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高考网_全国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信息平台

必勝高考網 > 公務員 > 公職考試 > 公選領導 > 公共基礎知識 > 政治知識 >

政治經濟學考點講解

時間: 焯杰2 政治知識

  商品是為交換而生產的勞動產品,它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或稱兩種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

  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存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社會分工;二是生產資料和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社會分工使生產者或獨立的經濟主體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對方的產品,這就為交換提供了必要性。由于生產資  料和產品為不同的所有者所有,從事不同產品生產的生產者或經濟主體之間,只能通過等價交換來取得對方的產品,從而為交換提供了可能性。

  (一)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使用價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物品的使用價值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屬性決定的,它反映人和自然的關系。使用價值在一切社會中都存在,這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點是要通過交換滿足他人的需要。

  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各種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中都有同質的東西一一價值。價值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系,它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只能通過交換由另一種商品表現出來,即由交換價值來表現。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

  (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生產商品的勞動,從一方面看是具體勞動,從另一方面看又是抽象勞動,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統一。

  具體勞動是在一定的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具體勞動是從勞動的有用效果來看的勞動,又稱有用勞動。具體勞動生產商品的使用價值。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不以社會形式為轉移的永恒范疇。具體勞動與自然物質共同構成使用價值的源泉。

  抽象勞動是撇開各種勞動的具體形式的元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腦力和體力的耗費。抽象勞動的凝結,形成商品的價值。抽象勞動作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在性質上沒有差別,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勞動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是商品經濟條件下的歷史范疇。

  馬克思第一次把生產商品的勞動區別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提出了勞動二重性理論。這一理論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它不僅使勞動價值論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且為剩余價值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為創立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和社會再生產理論等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商品的價值量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是用勞動時間來衡量的。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時間不是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有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區別。個別勞動時間是生產同一種商品的各個生產者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它們是各不相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  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是在同一部門內部同類商品生產者的競爭中實現的。

  商品的價值量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社會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生產某種產品的效率。它有兩種表示方法即用單位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數量或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  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越多,但所形成的價值總量卻不變,從而單位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就越少;反之,社會勞動生產率越低,單位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就越多。所以,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的。

  (四)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這個矛盾產生的基礎是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個矛盾之所以是基本矛盾,是因為它是簡單商品經濟及其他各種矛盾,如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使用價值和價值、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等矛盾產生的根源,它貫穿于簡單商品經濟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決定著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

  二、貨幣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質就是商品交換中的一般等價物。它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一)貨幣的本質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但作為一般等價物,它直接體現社會勞動,專門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是財富的一般代表,所以又是同其他商品相區別的特殊商品。貨幣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二)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本質通過它的職能體現出來。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貨幣的職能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貨幣和其他商品一樣,也具有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流通手段,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中介。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就是商品流通,它包括賣和買兩個過程。在商品流通中,貨幣作為購買手段不斷地從買者手中轉到賣者手中,構成了貨幣流通。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 并為商品流通服務的。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貨幣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現。

  (三)貨幣的流通規律

  貨幣流通規律,指一定時期商品流通中需要多少貨幣的規律。這個規律的內容是: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量,取決于進入流通的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所需的貨幣量一商晶價格總額/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商品價格總額是進入流通的商品數量與商品價格水平的乘積。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指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充當流通手段的平均次數。

  三、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為基礎,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價值規律的作用是通過價格圍繞價值的上下波動來實現的。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市場價格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價格、競爭、供求相互作用的結果。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按照價值規律等價交換的要求,價格應與價值相一致。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使價格與價值相背離:供大于求時,價格會下降,低于價值;供不應求時,價格會上漲,高于價值。

  價格變動對供求關系有反作用:價格上漲,會引起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價格下降,則會引起供給減少,需求增加。也就是說,價格變動會引起供給和需求向著相反的方向發生變化。正是價格對供求關系的這種反作用,使價格的偏離會始終以價值為基礎,即圍繞價值這個中心上下波動。從較長時期看,價格的上漲和F降會互相抵消,價格和價值趨于一致。

