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政法干警申論熱點解析
湖北政法干警申論熱點(一)
事實上,很多改革在大方向確定之后,干部的改革狀態就成了關鍵因素。這一輪改革,很多事項都有了頂層設計和宏觀把控,最需要中觀的細化、基層的落實。從實際情況看,也正是因為有了各地的積極行動,得力舉措,各項改革才迅速推進,成效明顯,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有的改革在有的地方落實不夠理想,甚至成為紙上改革、抽屜里的改革。這一苗頭必須引起重視。
究其原因,還是一些干部的改革動力有待提升。這些干部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不良心態:一是畏難情緒抬頭,現在的改革大多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難度系數高、牽扯的精力大,面對這樣的改革,有的干部不是主動迎難而上,而是繞開難題走,只愿意做一些難度不大、面子光鮮的事情;二是出現“債多不愁”的心態,全面深化改革任務十分繁重,幾乎所有改革都要落到基層,有的干部消極地認為,反正任務多的是,就慢慢干吧;三是先看看別人怎么做再說,很多改革是各地的共同任務,都要拿方案、出政策,但有的干部左顧右盼、看東看西,不愿意先行一步;四是怕失去利益,涉及簡政放權、合并功能等領域改革,有的部門寧愿吃“止痛藥”,而不愿意壯士斷腕改徹底。
凡此種種,與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勢任務格格不入,需要綜合施策,堅決予以糾正。
當前,進一步激發干部的改革動力,既需要從外部環境入手,也需要從干部自身狀態入手,內外結合、標本兼治,通過正向激勵激活一批帶動一片,通過嚴格問責,懲戒一批觸動一片,通過樹立標桿,示范一批傳導一片,形成改革型干部競相涌現、改革熱情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面。
針對部分干部在改革面前瞻前顧后的心理,重要的是要營造保護改革者的良好環境,尤其要在改革試錯免責上作出明確界定,形成保護改革者的濃厚氛圍。明確在一些情形下,根據實際情況,可對干部改革行為容錯免責,比如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符合中央決策部署的,經過民主決策程序確定的,沒有為自己、他人或單位謀取私利的,以及有利于改革創新、發展大局的。可建立改革創新風險備案制度,對突破程度較大的重大改革項目,建立完備的資料臺賬,一旦發生偏差,確保相關部門有據可查,區分改革失誤與為官亂為,鼓勵更多干部大膽改革、大膽創新。
當然,光有鼓勵改革的好環境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干部改革動力不足的問題,必須建立責任傳導機制,形成問責倒逼之勢。有兩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好:一是把改革成效納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中,增加權重,跟蹤評估,把評價結果與干部提拔使用、上下去留緊密結合起來,讓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清楚,不會改革、不能改革、不善改革就不能被委以重任。當前,正值四級黨委換屆,要樹立大力使用改革型干部的導向,給領導干部以實實在在的觸動。二是嚴厲問責為了保護部門利益、地方利益等而故意拖延改革、讓改革變形走樣的干部。干部在利益面前的心態決定其在改革上的狀態,有關部門要區分具體情況,對那些為了利益拖延改革的干部,要有明確的問責機制。只有獎懲分明、問責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干部在改革上的不作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干部推動改革的積極性。
無疑,改革是一場硬仗。現在很多改革與新事物、新矛盾聯系在一起,因此要高度重視干部的改革本領恐慌問題,不斷加大干部的改革能力培養,通過案例剖析、經驗分享、專題培訓,讓更多干部掌握改革技能,幫助他們解開改革難題,跨越改革中的溝溝坎坎,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改革狀態。
湖北政法干警申論熱點(二)
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關鍵在人才,充分激發人才的活力與創造性必須要有體制機制的保障。這其中,構建高效規范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體制至關重要。強調指出,要著力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而不能讓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經費服務。這為構建高效規范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體制指明了方向。
總體而言,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改革不是簡單地“松綁”某幾項財務制度,而是要在堅持創新性和分配性的基礎上,把科研活動放在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通盤考量,把科研人員作為重要的生產力在整個國家發展中進行布局,從推動整個經費分配體制改革著眼,從明確科研經費性質入手,精細設計分配的方式方法,要讓創新者有回報、有信心、有動力。
這里尤其需要強調創新性和分配性。所謂創新性是指科學研究項目必須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貢獻,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類的強大動力;所謂分配性是指科研人員應該從自己的科研成就中得到經濟激勵、社會尊重,從而激發每個社會成員,尤其是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科研經費管理使用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推動科研創新。創新是目的,是目標,分配是手段,是工具。分配性必須服務于創新性,這個關系必須擺正,不能本末倒置。嚴格說,分配性和創新性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成功的機制是把分配性和創新性有機結合起來——讓生產者和生產的組織者都能夠在創新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益,并通過這種收益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活力,這是經濟體制的核心。同樣,創新性和分配性也是科技創新體制設計的核心。
以此來審視當前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一些課題缺乏創新性,往往簡單鋪攤子、上規模,甚至重復勞動、重復建設,還有少數存在相互抄襲的現象,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創新性評價和嚴格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體制。
二是在一段時期內,一些地方沿用簡單投入的發展思路來推進各個領域的建設和發展,在經濟領域重固定資產投入,輕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在社會領域重設施設備建設投資,輕服務人員培養和使用;在科研經費的分配使用上情況也差不多,重論文發表,輕科研成果轉化。
三是一些財務制度和審計制度不夠完善,科研經費成為“唐僧肉”,衍生出不少腐敗。同時,一些科研人員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激勵和回報,大量科研經費花不出去與科研人員不作為現象并存。
總之,一些科研經費管理不夠規范,使用不夠高效,沒有能夠很好地發揮激勵創新、調動廣大科研人員積極性的作用,必須進行改革和完善。
提到科研經費的管理使用,必然涉及科研成果的評價和激勵。首先,科研經費的使用和分配須以科研人員的付出和產出為基礎,有付出才有回報,有成果才有收獲,多勞多得,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科學研究有它的規律,它往往需要寬松的環境和足夠的耐心,需要不斷探索、試驗甚至試錯,因此,不能簡單地將科研成果的評價年度化、數量化。
其次,科學研究既有經濟生產的特性,也有基本公共服務的特征,前者更需要短期的經濟激勵機制,后者則需要國家從長期發展考慮給予支持,就像義務教育和醫療衛生一樣,要著眼于未來。一般說來,基礎性研究和尖端前沿性研究風險很大,研發結果的不確定性也很高,政府應該承擔這種風險,并在考評和經費分配時予以體現。
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科研經費管理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幾條具體舉措,包括簡化中央財政科研項目預算編制,將直接費用中多數科目預算調劑權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大幅提高人員費比例;差旅會議管理不簡單比照機關和公務員,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據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差旅費管理辦法等。
這些舉措總的方向是擴大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對經費使用的自主權,提高科研經費中“人”的分配比例,這是對科研規律的尊重、對科研人員的尊重,值得肯定。當然,科研經費就是科研經費,“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鹽”,這個規矩必須有。在此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方便、激勵科研人員投身科技創新,是當下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改革的緊迫問題。
從更大的層面來看,科研經費改革還要與整個國家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明確科研人員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明確科研人員的行為規范,培育科研人員的職業精神。建立不同于公務員的科研人員職業規范和管理辦法,破除科研領域的“官本位”。
湖北政法干警申論熱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