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真題及答案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真題一
顯然,整個鏈條中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的“雙重失靈”。案件暴露出少數地方疫苗質量監管和使用管理不到位、對非法經營行為發現和查處不及時、一些干部不作為、監管和風險應對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而本應是公益性為主的疫苗接種行為,卻在一些地方異化為疫苗推銷的商業化、營利性行為,甚至滋生尋租和腐敗。
從本質上說,一類疫苗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國家行為更加強調公益性和低利潤。二類疫苗主要針對季節性、區域性較強的傳染疾病,其性質是個人健康行為,不能由國家大包大攬,需要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才能構建公眾的“疫苗信任”。
【分析】
政府要提供好的制度環境,并扮演“監管”角色。解除上游疫苗生產經營過度競爭與下游接種環節行政壟斷形成結構性矛盾,這是恢復疫苗市場正常流通秩序的關鍵。改變分段監管的“碎片化”行政體制,加強監管政策的連續性,提升藥監部門監管能力和權威性,真正建立疫苗從生產到使用的全程追溯制度。加大處罰及問責力度,對非法購銷、未按規定儲運疫苗等違法行為提高罰款金額、增設禁業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嚴格屬地監管職責,落實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引咎辭職的規定,打破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
市場要在疫苗安全治理中發揮基礎性作用。例如,實現二類疫苗需求和購銷信息公開透明,引入市場化配送服務,防止形成行政壟斷;建立臨期過期疫苗補償機制,通過商業保險或政府回購補償企業潛在損失,從源頭杜絕疫苗非法流通;區分一類疫苗純公益性和二類疫苗的個體性,通過維持利潤空間激勵企業創新,以應對流感等不斷更新的傳染疾病;建立完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商業保險機制,提高補償公平性和效率。
總之,只有讓政府和市場各歸其位,才能構建起二類疫苗安全治理的長效機制,讓公眾信任疫苗接種工作,主動接受健康保護,共同構建美好生活。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真題二
【熱點背景】
4月17日下午,一段“快遞小哥被扇耳光”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視頻顯示,一名快遞員因與一輛京牌轎車發生剮蹭被司機怒扇至少6個耳光。事件發生后,不少網友紛紛譴責司機的暴力、不文明行為,當地警方立即進行調查并對涉事司機以尋釁滋事做出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涉事司機也通過親友向快遞小哥做出公開道歉。
【評析】
從整個事件來看,站在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發現當前存在的很多問題。比如,涉事司機的文明素質低劣,旁觀群眾的冷漠,以及快遞職業的職業尊嚴不受重視等等。但是,我們更要看到在整個事件中,部分網友表現出來的法治意識欠缺的問題。
首先,部分網友對涉事司機進行人肉搜索并公布信息,是法治意識的缺乏。視頻在網上被熱傳之后,不少網友對該司機的行為進行譴責,這是無可厚非的。這種對快遞小哥的聲援和對涉事司機的聲討,體現了我們對正義的追求。但是,有部分網友對該司機進行人肉搜索,將該司機的個人電話、住址等信息公之于眾,這就嚴重侵犯了該司機的個人隱私權,這是法治意識的欠缺表現。這不僅導致該司機的私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波及到了他的家人。
其次,部分網友對涉事司機及無辜人員進行騷擾恐嚇,是法治意識的缺乏。涉事司機的電話被公布出來之后,許多網友就開始給他不停地打電話騷擾,有的甚至恐嚇會對其進行報復。更嚴重的是,一些無辜人員也受到牽連。有些網友所發信息并不屬實,導致其他無辜的人受到了不必要的傷害。比如,有人將他人的電話當作涉事司機的電話進行公布,就導致錯誤電話的使用者受到了嚴重的騷擾辱罵,被迫停機報警,嚴重影響其個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此外,有人公布了該司機舊的家庭住址,使一些不管住址是否真實的網友給錯誤的地址郵寄壽衣、紙錢等喪葬用品,導致錯誤地址的住戶受到驚嚇和傷害。這一切,都是因為部分網友的法治意識淡薄,想要伸張正義,卻用錯了方式,也用錯了地方。
在快遞小哥被打事件中,部分網友的表現是典型的網絡暴力,是不負責任的情緒表達,是法治意識的欠缺。在法治社會,一種違法行為的處理,應當是按照法律規定,走法律程序進行處理,而不是以暴制暴。這也可以看出,在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民眾缺的并不是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而是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因此,我們必須提升民眾的法治意識,尤其是在法律監管較難的網絡領域。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真題三
背景鏈接:
七夕節還是七夕劫?也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節方式。七夕,因牛郎織女這個美麗動人、千古流傳的浪漫故事,見證了愛情的忠貞,從而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現在很多人都把“七夕”看作為“中國的情人節”。而受國外民眾的影響和國內商家的推動,“中國式的情人節”也逐漸成為了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是友好。
預測題目:
七夕節變成了七夕劫。對于這種節日成為劫日的現象,你怎么看?
解析:
七夕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源于牛郎織女這一美麗的傳說,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多的了解到西方文化,特別是通過信息傳遞、技術創新讓我們更多獲知世界各地人民慶祝節日的方式。一些人過節時看重的不是情感,卻是禮物。如同七夕節,常常被人們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如果以西方節日為標榜,則讓傳統節日本身的意義淡化了,轉而追逐消費,把節日變成了劫日。
從最初的新鮮感到現在的泛濫,這種現象不止對于人們的消費觀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還會破壞我國的傳統文化,久而久之,人們在過節時只聯想到物質和消費,忽略對民族文化的重視,不僅會限制人們之間的情感交往,還會阻礙中華文化的傳承。
對于節日變劫日的現象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第一,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對于青少年而言,學校對青少年的教育不僅限于科學文化知識的講授,還要引導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成人而言,不要為了特定目的,一味追求禮品的價格、包裝。在與人交往時,應該始終保持真誠。以此為出發點,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能夠與人保持良好的關系,使人際關系更加順暢、和諧。
第二,政府部門可以組織慶祝傳統節日的相關活動。政府部門可以通過舉辦慶祝傳統節日的活動,讓民眾了解傳統文化、加深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讓大家更多理解節日本身的文化內涵,而不是只看重形式上對節日的慶祝。
第三,相關媒體要合理宣傳。媒體可以設置專題對中西文化進行合理宣傳,特別是利用網絡媒體傳播傳統文化,引導社會輿論,豐富民眾的精神世界。
總之,傳統節日受到洋節影響產生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它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只有真正轉變盲目崇拜西方所謂的“自由”的心態,讓人民從心里推崇中華傳統文化,節日時熱衷消費、追捧奢侈的現象就會越來越少。
看過“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題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