  四、貨幣轉化為資本

  (一)貨幣與資本的區別

  資本是投人流通和周轉過程,購置資源、組織生產從而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最初總是表現為一定數量的貨幣。但是,貨幣本身并不是資本。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貨幣與作為資本的貨幣,是有根本區別的。這種區別表現在:

  (1)流通公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 貨幣一商品(W—G—w)。資本流通公式是貨幣~商品…貨幣(G—w—G’)。

  (2)流通中貨幣的職能不同:在商品流通中,貨幣(G)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執行著流通手段的職能;在資本流通中.貨幣更主要的是增殖的手段,即獲得剩余價值的手段。

  (3)流通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公式表明,商品生產者為買而賣,生產者最終的目的是獲得流通以外的使用價值,滿足自己的需要。資本流通公式是:G—w—G’。這里,C=G+G+AG。AG是價值增殖額。也就是說,貨幣發生了價值的增殖,這時的貨幣已轉化為資本。因此,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二)勞動力的買和賣

  1.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勞動者有人身自由.有權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從而能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商品來出賣。

  (2)勞動者沒有足夠的生產資料,為了謀取生存或發展必需的條件,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2.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勞動力商品與一般商品一樣,同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具體地說,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資料的價值:

  (1)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2)延續勞動者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3)勞動者所必要的教育和培訓費用。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而勞動能創造價值。因此,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價值的最終源泉,它不僅能創造出勞動力商品本身的價值,而且能通過與生產資料的結合創造出比勞動力商品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

  五、剩余價值及其生產過程

  (一)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 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過程表現為商品生產過程。商品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一般也是勞    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差別在于增殖價值的屬性、歸宿和分配不一樣。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過程的各種生產要素都屬于資本家所有,其勞動產品就必然歸資本家所有,增殖價值即剩余價值也被資本家占有。

  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首先要考察其價值形成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商品所消耗的全部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這里的全部勞動包括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兩部分?;顒趧邮侵竸趧诱咴谏a過程中腦力和體力的消耗。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活勞動指進行中的勞動,它形成商品的價值。物化勞動,又稱死勞動,或過去的勞動,是指物化在生產資料上的勞動。一般認為,物化勞動在商品生產過程中轉移自身的價值。因此,商品生產過程既是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勞動者把過去的物化勞動(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新商品上的過程。

  假定工人創造的價值只夠補償勞動力的價值,就不可能有價值增殖,資本家也就不能獲得剩余價值。在價值增殖過程中,工人的勞動時間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叫做必要勞動時間;另一部分是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叫做剩余勞動時間。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家購買了工人的勞動力,在一定時間內,勞動力的使用權就歸資本家所有,資本家必然會以各種方式充分利用這一時間,強迫工人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

  可見,剩余價值產生的原因是工人創造了比他的勞動力價值更大的價值。因此,剩余價值的最終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勞動。剩余價值的本質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價值中超過他自身勞動力價值而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價值部分,它反映的是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

  (二)資本的本質

  從現象上看,資本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如機器、原材料、廠房等。但是,這些物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資本。只有在特定的生產關系下,生產資料作為價值增殖,即生產剩余價值的手段時,才成為資本。因此,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殼所掩蓋的人和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就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

  為了進一步揭示資本的本質,馬克思根據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中的作用不同,把預付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這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只是把它的價值一次地或多次地轉移到新的產品中去,而不會改變原有的價值量,因此叫不變資本(用c表示)。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這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工人的勞動創造了包含剩余價值在內的新價值,發生了價值量的變化,因此叫可變資本(用V表示)。剩余價值是由可變資本帶來的,而不是由全部預付資本帶來的。

  (三)剩余價值率

  為了確定可變資本的增殖率,進而揭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就要計算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率(用m ’表示)是剩余價值(用m表示)與可變資本(用V表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剩余價值生產的兩種基本方法

