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鳥巢中考閱讀題及答案
空鳥巢中考閱讀原文
小時候,總喜歡上山去尋找樹叢中藏著的新鮮鳥窩,這幾乎是整個童年的樂趣和向往。小小年紀,隱含許多成年的狡譎。拇指大的幾枚鳥蛋,顏色雪白,或者暗褐中夾雜著斑紋,嬰兒一般地安睡在巢里。一對幸福的夫妻攜手在林間覓食,全然不知災禍瀕臨。一雙幼嫩的小手取走了鳥蛋,仿佛偷摘鄰家未成熟的瓜果一樣隨心所欲。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滯留現場,觀看傷心欲絕的父母怎樣扯開喉嚨怒罵。強者的霸道遮掩了制度和道德的約束,弱者只有通過一張相對自由的嘴巴遠距離地發泄憤慨。
惡毒的舉止來源于對未知事件的好奇,對悲慘結局的出現毫不在意,人類的心靈永遠無法裝下對弱小生命的尊重。家毀子亡,一春的希望瞬間化為烏有,鳥兒的傷心不亞于未亡人的慟哭,凄楚的哀叫電線一般綿長地劃過那無邊曠野……
再次見到鳥巢的時間是今年三月。陽臺的花盆間不知什么時候悄悄筑起了一只鳥巢,妻子發現它的時候已經完全成型。飯碗大的體積依舊做工精巧,仿佛記憶中某只鳥兒的手藝。已經無法確切叫出這只鳥兒的姓名了。玲瓏小巧的身體,擅長飛翔,灰褐的羽毛,兩翼有一抹雪白,像流線形的飛機,每天升降于我的生活周圍。驚喜之余,居然沒敢告訴女兒,擔心女兒毀了它的家。幼時掏鳥蛋的一幕,依舊歷歷在目。每一天,懷著期待暗中觀察鳥兒下蛋、孵化小鳥、嘴對嘴地喂孩子們蟲子,直到它們長大,把身體完全交給飛翔。
一只鳥兒從曠野遷徙到喧嚷的城市,是不是對高樓如林的城市的誤讀?空蕩蕩的鳥巢并不能給予答案。好在,它依舊置于我家陽臺,作為懷舊時抵達疼痛的路徑。
每次回到老家都要驚嘆故鄉的變化,只是屋檐下再沒見到燕子的新巢,地里迷惑鳥獸的稻草人也不見蹤跡,曾經被祖母用來驅趕麻雀的竹制響器早已變成灰燼。房脊上掛著幾滴細微的鳥鳴,但那聲音與兒時聽到的鳥聲大合唱簡直無法相提并論……
尚記著許多鳥兒的俗名:紅肚兒,水鴉雀,啄木官(啄木鳥),地麻雀,夜老鼠(蝙蝠),牛屎雁,鬼鬼陽(陽雀),薅草包谷(布谷鳥),扁茶罐(腳雞)……像幼時一同玩耍過的伙伴,多年之后,依舊能夠輕易喊出他們的乳名。
是人的欲望打斷了鳥兒的飛翔。那么多的鳥兒已被死亡收藏。那么多的鳥兒,像寶貴的眼淚,被我們隨意揮霍。
天空是一只倒懸的巨巢,銜著地球這枚鳥蛋——一枚病變的鳥蛋,正在加深天空的空度。
空鳥巢中考閱讀題目
19.鳥巢被鳥兒遺棄的原因是什么?結合原文概括。(4分)
20.理解并分析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4分)
(1)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滯留現場,觀看傷心欲絕的父母怎樣扯開喉嚨怒罵。
(2)它依舊置于我家陽臺,作為懷舊時抵達疼痛的路徑。
21.文中詳細記敘了幼時“掏鳥蛋”的事情,有何用意?(4分)
22.試探究文章以“空鳥巢”為題目,有何好處?(6分)
空鳥巢中考閱讀答案
19.缺失環境的安全感。樹的命運不確定,鳥巢充滿危險;人類行為的強橫霸道,使鳥兒不斷逃離。
【解題思路】關于鳥巢的遺棄原因,文中有明確的表述:安全感。只是,安全感缺失的緣由并不只是本段的“樹的命運的不確定性”,更有下文通過我兒時的行為反映出來的人類霸道蠻橫的破壞。
20.(1)孩子偷了鳥蛋并不離開,還要惡作劇地看丟了鳥蛋的鳥兒怎么辦。作者通過比喻反思人類的欲望對鳥兒的傷害。(2)鳥巢留在陽臺,成為我回想兒時傷害鳥兒的行為的媒介。表達出作者對自己幼時行為的自責與反省。
【解題思路】兩個句子都是比喻句,理解它們先要還原它們的本體。第一句是個描寫句,通過描寫展現人類行為的“惡”;第二句是個議論抒情句,表現作者的反省。
21.(1)生動真實地寫出了人類惡行對鳥兒的傷害;記敘越詳細,越能展現人類欲望惡行之重,越能使讀者深入反思。(2)與下文“我”保護鳥巢的事情前后呼應,形成對比,表現“我”的反省與改變,使文章反思的主題更為深入。
【解題思路】幼時“掏鳥蛋”是破壞行為,與鳥巢之空有何關系?不難明確。詳細記敘這樣一種“惡”,目的自然是使之醒目,引起反思。“掏鳥蛋”的事是舊事,是內心之悔與痛,與現在保護鳥巢的“新”對比,作者反思的用意就很清楚了。
22.(1)引出鳥巢空置原因等文章具體內容,是文章寫作的線索。(2)揭示主題,通過對鳥巢“空”的原因的追問與分析,引發對人類欲望造成環境破壞問題的反思。(3)喻指人類整個生存環境,以此為題,更有警示意味,深化主題內涵。
【解題思路】“空鳥巢”是物,引發對“空”的追問,成為引領文章內容推進的線索。鳥巢之空,歸根結底是因為人不能給予弱小的生命以尊重,從而揭示出文章主旨。文章結尾,將天空比作巢,地球是“病變的鳥蛋”,賦予“空鳥巢”以新的意義,增加了文章警示呼吁的意味。
空鳥巢中考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