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
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人的錢包越來越鼓,出境旅游的人數大幅提升,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游客在境外旅游時不文明行為的屢屢曝光,為中國形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形象。在旅游越來越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社會各方對文明旅游的高度重視,對于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傳遞社會價值觀念,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參考分析】
文明旅游是提高公民個人素養,形成文明出行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舉措。社會是無數個體公民的匯聚,游客的一言一行,表面體現的是公民個人素養,實質卻反映著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當越來越多的公民在假期走出家門、走出國門時,他的個人形象就隨之展示給社會,展示給世界。正因為如此,國際旅游界對于旅游有這樣的解釋:“旅行是發現,是文明,是博愛,是超越?!弊裱@樣的解釋,公民在旅游時就不能只強調自己的個人休閑和自我享受,還必須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和適當照顧社會公共空間,在這其中,公民的行為舉止、環保意識、文化素養等對于旅游就顯得尤為重要。文明,也許肇始于他律,但最終要靠自律。
文明旅游是展示社會傳播力量,對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了國民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取向,每一個出境游者都應該認識到,人人也都有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義務和責任。上世紀早期,英國人對美國人也有一種“暴發戶”的印象。工業化中后期的日本游客等,也被人家皺過眉頭、翻過白眼。當然,我們不是要向后看齊,但在全球化的視角看觀之,出境游中的文明舉止,不僅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能力。一者,出境游是海外消費力向文化影響力轉化的過程;二者,出境游中公民的旅游素養直接表達著國家的秩序與規范。修養的形成需要氛圍,需要互相提醒,互相感染,讓不注重修養的人在這樣的良好氛圍里自慚形穢,促成蛻變。
文明旅游是維護國家良好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一些中國公民在旅游活動中存在的“不講衛生、不守秩序、不愛護公共設施和環境、吵鬧喧嘩”等陋習,嚴重損害了中國“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管仲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蔽拿鞑粌H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國家的臉面。國人踏出國門外出旅游,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更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途徑。這就是為何說“礦泉水瓶別亂扔”,因為這一扔,顯然是扔掉了國人的修養。正因如此,集中治理出國旅游的行為和舉止陋習,倡導和踐行文明旅游,自然將激發公民的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繼承和維護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國家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梁曉聲先生曾用四句話表達他對“文化”的理解:“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體悟當下可知,這不單是一種內斂的“文化”,更是人們日常應遵循的“文明”。內化于心的是文化,外化于行的是文明。即將出發之時,別忘了帶上這四句箴言。詩人卞之琳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弊尅爸袊慰汀背蔀槭澜缥枧_上一道靚麗的風景,就要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從能力素養的層面,重新定義并解讀好出境游中的公共行為。學會主動維護公共秩序,尊重旅游地的文化習俗,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相信我們的旅游不再是只為經濟總量做著貢獻,更是以高素質來展現“中國形象”。
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二)
【熱點背景】
2016年3月15日,泉州成立傳統文化促進會,加快與海外社團交流。
漢服、旗袍、禪衣、校園國學服……手工制作古典服裝的__平,15日身著紅黑色傳統漢服出現在“泉州傳統文化促進會”的成立大會上。除了他之外,在現代化的酒店里,還有一群身穿傳統華夏服飾的“忠實”會員們,讓人有錯置時空之感。
泉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宗教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等形成一個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文化大觀園”。在多種優勢疊加的情況下,該會成立后,將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活動,以文化為媒,加強與海外社團的聯誼。
【預測題目】
有人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網絡信息時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兩會期間,在談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時,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指出,只強調形式,把學習傳統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對的。這為傳統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響了警鐘。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中高考的語文試卷命題會更加重視傳統文化內容,古詩文閱讀量會
增加。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對于生活在現代漢語環境中的中小學生來說,學生就就算讀了上萬遍,也只能稱得上是“滾瓜爛熟”,而非“融會貫通”。也有人認為有的家長喜歡曬孩子孩童時期的知識儲備,三歲會背唐詩,五歲能念宋詞,諸如此類。實際上,這展示的只是孩子的記憶力與早教水平,孩子哪里會感受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春意與韻味,哪里會知道“低頭思故鄉”究竟是何種心境。
因此就有人質疑,弘揚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只不過是形式主義。這些文化已然過時。其實傳統文化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著做人、學會做人。讀《論語》,我們體會仁義禮智信;讀《莊子》,我們感受道法自然;讀《墨子》,我們學著兼愛非攻……理解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抓住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青少年才能建立健康的是非觀、義利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傳統文化中承載著國人的共同文化密碼和價值觀,這種文化黏合劑不僅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消弭社會裂痕,形成牢固紐帶。
當前,在經濟發展的高速時代,政府為了發展經濟,追求片面發展和短、平、快的經濟發展方式,忽視了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正向教育和引導,從而導致對民眾的傳統文化漠視,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誠信意識也呈逐漸下降趨勢。有些電視臺為了提高收視率,也迎合年輕人的需求。過多播放韓劇、美劇及流行娛樂節目,人們對西方文化的片面理解也讓中國文化邊緣化,人們對金錢和權力的崇拜讓社會的風氣比較浮躁,崇洋媚外的思想普遍存在,很多人一定記得圣誕節,但不一定記得端午節和重陽節,中國傳統的孝道、感恩等傳統思想也呈滑坡趨勢。一個國家的文化是這個國家的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因此,我們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國家的文化發展。
第一、政府要有轉播傳統文化的意識,這不僅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可以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第二、在這個多媒體的時代,媒體也應引導在多元文化的同時,也應尊重我們本國的國情,滿足不同社會群體的需要,探索我們自己的悠久文化歷史,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再放光芒。
第三、我們要抓住機遇,擴大與其它國家的交流,建立國際文化長效合作機制,一方面大膽地引進國外先進文化,為傳統文化增加活力;另一方面要將中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讓世界更了解中國。如這次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大膽引用傳統文化,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也有助于消除世界對中國的誤解。
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三)
預測題題目:
領導讓你做一次單位食堂的滿意度調查,你會怎么做?
參考答案:
食堂是單位員工一日三餐必到的場所,它關系著全體員工的生活和健康。對食堂進行滿意度調查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堂的情況,加強對食堂的管理,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食堂監管工作提供依據。
事前我會成立調查小組,設計調查問卷,安排調查分工,和食堂方面事先溝通。
我們主要調查對象是在食堂就餐的員工,如果單位人數不多,我們將全員調查,如果單位人數過多,我們將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一、飯菜情況:例如飯菜衛生、飯菜品種、飯菜口感、飯菜價格和份量等;二、就餐情況:例如打飯秩序、排隊時長、座位數量、師傅態度、開餐時間等;三、改進建議,此為主觀問題,可自由填寫。
其次我們要對食堂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調查。包括食堂的領導和廚師、服務人員。訪談內容主要是食堂的管理思路,食品采購和飯制作時遵守的規范要求,一線人員的工作條件,以及對上級的意見建議等。另外我們還要對食堂進行實地參觀,對廚具設施、食品原料、清潔用品等進行檢查,并在飯菜備制的現場和飯后清理現場進行觀察。
綜合問卷和訪談、觀察的信息,我會撰寫調查報告,對食堂的滿意度做出結論,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初步的改進建議,提交領導以供決策。
看過“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