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如何學習數學 文科生學習數學技巧
文科生學習數學方法
一是參加補習班。
這是對學校教學的有益補充,可以是一對一的家教,也可以是4-8人的小班化的補差補缺。如果人數過多,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是同學間的相互學習。
包括日常學習中所學知識的及時探討、交流,比如學到投影畫圖這一新知識的時候,針對沒有學會或是一知半解的內容,就可以利用課間或是其他時間即時問同學,這樣可以隨時隨地地排疑解難,以便當天問題當天解決。
三是求助科任教師。
在每節課的學習與做作業的時候,一旦有不懂的地方,就通過當面求助與電話、短信、郵件、qq等不同方式,將學習困難與問題加以及時化解,做到不恥下問,這也是文科學生學好數學的寶貴經驗。
定位要合理,注重基礎知識
通過近幾年來的對高考試題的研究分析發現,文科數學考查的多是中等題型,占據總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對于大多數的文科生來說,作好這部分題是至關重要的。學生要加大獨立解題和考場心理的模擬訓練,這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體的數學成績。學生要正確估計自己的數學水平和數學學習能力,確立自己切實可行的數學復習起點和數學成績的學習目標,對高三文科中加試藝術的絕大部分同學而言,數學基礎相對較差,因此,數學復習必須要狠抓基礎復習。通過復習,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最基本的填空題和中檔題,對于難題,要學會主動放棄,沒有必要去浪費時間。如果真正把基本的東西弄懂了,確保填空題(前10道)、選擇題(前3題)不失分或少失分,牢牢抓住40%(試卷結構易、中、難比例為4:4:2)不放松,再根據可能,完成中檔題中的容易部分,高考完全可以超過100分。
要對教材合理利用
高考考查點“萬變不離教材”,許多的試題就來源于教材的例題和習題,學生們要提高對教材的重視,課本中的例題、習題是高三文科生復習的一份寶貴資源。重做課本中的典型習題,學生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重新審視和總結其中所蘊含的疑難點以及解題方法和數學思想,這樣可以對數學的學習有一種全新的感悟。學生在高一高二的數學學習過程,總是存在著很多未被消化的疑難問題,這些內容一直困撓著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也影響著對數學的學習信心。先整體把握全教材的章節,再細化具體的內容,用聯想的方式,使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建知識體系,理解解題思想和知識方法的本質聯系,提高實際運用能力非常重要。回歸課本,不是要強記題型、死背結論,而是把重點放在掌握例題涵蓋的知識及解題方法上,選擇一些針對性極強的題目進行強化訓練,這樣復習才有實效。
文科生學習數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 數學的學習素養差
文科生相對來說,普遍偏形象思維,輕邏輯思維。在邏輯能力和運算能力上相對來說較為薄弱,選擇文科,可以很好的“避短”。但數學的學習,是建構在一系列的邏輯運算上的,這使得文科生在學習數學時比較吃力,接受和消化新知識的速度慢,對抽象性的概念理解較困難,最終以至于做題時出現耗時多、收效差。
2、 存在心理偏差,對數學的學習缺乏信心和毅力
自卑心理嚴重,每屆班上的好多學生不止一次說過,他們是帶著對數學失敗的心情來學習的,每當問到為什么上課不聽課的時候,最直接的回答是——“老師,我聽不懂”。因為沒有對數學能學好的信心,不能長久的堅持,幾次課程聽不懂就認為自己不行,慢慢地就越來越聽不懂,對數學的自卑心理就越來越大,到最后甚至就放棄數學。
3、 受文科學科的學習方法影響
文科的學習,要求學生對各種歷史背景、地理情況、政治哲學思想以及古文積累等方面加強記憶,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并以此靈活運用于各類題目當中。因此,在數學學習當中。由于慣性思維,會不自覺的加劇了數學學習中對數學公式機械記憶,習慣于老師講,自己記,復習背。這些學生的明顯特點就是依賴性較強,自主分析能力較差,遇到不懂的,很難結合自己的所學分析出試題的解題思路。
數學的學習在于反復練習,掌握試題的分析思路和解題方法,先解一道題,再解一類題,最終要求能做到自主練習,自主分析,并歸納總結。因此數學就要不斷積累自己的做題量,以達到提高做題速度及開拓解題思路的目的。就像是我們用手機一樣,一部新手機只有不斷去使用,去摸索才能真正的掌握手機的使用和一些快捷鍵,然后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卻像是“抱著手機說明書來掌握手機的使用方法”。
