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第五課檢測題附答案
高二歷史第五課檢測題:選擇題
B.引發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導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會的秩序和道德
解析:選D。由于智者學派過分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忽視人們認識的共同性,認為沒有是非之別,這樣的思維方式給主觀隨意性和極 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從而會危及社會的秩序和道德,這是最使人擔心的。
2.下面是不同的人生、生活設計,哪 一設計在古代希臘智者學派眼里可能被認為是幸福的人生、生活( )
A.以人的需求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種共同的習俗和法律下,實現人的價值與尊嚴,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B.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建立 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實現人民大眾對資產階級的專政
D.努力追求財富,以財富為標準,實現人生價值
解析:選A。結合所學的智者學派的主要主張來認識四個選項中的標準。
3.希臘神話故事里,有一個叫斯芬克斯的怪獸。它有一個謎語,詢問過路的人,謎面是:“早晨用四只腳走路,中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許多人因回答不出來被它吃掉。最終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給出了正確的謎底——“人”。斯芬克斯聽了答案,就大叫了一聲,從懸崖上跳下去摔死了。這一故事體現了古希臘怎樣的哲學思想( )
A.重視對人自身的探討 B.尊重自然 規律
C.強調人是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
解析:選A。從希臘神話故事的內容看,主要講述人的一生,這一故事體現了古希臘重視對人自身的探討。
4.古希臘智者學派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種觀念蘊含的文化精神是( )
A.蒙昧主義 B.禁欲主義
C.人文主義 D.浪漫主義
解析:選C。本題考查再認再現知識的能力。普羅泰格拉的這句話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5.(2011年南京高二檢測)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新”是指( )
A.開始實事求是說明事物的內在原因和本質
B.把哲學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人類社會上去
C.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D.創立了邏輯學,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解析:選C。本題是一道概念理解性的選擇題,考查蘇格拉底開創了希臘哲學的新方向中“新”的內涵,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A與題干不符;B屬于智者學派;D是亞里士多德的貢獻。
6.馬克思稱蘇格拉底是“哲學的創造者”,是“智慧的化身”。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對客觀世界進行哲學思考
B.強調個人利益,創立詭辯學派
C.把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
D.開始了對人本身的哲學認識
解析:選D。本題結合蘇格拉底的貢獻進行分析。A和蘇格拉底無任何關系;B、C是智者學派的貢獻;蘇格拉底重視對人本身的研究,將對人本身的研究引入哲學領域。
7.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根據智慧品德,把每個人明確分工 ,其中武士們( )
A.統治國家 B.保衛國家
C.負責生產 D.掌管立法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把握,在《理想國》一書中,武士們的職責是保衛國家,故B正確。
8.亞里士多德 說:“慷慨是揮霍與吝嗇之間的中庸,莊重是自傲與順從之間的中庸,謙謹是無恥與羞怯之間的中庸……”下列有關亞里士多德對“中庸之道”的看法不正確的是( )
A.人生哲學是哲學體系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B.任何事物都有過度、不及和中間三種狀態
C.任何行為過度與不及都會產生失誤
D.中庸之道是一種明智的態度和方法
解析:選A。本題對學生來說,雖說知道亞里士多德,但材料和備選項都是新的。考查對材料的理解,關鍵是要知道“中庸”的含義。“中庸”是一種主張,也是一種態度,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A項不符合 “中庸”的本意。
高二歷史第五課檢測題:材料題
9.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是文明人、文明社會的重要指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普羅泰格拉的一個著名觀點是:“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2:智者學派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組織、倫理規范等,熱衷于探討政治和法律問題。
材料3:奴隸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 料4:角色——教師,任務——培養公私兼顧、能言善辯的好公民,目的——參與雅典的民主政治。——以上四則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
和人民版教科書
材料5:蘇格拉底以自知無知為自豪,提出:“知識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為什么是那么無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請回答:
(1)依據材料1至材料4分別概括歸納智者學派對人的價值問題所關注的側重點。
(2)概括指出材料5中體現的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
(3)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關于人的 價值觀點產生的社會根源是什么?
解析:本題全面考查了有關西方人文主義思想起源的重點知識,即考查了興起的原因、代表人物及思想觀點等問題。在解題時,一定要把材料與所學知識相結合準確地組織答案。
答案:(1)人的價值、作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 人與人的平等;對人的教育。
(2)崇尚知識。
(3)希臘民主政治的需求。
高二歷史第五課檢測題附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