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題方法總結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盡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4.交通線路選擇: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wěn)(間距、坡度等),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減少坡度,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兩條等高線;盡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少建橋梁等,以減少施工難度和投資;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庫建設:要考慮庫址、壩址及修建水庫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區(qū),“口小”利于建壩,“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②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fā)水庫地震;③考慮占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zhèn)。④還要注意修建水庫時,水源要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處向低處流,發(fā)育于河谷(等高線凸向高值),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8.水文特征: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河流流量除與氣候特別是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大小有關。
9.農業(yè)規(guī)劃: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yè)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qū)發(fā)展耕作業(yè),山地、丘陵地區(qū)發(fā)展林業(yè)、畜牧業(yè)。
10.城市布局形態(tài)與地形:平原適宜集中緊湊式;山區(qū)適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勢及起伏狀況;
高考地理背誦口訣
1.一近快,七遠慢。1月初地球公轉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公轉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特別注意夏至日在遠日點附近,而非遠日點;冬至日在近日點附近,而非近日點。由此可以分析出北半球夏半年時間比冬半年長,北極極晝時間比南極極晝長。
2.左焦左傾左冬,右焦右傾右冬。在地球繞日公轉示意中,如果太陽在左焦點,地軸向左傾斜,左邊的那個位置就為冬至;如果太陽在右焦點,地軸向右傾斜,右邊的那個位置就為冬至。冬至位置確定了,其余三個分至點的位置也就確定了。
3.點北北晝長,點南南晝長。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而且越向北晝越長;直射點在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而且越向南晝越長。
4.凸高為低,凸低為高。在等值線圖上,等值線向高值凸出,則中間的數值和兩邊相比為低值;等值線向低值凸出,則中間的數值和兩邊相比為高值。這種方法對所有等值線都適用。
5.凹坡通視,凸坡不通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由高向低,等高線由密變疏為凹坡可通視;等高線由疏變密為凸坡不能通視。
高考地理學習建議
一、記憶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地理學科是在大量的地理事實和地理現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學科。在區(qū)域地理的學習中,要記憶大量的地理事實,諸如地理事物的名稱、物產等等,成為區(qū)域地理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維能力的關鍵。在系統(tǒng)地理的學習中,也仍然免不了對具體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記憶,因為它們是理論的實證部分。因此面對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必不可少地要加強訓練學生的地理記憶能力。
二、記憶的一般過程
根據Melton的研究顯示,記憶有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編碼—→貯存—→提取。記憶實際上是由“記”和“憶”兩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前者是知識的'編碼和貯存過程,后者是知識的提取過程,它們的綜合含義是知識在大腦中的保持程度。“遺忘”則是記憶的反義詞。人的記憶有兩個層次,一是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二是對思維過程的記憶,后者等同于學生對知識的分析、運用過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按照《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對地理知識要求的不同層次,從“了解、說明、分析和運用”四個層次考慮對地理基礎知識的處理。尤其對要求“分析和運用”的知識點,則必須采取一些科學的方法,力求讓學生切實掌握。
高考地理選擇題作答技巧
1、審題干,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看清題干表述。
2、審圖和資料,審題干和圖的結合,找出解題的有效信息(包括顯性和隱性信息);
3、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題最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后續(xù)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后續(xù)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4、選擇題解題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高考題中這樣的選項一般不多見,只有仔細分析,逐個排除。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對選項敘述的正確性判斷是做好選擇題的核心任務。
5、分析選項與題干的相關性,選項內容是否完全符合題干要求。
6、改動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只有當你確認另一個答案更正確時,才能改動它。
高考地理基礎知識點
太陽高度規(guī)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guī)律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極遞減。
離直射點越近,太陽高度越大;越遠越小。
太陽高度規(guī)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
1、夏至日: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及其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赤道以南)達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歸線,南回歸線及其以南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赤道以北)達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
太陽高度規(guī)律及計算:太陽高度的計算方法:
H=90°-|α±β|H—正午太陽高度α–太陽直射點的緯度β—所求地點的緯度
當α與β處在同一半球時,兩者相減;當α與β不在同一半球時,兩者相加。
太陽高度規(guī)律及計算: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桿影的計算
2、熱水器的調節(jié)
3、樓高、間距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