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公考備考:五大面試技巧
【恰當運用體態語言】
面試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和在考場上的言談舉止,首先,我們要關注自己的體態語言,體態語言包含兩種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豐富的面部表情,是和考官交流的最佳方式,能夠帶動傾聽者的情感共鳴。同時,有感情的說出自己的表達方式,表情隨著自己的言語而調整,不要讓考官感覺只是在背答案;身體動作在進入考場就已經被所有考官所關注,基本的要求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基本原則是:大方、得體、不拘謹。總之,表情和肢體都是語言之外最能直接引起交談對方感情共鳴的表象。對它們的適度把握、恰當運用,一方面可以與語言相輝映,增強說服力、感染力;另一方面可獨立運用,展現個人內心狀況,流露個人感情及情緒。
【認真審題是前提】
考生進入考場后,不要急于看題,等到面試考官說你準備好了么,方可答題,同時,面對考題,認真看清題中每個字,把握關鍵詞,冷靜思考,了解出題目的著重要考我們哪方面的素質能力,準確把握命題人出題意圖,并根據平時的訓練打好腹稿,有條件的話要充分利用考場內提供的草稿紙,簡要列出作答提綱,迅速從考生平時所積累的熟悉的領域引入,從容組織答案,通常情況下,面試考場有筆和紙,考生可以把自己心中想到的重點寫下來,然后用準確、簡練的語言有條理、有邏輯地進行組織,最后方可答題。
【善舉事例使答案更飽滿】
考生總是感慨自己在答題時腦中無貨,胸中無墨,考試時間總是答不長,其實,考生可以采用舉例的方法,事例論證將使你的觀點更加有力。每個人都想把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示給考官,但考生如果泛泛地強調自己有多么強的計劃,不僅有夸夸其談之嫌而且沒有很強的說服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考生如果能恰當地引用一個生活中的實例,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便是理論可以證明的問題,若用實事論據作為支撐,也可以使自己的觀點顯得更加嚴密和無懈可擊。
有工作經歷的考生可以說自己在工作的表現,比如曾經為公司組織過一次旅游活動,在談到你自己組織活動的時候,一定要談到活動組織的成功之處和特點之處,活動在同事中產生的良好影響,豐富了同事的生活,而沒有工作經歷的考生,可以說在學校社團組織過大學生藝術節、書法比賽、歌詠比賽等等,在談到組織活動時,最重要的是要談到活動的舉辦是否成功,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同學中的反響如何,話語表達不要過于繁瑣。
【站在公職人員的角度分析問題】
如果你面試成功,你將是公職人員,是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看待事情和處理問題都應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考生面對作答面試題,都要站在公職人員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不能僅僅從個人或者某個小集團的利益去考慮問題,更講究的是平衡各種關系。若考生對公職行業不甚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關注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問題;若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則要在平時對注重搜集與報考職位相關的信息,嘗試思考如何展開一項具體工作,練習寫一些調查、調研、處理問題、制訂策略等公文,積累相關知識和經驗,同時,考生可關注考試吧的事實政治、面試熱點、面試技巧,為自己應對面試儲備材料,有墨方能胸有成竹,自信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