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原文
那場葬禮,阿太一聲都沒哭。①即使看著外婆的軀體即將進入焚化爐,她也只是乜斜著眼,像是對其他號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靜地打盹。
那年我剛上小學一年級,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無情。幾次走過去問她,阿太你怎么不難過?阿太滿是壽斑的臉,竟輕微舒展開,那是笑——“因為我很舍得。”
這句話在后來的生活中經常聽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經常到我家來住,她說,外婆臨死前交待,黑狗達沒爺爺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幫著照顧。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謂的“舍得”。
阿太是個很狠的人,連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樣用力。有次她在廚房很冷靜地喊“哎呀”,在廳里的我大聲問:“阿太怎么了?”“沒事,就是把手指頭切斷了。”接下來,慌亂的是我們一家人,她自始至終,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病房里正在幫阿太縫合手指頭,母親在病房外的長椅上和我講阿太的故事。她曾經把不會游泳,還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讓他學游泳,舅公差點溺死,鄰居看不過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來。沒過幾天鄰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鄰居都罵她沒良心,她冷冷地說:“肉體不就是拿來用的?又不是拿來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終于還是沒忍住問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說:“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說實話,我當時沒聽懂。
我因此總覺得阿太像塊石頭?堅硬到什么都傷不了。她甚至成了我們小鎮出了名的硬骨頭,即使九十多歲了,依然堅持用她那纏過的小腳,自己從村里走到鎮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車送她回去,她總是異常生氣:“就兩個選擇,要么你扶著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老家那條石板路,總可以看到一個少年扶著一個老人慢慢地往鎮外挪。
然而我還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九十二歲的時候,一次她攀到屋頂要補一個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來,躺在家里動不了。我去探望她,她遠遠就聽到了,還沒進門,她就哭著喊:“我的乖曾孫,阿太動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雖然第二周她就倔強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沒走幾步又摔倒了。她哭著叮囑我,要我常過來看她,從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撐,慢慢挪到門口,坐在那兒,一整天等我的身影。我也時常往阿太家跑,特別是遇到事情的時候,總覺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種說不出的安寧和踏實。
后來我上大學,再后來到外地工作,見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總是請假往老家跑——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個下午。雖然我說的苦惱,她不一定聽得懂,甚至不一定聽得到——她已經耳背了,②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開那歲月雕刻出的層層疊疊的皺紋,我就莫名其妙地釋然了許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個早上。母親打電話給我,說你阿太走了。然后兩邊的人抱著電話一起哭。母親說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話給我:“黑狗達不準哭。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后,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經對我說過的一句話,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污濁給拖住。阿太,我記住了。“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侯的。”請一定來看望我。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看到祭祀“外婆”的貢品——一只雞灑著血到處跳,阿太便跑出來,一把抓住那只雞,狠狠地摔在地上,表現了阿太的麻利和無情。
B.主要人物阿太的語言,時而短促有力,時而綿軟悠長;時而樸實無華,時而深邃雋永。既讓人感到親切,又引入回味思考。
C.92歲的阿太在檢修屋頂時不小心摔傷,見到“我”后失聲痛哭,說明這個倔強的老太太也有恐懼和軟弱的一面。
D.小說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擷取人物生活的幾個場景片段連綴成文,看似隨意,卻頗具匠心。阿太臨終前的叮囑是為了告訴我:人對生死須有豁達的態度。
E.小說通過對一個性格鮮明的老太太的生活速寫,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深情,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一種樸素的生命觀。
(2)小說表現了阿太哪幾個方面的性格特點?請具體分析。(6分)
(3)以人物描寫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的角度,請簡要賞析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6分)
①即使看著外婆的軀體即將進入焚化爐,她也只是乜斜著眼,像是對其他號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靜地打盹。(3分)
②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開那歲月雕刻出的層層疊疊的皺紋,我就莫名其妙地釋然了許多。(3分)
(4)“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請結合小說,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或閱讀體驗,談談看法。(8分)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答案
(1)BE(選E給3分,選B給2分,選D給1分,選A、C不給分。A項“無情”不對,阿太這樣做是減輕雞的痛苦;C項說老太太“恐懼和軟弱”不妥,阿太的哭流露出老人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擔憂,同時也表現了人物率真的一面;D項不全面,“阿太臨終前的叮囑”表達了對“我”的不舍和牽掛,希望“我”不要悲痛,對生死有豁然態度。)
(2)①牛:處事果斷。冷靜面對“外婆”的突然離世,將悲傷深埋于心。②狠:倔強硬朗。菜刀切斷手指時只是“哎呀”一聲;看似無情卻用心良苦地讓舅公學游泳;從屋頂摔傷,第二周就堅持落地走路。③真:樸實率真。受傷后要“我”經常去看她;臨終前給“我”灑脫而又深情地留言。
(3)①通過細膩的神態描寫,表現了阿太的隱忍性格和對待生死的平靜、超脫態度。
②在對人物的神態描寫和肖像描寫中,揭示了阿太的堅強性格對“我”面對生活挫折時的積極影響。
(4)答案示例:人活著并非養尊處優、行尸走肉;人生的意義就在于奮斗的過程,要付出千辛萬苦乃至身心的磨煉,有所作為。小說中的阿太雖已耄耋之年,卻并不屈服于生活,她堅強地面對親人的離世和自己的老去,“舅公”和“我”也在她的言傳身教中,變得更加強大。古語“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不向殘疾的肉體低頭,筆耕不輟,終成著名作家;全身癱瘓的霍金仍致力于宇宙論和黑洞的研究;華人首富李嘉誠雖然富可敵國,依然堅持睡前看書,每周一到周六準時上班……“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既闡釋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又傳遞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觀點正確2分;聯系文本2分;聯系實際或閱讀積累,說理較充分4分)
廣州中考語文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