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山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取消農業戶口對農民有何影響?農民能享受到什么福利?
有人擔心,取消農業戶口后會影響農民的既有權益。農村問題研究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林亦府指出,此次戶籍制度改革不是“農改非”,而 是全面取消農民的農業戶口身份,將農民和城鎮居民統一改稱居民,消除身份區隔和歧視,進而逐步實現居民社會管理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
“因此,取消農業戶口不會影響附著在農業戶口背后的集體土地承包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村集體經濟分配權等‘三權’。”林亦府說,“統一身份僅僅是 個標志,戶籍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在于各項配套政策的跟進與落實,即消除依附在戶口性質上的如醫療、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別待遇,真正實現城鎮基本 公共服務的全覆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從農民到居民,不是簡單改個名,還有教育、就業、醫療、養老這些基本公共服務差別的逐步消除。
【題目預測】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出臺各自的戶改方案,且全部取消農業戶口,標志著在我國存在半個多世紀的“城里人”和“鄉下人”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對此,有人擔心取消農業戶口會影響農民的既有權益,請問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戶籍制度改革,取消了農業戶口,是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這樣做不但不會影響農民的既有利益,還會便于我們實現居民社會管理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想要達到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給農民帶來更多的福利,還需要我們進一步跟進和落實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內容。
在現階段我們不斷的進行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很多地方已經完成新農村的改造,加之現在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人潮大量的涌入一二線城市。原有的戶籍制 度,使公共資源的共享出現了障礙,不符合我國現有國情的需要,比如外來務工子女由于農業戶籍原因從而導致上學難、看病由于只能申報新農合,報銷比例低而導 致看病難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我國長遠的發展。所以新的戶籍制度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取消了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之分,統稱為居民,并不是“農改非”,并不會奪取農民原有的自留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分配權等“三權”。反而這 樣做,可以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讓農民享有更多的公共資源使用權,如醫療,在原來農業戶口時只能申請新農合,報銷比例為30%-40%,取消戶籍制度后 可申請城鎮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為70%,從而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問題。除此之外,住房、養老、教育等公共資源都將會共享。
但是想要實現這美好的設想,在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之分之后,各項配套政策還需跟進與落實,即消除依附在戶口性質上的如醫療、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別待遇,從而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的全覆蓋。
山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題目】
今年,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又開始在全國各地出現。不僅有山東、陜西等地的蘋果滯銷,還有云南的山藥、甘蔗、香菜等農產品滯銷。對于頻頻出現的農產品滯銷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由于缺乏有效的農產品信息交流平臺,農產品種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少市場調研的科學性,缺少最新的市場信息和反饋,農戶往往是根據上一年的行情而選擇種植的品種,市場價高,農戶跟風種植,市場供大于需,農產品價格就會下降,進而出現滯銷。
由于當前農民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資金、規模有限,農產品科學保鮮成本高,最終只能是按照菜果的自然生長周期來銷售農產品。銷售渠道窄且較為被動,除了較大規模的種植大戶有訂單來源外,多數農戶銷售渠道較少,這也是導致農產品滯銷的重要原因。
農產品價格是由國內市場決定的,現階段的農民種植分散、規模小,未形成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農民在進行生產抉擇時難免存在投機心理,造成農產品市場價格不穩定。同時,一些農產品無安全保保障地種植和可能存在質量不穩定問題,這也會極大地影響其銷售。
首先,中央和地方相關部門應根據滯銷數量、程度和影響范圍制定應急預案。應急預案包括組織采購和促銷、設立專項補貼獎勵資金。其中組織采購和促銷包括搭建網上產銷對接平臺,加大網上促銷力度等措施。
其次,構建信息發布平臺,實現產銷信息對稱。可利用農信社點多面廣和信息渠道暢通的優勢,全方位收集農產品銷售信息,多形式向農戶發布供求消息,幫助聯系銷售客商,在第一時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最后,要加強組織創新,鼓勵農民把農產品拿到城市去銷售,加快合作社建設,進行規模化、組織化生產,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
山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材料】
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連年增產,但同時,我國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的多重挑戰,我國用全球8%的耕地生產了全球21%的糧食,但同時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糧食生產帶來的水土流失、地下水嚴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
2016年6月,《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公布,《方案》指出,中國將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試點耕地總面積超過600萬畝。
【解析】
近年來,我國糧食連年增產,農業穩定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較為粗放,農業資源過度開發、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農業內外源污染相互疊加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生態修復治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利用現階段國內外市場糧食供給寬裕的時機,在部分地區實行耕地輪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又有利于平衡糧食供求矛盾、穩定農民收入、減輕財政壓力。
首先,要根據全國農業產區耕地環境質量狀況,深入分析重點關注區域(如重金屬污染區、有機污染區、連作障礙區)農業生態環境退化的主要矛盾,研究區域耕地資源及糧食產能發展的限制因子,明確適于輪作休耕的耕地資源數量,開展適于區域輪作休耕的耕地資源區劃。
其次,探索污染區域耕地實施輪作休耕的技術方案。根據重點污染關注區域導致耕地環境質量退化的主要成因,通過輪作、休耕、退耕、替代種植等多種方式,嚴格管理土水肥藥的合理使用,提出有針對性的耕地輪作休耕技術方案,并開展污染耕地綜合治理示范。
最后,建立推行污染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體制機制。研究重點污染區域實施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相關政策,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和管理機制;構建實施污染耕地輪作休耕的差別化補償標準體系。
看過“山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