  資本家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有兩種基本方法,即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絕對剩余價值是指通過延長工作日使剩余勞動時間增加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在必要勞動時間為既定時,工作日愈長,剩余勞動時間就愈多,從而資本家獲取的剩余價值也就愈多。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在工作日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必要勞動時間縮短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通過各個部門中的資本家追逐超額剩余價值來實現的。超額剩余價值是由于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這一規律的主要內容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追求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達到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斷加強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剩余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一切主要方面(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和一切主要過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生、發展和滅亡的全過程)。

  (五)不同要素在價值和剩余價值形成中的作用

  (1)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是價值創造的決定性因素和最終源泉。

  (2)資本提供條件。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資本在整個生產、流通過程中,以不同的形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資本的生命在于運動。資本不僅要保值,而且要增殖,沒有增殖的生產經營過程是沒有意義的。

  (3)管理是特殊的要素。這種要素將各種要素很好地整合起來以后,其效果能達到倍乘的程度。

  (4)科技催化效益??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然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由于科學技術的運用能夠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創造更多更大的社會價值,所以說它是“催化效益”。

  六、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工資

  資本主義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是對勞動力必要勞動的支付。它的本質是由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決定的,體現著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只要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就不會改變。

  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工資有兩種基本形式,即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計時工資是按照工人的勞動時間支付的工資。計件工資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產品數量或工作量支付的工資。計件工資是以計時工資為基礎的。工資有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之分。名義工資是指以貨幣數量表現的工資。實際工資是指工人得到的貨幣工資所能購買到的物品和服務的數量。

  七、資本主義再生產與資本積累

  (一)資本主義再生產

  社會生產總是連續不斷周而復始的進行著。這種不斷重復不斷更新的社會生產過程,就是社會再生產。社會再生產按照它的規模來劃分,可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征不是簡單再生產而是擴大再生產。

  (二)資本積累

  把剩余價值再轉化為資本,叫做資本積累。要使資本主義再生產在擴大的規模上進行,就必須把部分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1.剩余價值與資本積累

  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資本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剩余價值減去資本家的個人消費是積累額,積累額與總收入的比率是積累率。積累率決定積累規模。積累規模擴大,資本物質生產能力不斷增長,客觀要求金融資本的積累與實物形式的積累之間保持平衡。

  2.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是: 第一,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剝削程度越高,一定的可變資本獲得的剩余價值就越多,從而積累

  的數量也就越多。

  第二,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的價值就降低。這對資本積累的增加有兩方面好處:一是由于消費品的價值降低,資本家就可在不減少個人消費的情況下,把一部分消費基金轉變為積累基金,并可使勞動力價值降低;二是由于勞動力價值和生產資料價值降低,同量追加資本就可購買更多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而能擴大剩余價值生產規模,增加積累。

  第三,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所用資本是指在生產中發揮作用的全部勞動資料的價值;所費資本是指每次生產過程中耗費掉并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勞動資料價值。

  八、資本有機構成和相對人口過剩

  (一)資本的有機構成

  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數量與勞動力數量的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從價值形式看,資本是由一定數量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構成的,這一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由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有機構成。它的公式是C=V,它要求兩者在數量上要均衡,質量上要相互適應,空間聚集上要合理,時序上要統一、及時和準確。

  資本有機構成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其提高的速度,同資本主義企業規模的大小有密切的關系。個別資本的數量越大,企業規模越大,越有條件采用新技術,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單個資本的增大為前提。而單個資本的增大有兩個途徑:

  (1)資本積聚,即單個資本依靠剩余價值的資本化來增大自己的資本總額,從而引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積聚。

  (2)資本集中,即把原來分散的眾多中小資本合并成為少數大資本。這既可以采取大資本吞并小資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組織股份公司的形式。

  (二)相對過剩人口

  資本對勞動力需求下降的同時,勞動力的供給卻在資本積累的進程中增加了,形成了相對過剩人口。所謂相對過剩人口,是相對資本的需要,表現為過剩的勞動人口。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有的人口規律。

