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比較表工業總產值 | 農業總產值 | 人均收入 | |
1965年 | 2400萬元 | 5億元 | |
1995年 | 5.35億元 | 23.3億元 | 817元 |
①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 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制度 ③各地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援 ④西藏地區人民的艱苦奮斗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代議制的本質區別是( )
A.性質不同 B.機關組成人員階級基礎不同
C.職權不同 D.政黨制度不同
3.下圖是1953年版人民幣10元券背面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 )
①民族團結原則 ②民族平等原則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式創立 ④黨和政府尊重少數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有位國家領導人曾經這樣評價某次會議:“這是中國光輝燦爛的人民的新世紀的開端。這是全中國人民空前大團結的會議。這個會議宣告了舊中國的永遠滅亡和新中國的偉大誕生。”該會議( )
?、偻ㄟ^了《共同綱領》 ②代行全國人大職權 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④確立了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5.1950年6月,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三中全會上說:“光靠我們黨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國后能體現中國共產黨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政治協商制度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6.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了解到,2009年西藏的“兩會”將有包括中央駐藏新聞媒體、西藏自治區新聞媒體以及部分外國新聞媒體共16家新聞單位的近200名記者參加采訪報道。材料涉及的我國政治制度包括( )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政治協商制度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基層民主選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
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
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練習題答案:
1.D 2.A 3.D 4.A 5.B 6.A 7.B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