4、 缺乏理化的應用,數學運算能力差
大多數文科學生的數學“悟性”較理科生弱,接受和消化新知識的速度相對較慢,數學知識零亂,對數學題中所獲取的內容比較模糊和不穩定,只看到一些孤立的、零散的、無關緊要的概念,只能“死盯著”具體的數據,無法注意到學科所體現出來的數學意義及關系,不能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起來就是基礎知識不扎實,概念理解不透徹。容易忽視或混淆某些概念的制約條件,數學的等價轉化、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方法差。
解決文科生數學學習的難關
1、 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毅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數學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心,自己打心底里必須認定自己一定能學好,眼前只是一個時間快慢的問題。尤其是目前數學成績很不好的同學,更不能心急,我們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都沒有學好的數學,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里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從現在起,就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一定要記住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明年的高考!不能因為一兩次的課程沒有聽懂,或者一兩次的考試沒有考好就自暴自棄。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想從很一般的成績到達一個比較優秀的成績都必須要經過比較痛苦的“破繭成蝶”的過程,更何況是邏輯性最強的數學學科。所以,你必須要相信你一定能學好,只是你目前還在強大過程中。
2、 注重基礎,無任何理由熟記高考數學所有的定理公式
高考作為高校選拔性考試,不是競賽。對于數學的基礎知識要求相當高,對于高考數學所有的定理和公式都會有所考查,所以對于高中數學所學過的基本定理和公式,必須無任何理由必須全部熟記,因為這些是解決高考數學的基礎。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這些定理和公式,即使一個人邏輯分析能力再好,也不可能解決所遇到的數學問題。
3、 要注意區分和文科的學習方式,學會試題分析能力
每年都有很多學生發出“公式定理都記得,但是做題依然不會”的感慨。原因很簡單,數學的學習不能只背下基礎知識就可以的,數學重在考查問題的發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決能力。要求學生能利用自己的所學,變通地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數學絕對不是讀讀背背就可以的。
高考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有兩個很明顯的特點:
(1)式子結構決定解題方向——常常以問題為導向,越是復雜困難的題越是如此,由問題出發,引出問題的分析方向和出發點。
(2)沒有冗余信息,所給出的每個條件和信息都是有用的。因此,在此基礎上
①學會找出試題的關鍵信息和關鍵字眼,單獨出來;
②逐條分析每個信息背后所包含的意義,并充分聯想與之相關的定理,公式和結論;
③講得出的結論進行組合,從而形成整道題的解題和思路;
④對于一些代表性的試題進行總結,將該題所得到結果進行匯總,以后再遇到同樣的問題就可以快速應用。
4、 一定要堅持每天的試題量,不要怕苦
數學學習的關鍵在于每天不斷地反復練習,只有每天不斷地練習,不斷地總結,不斷保持自己每天熟練的手感,才能真正讓數學穩步前進。但是也請注意,數學題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在每天做題的同時,最好方法就是做一道題,就必須徹底的弄明白一道題,要保證做一題就有一題的效果,做10道題錯5道的效果,遠遠沒有做5道題對5題的效果好。最后,最重要的一條,當天的問題一定要當天解決,及時解決問題,不要拖,越拖越多,越拖越想不起來。總結下來:
①量不在多而在精;
②做一道,懂一道;
③每天做,反復練;
④不要拖,勤思考。
看過“文科生學習數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