  相對過剩人口是相對于資本的需要來說的,或者說是勞動力的供應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要。所以,人口過剩不是絕對的。相對過剩人口主要有三種形式:

  (1)流動形式的過剩人口,即工人時而就業,時而失業,經常處于就業和失業交替的流動狀況。

  (2)潛在形式的過剩人口,主要指農村中的過剩人口,他們耕種少量生產資料,表面上看沒有失業,但僅此難以維持生活,隨時準備進城找工作。

  (3)停滯形式的過剩人口,主要指沒有固定社會職業,只是攬點勞務在家操作的人群?!∫?、資本的循環

  資本是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它只有在不停的運動中才能不斷地帶來剩余價值。資本從一種形態出發,經過不同階段,最后又回到它原來形態的整個運動過程,就叫資本的循環。

  如用G表示貨幣資本,P表示生產資本,W表示商品資本,A表示勞動力,Pm表示生產資料,資本循環用公式表示是:

  (一)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

  產業資本的循環運動要順次經歷三個階段:

  (1)購買階段,即資本家用貨幣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2)生產階段,即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結合起來進行生產。

  (3)銷售階段,即資本家把所生產出來的商品銷售出去。 其中第一、三階段屬于流通過程,第二階段屬于生產過程。所以產業資本循環,是流通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統一。

  (二)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職能形態

  產業資本具有三種職能形式,即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這三者不是獨立的三種資本形式,而是在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分別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分別執行三種職能:

  (1)貨幣資本的職能是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為生產剩余價值準備條件。

  (2)生產資本的職能是使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以資本主義方式相結合,生產出包含剩余價值的商品。

  (3)商品資本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銷售,實現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剩余價值。

  (三)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形式

  產業資本的循環是連續不斷進行的,產業資本的每一種職能形式都要通過循環的三個階段,回到它原來的形式。這樣,產業資本就有三種循環形式: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商品資本循環。產業資本循環的三種循環形式可以表示為:

  G W…P…W’-C’一G’-G—W…P…W’一G’·G—W…

  其中的G…G,是貨幣資本循環;P…P是生產資本循環;w’…W’是商品資本循環。

  九、資本的周轉

  資本周轉是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過程。資本周轉的核心問題是資本周轉速度,因為資本周轉速度直接關系著剩余價值的多少。資本周轉越快,剩余價值獲得就越多,反之亦然。影響資本周轉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資本的周轉時間(一次周轉的時間);其二是生產資本的構成。生產資本的構成包括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一)資本的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資本周轉的速度,可從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兩個方面考察。資本周轉時間,就是資本價值每一次周轉所持續的時間,即產業資本家從預付一定形式的資本開始,經過資本的循環運動,實現了價值的增殖,重新回到原來資本形式為止所經歷的時間。

  資本周轉次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資本周轉的次數。如果以U,表示資本周轉的計量單位“年”,以“表示資本周轉一次所需的時間,以,z表示資本周轉次數,那么,一年里資本周轉次數的計算公式是:

  資本的周轉次數與周轉時間成反比,資本價值周轉一次所需的時間越短,一年內資本周轉次數就越多,資本周轉速度就越快;反之,周轉時間越長,一年內周轉次數就越少,周轉速度就越慢。

  (二)生產資本

  根據資本價值周轉方式不同,可以把生產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固定資本是以機器、廠房、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流動資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生產資本。固定資本的周轉快慢,是與固定資本的磨損相聯系的。固定資本的磨損可分為物質磨損與精神磨損兩種。

  (三)預付資本的總周轉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就是預付資本中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平均周轉。

  計算預付資本總周轉速度的公式是:

  影響預付總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

  第一,生產資本中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所占比重越大,預付總資本的總周轉速度就越慢。

  第二,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在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一定的條件下,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與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成正比例變化。

  (四)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第一,影響年剩余價值量的多少。在預付資本中,只有可變資本是剩余價值的源泉,所以,預付資本周轉速度越快,一般意味著可變資本周轉速度越快,因而一定量的可變資本一年之內帶來的剩余價值量就越多;反之則越少。資本周轉速度、特別是可變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與年剩余價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變化。

