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高效復習方法
一、調適心態
端正態度:態度決定高度
增強信心:信心決定成敗
二、四個堅持
1、堅持閱讀:精讀----深度
泛讀----廣度、文言文、詩歌、報紙、雜志、文學類、實用類
2、堅持積累:基礎知識積累----字、詞、句
寫作材料積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3、堅持寫作:長短不限,有感而發
4、堅持做題:題海戰術,熟能生巧
三、強化記憶
1、要有“記住”的緊迫感
2、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3、要及時復習,反復記憶
4、系統概括或興趣記憶
5、讀寫憶用,協同記憶
6、文理交替,適時休息
四、能力培養
1、科學安排課前、堂上和課后學習的三個環節
抓好課前預習環節、注重堂上聽課環節、抓好課后復習練習環節
2、加強思維訓練、反復咀嚼解題思路、答題技巧
3、答卷注意信息準確、卷面整潔----數數落實、題題核對、答題規范
中考語文知識點梳理
【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十三經】《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中考語文知識點總結
1、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與不?(“不”通“否”,表疑問語氣)
2、拜送書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圖。(“案,通“按”,審察、察看)
4、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繆”通“穆”)
5、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孰”通“熟”,仔細)
6、不顧思義,畔主背親(“畔”通“叛”,背叛)
7、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旃”通“氈”,毛織的氈毯)
8、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無”,沒有)
10、信義安所見乎?(“見”通‘現”,顯現)
11、法令亡常(“亡”通“無”,沒有)
1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亡”通“無”,沒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無”,沒有)
14、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霑”通“沾”,沾濕。“衿”通“襟”,衣襟。“決”通“訣”訣別,辭別。)
15、請畢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歡”,歡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經)
17、陰知__黨名姓,一時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員”通“圓”,直徑;“尊”通“樽”,酒杯)
中考語文必考知識點
各執己見: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悔過自新:悔恨以前的過失,決心重新作人
放長線,釣大魚: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從長計議:用較長的時間慎重考慮、仔細商量
趕鴨子上架:比喻強迫去做能力達不到的事情
強人所難:勉強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
化干戈為玉帛: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友好
唱主角:比喻擔負主要任務、在某方面起主導作用或具有重要的地位。唱主角的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單位團體
吊胃口:用好吃的東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讓人產生某種__或興趣
中考語文常考知識點
一、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內”通“納”,接納。)
2、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3、令將軍與臣有卻(“卻”通“隙”,隔閡,嫌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棄。)
5、要項伯(“要”通“邀”,邀請。)6、不者(“不”通“否”,否則。)
7、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8、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二、偏義復詞
1、所以譴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出入”是偏義復詞,偏“入”)
2、孰與君少長?(“少長”是偏義復詞,偏“長”)
三、成語典故
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2、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3、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勞苦功高)
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四、古今異義
1、沛公居山東時(古:崤山以東;今:山東省)
2、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不同尋常,指意外的變故;今:表程度副詞)
3、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古:黃河以北;今:河北省/古:黃河以南;今:河南省)
4、沛公……約為婚姻(古:結為兒女親家;今:男女婚事)
5、亡去不義(古:離開;今:往,前往)
6、所以譴關守將者……(古:……的原因;今:因果關系連詞)
7、今人有大功而擊之(古:現在別人(沛公);今:現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