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題含答案
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題(一)
卡耐基說他經常去釣魚,他說:“我喜歡吃香蕉,喜歡吃草莓,但釣魚的時候不會把香蕉和草莓放在魚鉤上,因為魚喜歡吃蚯蚓。”
談談這段文字體現的人生哲理。
【參考答案】
這段文字體現出的人生哲理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突矚g吃香蕉和草莓,但他釣魚時卻不會用香蕉和草莓做魚餌,因為他懂得換位思考,知道魚喜歡吃的是蚯蚓。
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總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喜歡更多地強調“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他人的內心感受,認為自己喜歡的就是別人喜歡的,這正是影響人際關系和諧的問題所在。因此,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與他人相處時,我們都應該重視他人的感受。比如,與同事協調工作時,若想使大家都感到滿意,就應該先去了解“他人是如何想的”“他人需要什么”“我該如何做才能使大家都能接受”……我相信,只要我們學會了換位思考,多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不獨斷專行,與人的溝通就會是“零隔閡”,人際關系就會變得更加和諧、融洽,我們的工作將會更加順利,生活將會更加關好。
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題(二)
圖書館很多人跑來吹空調、聊天、織毛衣,你怎么看這個現象?
【參考答案】
到圖書館來的人大部分是為了學習,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來圖書館吹空調、聊天、織毛衣,我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三點:其一,圖書館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場所,內部環境舒適,從此就有一部分人會把圖書館當成休閑場所;其二,圖書館的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讓許多人忽視了閣書館的真正作用;其三,部分人群自身素質不高,公共意識薄弱。
當然,我們不能規定到了圖書館就必須要看書學習,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到圖書館吹吹空調或者休息一下是可以允許的,但是諸如聊天、織毛衣等現象不僅會影響其他人的學習,而且也有損一個社群的整體形象,長此以往,甚至會有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形象,這是不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
要改變這種現象,我們必須從每一所學校抓起,從每一個社區抓起,進而擴展到每一個公共場所。首先應該加強管理,從制度上規范人的行為;其次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培養人們的社會公德意識,從而有條不紊地引導人民群眾做正確的事、文明的事。
綜上所述,盡管這種現象只是個別人群和個別地區所存在的問題,但我們必須加以重視,做好宣傳指導和管理工作,不斷提高國民素質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從而展現中華民族良好的精神風貌。
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題(三)
新加坡針對公民闖紅燈、隨地吐痰的行為罰款50元,杭州也效仿新加坡出臺了針對行人闖紅燈、隨地吐痰的罰款政策,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你認為這種現象應該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表述】
新加坡的文明發展程度和現代化治理能力在世界上有目共睹,杭州政府效仿出臺罰款政策,算得上見賢思齊,初衷值得肯定,無疑會對當地文明素質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是忽視了文明發展程度。雖然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是文明程度提升還遠遠滯后于經濟增速,忽然出臺如此嚴格的罰款政策,有用力過猛之嫌,而且也違背了事物發展不能一蹴而就的客觀規律,好的政策引起群眾熱議甚至是反對,往往是由于過于超前,超出了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至喪失民意基礎。
二是治理手段單一。習近平指出要提升國家現代化治理能力,然而現在的行政治理手段過分依賴于罰款,甚至新聞媒體屢次指出政府的“罰款經濟學”,其實就是折射出政府治理手段的欠缺和治理能力的不足,個人覺得對此不文明現象還是應該以批評教育、新聞曝光為主。
三是缺乏民意基礎。如此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政策出臺前,應該廣泛征求民意,舉行聽證會,激起民間討論,吸收、借鑒民間的群體智慧,如果缺少事前討論、溝通、宣傳的步驟,很可能引起群眾反感。
因此我覺得杭州政府在出臺政策前要聽取民意,雙向溝通,聽證論證,出臺政策時要考慮到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好能制定發布一個時間推進表,對罰款政策能夠分階段推進,并輔之以宣傳、批評教育、交通勸導等多種治理手段,一定能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并且被大家廣泛接受的綜合治理模式。
看過“2017年廣東省公務員面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