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檢測題及答案(2)
(三)剪不斷的鄉愁(13分)
瓊瑤
去年年底,“開放大陸探親”的消息公布了。這消息像一股溫泉,乍然間從我心靈深處涌現,然后竄升到我四肢百脈,竄升到我的眼眶。我簡直無法描述那一瞬間的感動。我心底有個聲音在喊著:“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積壓了多少鄉愁,如今,可以把這些鄉愁都給勾銷了嗎?”(A)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但是,陸陸續續有人回鄉探親了!這居然成了事實!我太興奮了,和鑫濤計劃著,我們也該去大陸探親了,鑫濤去紅十字會辦了手續,回來說:“需要填三等親的親人名字和地址!”一時間,我們兩個都弄不清“三等親”包括哪些人,以及我們是否有這項“資格”。激動中,我沖口而出:“故國的山,故國的水,故國的大地泥土,和我們是幾等親?我們要探的親,不只是‘人’呀!(B)”
不過,我畢竟不需擔憂,因為我和鑫濤分別都有舅舅姨媽在大陸,所以,我們很順利地辦了探親手續。拿到手續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腦子里奔流著黃河,奔流著長江。不只長江黃河,還聳立著五岳和長城!鑫濤見我如此興奮,忍不往提醒我說:“聽說大陸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像中那么方便,至于親人,經過39年的隔閡,可能已經相見不相識,這些,你都考慮過吧?”考慮?我實在沒有認真去考慮過。我只覺得鄉愁像一張大網,已把我牢牢地網住。而且,當行期越來越近,我的鄉愁就越來越深。我總認為,鄉愁對于游子,就像一切人類的基本感情一樣,是與生俱來的。(C)不過,有的人來得烈,有的人比較淡。我,大概生來就屬于感情強烈的一類。連我的“鄉愁”也比別人多幾分!計劃回大陸行程時,鑫濤問我:“你要去哪些地方?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鄉湖南?”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個多災多難的時代,是個顛沛流離的時代,童年的足跡,曾跋涉過大陸許多省份。如今,再整理我這份千頭萬緒的鄉愁時,竟不知那愁緒的頂端究竟在何處?是湖南?是四川?是長江?是黃河?是絲綢之路,還是故宮北海?沉吟中,這才明白,我的鄉愁不在大陸的任何一點上,而在大陸那整片的土地上!(D)“可是,你沒有時間走遍大陸整片的土地啊!”鑫濤說,“我們排來排去,只能去40天!”將近40年的鄉愁,卻要用40天來彌補。可能嗎?不可能的!我們必須放棄許多地方。湖南,湖南的親人多已離家,家園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對的,竟是故鄉湖南,這才了解古人“近鄉情更怯”的感覺。當我把這感覺告訴鑫濤時,他脫口而出地說:“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于是,我們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兒是我父母相識相戀的地方;那兒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兒,是我歷史課本上一再重復的地方;那兒,也是我在小說中、故事中所熟讀的地方!那兒有“故都春夢”,有“京華煙云”!還有我……于是,我們動身;經香港,去北京。
14.貫穿全文的線索是 。(2分)
15.下列表述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著力表現了作者對故鄉、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B.作者用“鄉愁”而不用“鄉思”、“鄉戀”作標題,則更深切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懷念家鄉的憂傷心情。
C.“剪不斷”一詞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詞句來表明離開祖國的“鄉愁”是無法剪斷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這是事實”,都說明了作者對回鄉探親這件事壓根兒就沒有心理準備,激動的感情純屬意外產生的。
16.文中四處畫浪線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達作者心聲而又最確切地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只填序號)(2分)
17.文中反復強調“39年”“將近40年”是為了說明什么?(不超過10個字)(2分)
18.文章最后說,“于是,我們動身;經香港,去北京”,請你想象一下作者到北京下飛機時的心理活動。(想象合情合理且豐富的可加1─2分)(4分)
三、寫作實踐(44分)
19.閱讀下面習作,按要求進行評點和修改。
我的掌聲在哪里
我默默無聞,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喝彩,似乎已經在這個集體消失.似乎沒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曾經多么渴望得到你們的認可,多么希望聽到你們給我的掌聲,但是沒有,一丁點兒都沒有。還記得那次的元旦晚會,當主持人報出我的學號時,幾乎所有人都不記得這個數字的所有人——是的,我被抽中進行才藝表演。
事實上,我期待這一刻很久了,我也準備了很久,我期待能為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集體獻上一次完美的演出,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你們的喝彩啊!為了這一刻,我清晨朗讀著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晚上我朗讀著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我是多么的期望那種出口成章的效果。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我拿著揉得發皺的稿件,準備為大家朗誦的那一刻,我的心都仿佛要跳了出來。我難以壓抑激動的心情,以至幾乎看不清跳動的稿紙上究竟寫著什么。我用我有生以來最抒情的聲音,用最柔美的節奏朗誦完了這首詩。當我讀完最后一個字時,我期待著場下雷鳴般的掌聲。可是,一點兒聲響都沒有,我聽到的不是你們的喝彩,我看到的不是你們鼓勵的眼光.而是你們的嘲笑聲和鄙夷的眼神。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掌聲在哪里。
任選一個角度簡評本文的優點。(2分)
(2)指出本文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2分)
20.擁抱母親,我們會享有親情的溫暖;擁抱成長,我們會豐富生命的內涵;擁抱夢想,我們會開創人生的輝煌;擁抱陽光,我們會感悟快樂的真諦;擁抱春天,我們會領略自然的美好。擁抱就是享有,擁抱就是開創,擁抱就是感悟……請以“擁抱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書寫規范工整。(3)情感與體驗真切。
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檢測題答案
1.亙 懊 祈 讕 2.略
3.我是偉大的中國人民的兒子 4.B
5.(1)略(2)教育人們保護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讓她不受污染,應當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只要理解正確,意思對即可。)
6.⑴只⑵奔赴⑶越過⑷北方 7.A 8.不圖功名利祿。
9.對十年征戰一筆帶過。因為這首詩的主題是贊揚木蘭的愛國精神和對自由勞動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戰,因此這樣安排,更好地突出了詩的主題。
10.B 11.愛國
12.法蘭西是祖國,阿爾薩斯是家鄉,熱愛法語就是愛祖國愛家鄉。
13. 亡了國的人民,如果還說著自己的語言,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實際上就說明這個民族沒有徹底滅亡,還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著。否則,它就幾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意思接近即可)
14.鄉愁或標題 15.D 16.D 17.鄉愁之久、之多、之深。 18. 略
19.(1)語言很流暢,尤其是第二段引用古詩文,文字優美,富有韻味;文章敘事生動,心理的刻畫比較細膩,顯得感受比較真切;選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來寫,富有生活氣息。(2)這篇文章結構有問題。沒有開篇,也沒有結尾,結構不完整。應加上一個切題的開頭和結尾,使得結構完整。
20.略
七年級下語文第二單元檢測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