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時如何利用零碎時間沖刺
時間:
郭寧靜2
高考經驗
怎樣利用好這些"1分鐘"
這些零碎的時間,根據場景不同,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是最合理的。根據時間的長短、不同的場合等等情況來確定該做什么,要有針對性和計劃性,這樣在實施的時候才不會盲目抓瞎。下面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1、乘坐地鐵、公交車時
這種場所通常人多嘈雜擁擠,無法安靜地思考一些問題,聽音頻又需要很大是聲音,容易傷害聽力,這時候可以把平時抄錄的經常錯的英語單詞、語文字音字形、語文成語等之類的資料拿出來看幾眼,這種可以隨看隨記,又不用聯系上下文。
2、跟同學放學一起等車或者回家時
跟同學一起放學,你們可以針對某一知識點或熱門話題,互相提問和探討,這樣不但能碰撞出不同的觀點還能幫助加深記憶,更有助于知識的查漏補缺。
3、上廁所、起床洗漱時
這些時間比較短,不適合系統的記憶某些知識,可以用來記憶單一的知識點,例如幾個單詞、幾條公式、幾句詩詞等等。
4、睡覺前和醒來后
這兩個時間被譽為"記憶的黃金時間段"。睡覺前,可以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把剛剛學過的內容串聯復習一遍,第二天早上醒來,再把昨天晚上記憶的內容復習一遍,你會發現比其他時間效果更加明顯。
要知道并不是埋頭到書本里才叫學習,很多時候不方便抱著課本、演算習題,我們需要學會"脫稿"學習,口袋里隨時備幾張記著知識點的卡片,腦子里隨時想著點課堂上講過的內容,要養成隨時隨地、每時每刻學習的習慣。
高中階段的學習具有知識量大、學科內容繁多的特點,尤其是對于高三學生來說,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迅速掌握龐大的知識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加需要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利用起來。
這些時間很零碎,可能較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效果,需要不斷堅持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