  第二,影響年剩余價值率的高低。資本周轉速度越快,年剩余價值量就越多,從而年剩余價值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十、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一)單個資本和社會資本

  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各個企業都是各自獨立進行資本的循環和周轉的,這種獨立發揮職能的資本就是單個資本。單個資本在循環周轉過程中又互為條件互相依存,這種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單個資本的總和,就叫社會總資本或社會資本。而社會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以年為單位)所生產出來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就叫社會總產品。 (二)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

  每個單個資本都是獨立地進行運動的。但它們在各自的不斷循環周轉中又是互相交錯、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這些相互交錯、互為條件的個別資本運動的總和構成社會資本的運動。社會資本的運動,就是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補償問題,這包括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現物質補償。實現價值補償即社會總產品如何全部銷售出去,使之由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實現物質補償,即轉化為貨幣形式的社會總產品價值。

  (三)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兩個基本理論前提

  下述社會總產品的兩種構成和社會生產的劃分,是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基本原理,是考察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理論前提,它指明了社會總產品的實現途徑。

  1.社會總產品的兩種構成

  以對社會總產品的劃分為依托,馬克思將整個社會生產劃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I)和第二部類(Ⅱ)。第一部類是指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的總和;第二部類是指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的總和。

  2.社會生產的劃分

  為了考察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及其所需要的條件,就要分析社會總產品的構成情況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生產的劃分。馬克思是從實物形式和價值形式來分析社會總產品的構成的。在價值形式上社會總產品是由不變資本價值(c)、可變資本價值(V)和剩余價值(m)三部分構成的;在實物形式上按其最終用途是由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構成的。

  (四)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社會資本的再生產分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兩種方式。簡單再生產是指生產規模不變的再生產。擴大再生產是指生產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簡單再生產是擴大再生產的基礎和出發點,是擴大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矛盾

  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包含著各種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會資本再生產所要求的比例關系經常遭到破壞。

  第一,是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與實現形式的矛盾。社會資本再生產實現條件的實質,是要求使用價值的生產同社會的需要相適應。但實現條件則是市場供求規律的自發調節。這就難以避免出現比例失調。

  第二,是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生產與消費的矛盾。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目的是價值增殖,但勞動者的消費并不隨生產的增長而相應增長。這就必然帶來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困難。

  第三,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資本再生產的矛盾表現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矛盾。正因為如此,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實現,只能在經濟波動甚至經濟危機中艱難前進。

  十一、利洞和平均利潤

  (一)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

  利潤是企業產品的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額。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種轉化形式,是在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基礎上形成的。當剩余價值不是看做可變資本產物,而是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加額時,剩余價值就轉化為利潤。隨著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剩余價值率也相應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就是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

  影響利潤率的因素主要有:

  (1)剩余價值率的高低。剩余價值率與利潤率二者成同方向變化。

  (2)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有機構成高低與利潤率二者成反方向變化。

  (3)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周轉速度與利潤率二者成同方向變化。

  (4)不變資本節省的狀況。不變資本節省狀況與利潤率二者成同方向變化。

  (二)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平均利潤是指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根據資本的大小,按照平均利潤率獲得的利潤,它等于預付資本與平均利潤率的乘積。平均利潤仍然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平均利潤率指社會剩余價值總額占社會總資本的比例。從平均利潤率的變動趨勢看,它呈下降趨勢。根本原因是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

  平均利潤理論揭示了工人受全體資本家剝削的事實,從而揭示了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相對立的經濟根源。平均利潤率規律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規律,只要是發達的商品經濟,平均利潤率規律就會發揮作用。

  (三)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的價值就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價格由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構成。它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生產價格形成后,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場價格以生產價格為中心上下波動。生產價格成為商品交換的基礎,市場價格已不再以價值為中心。價值規律作用形式的這種變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潤率規律的影響。平均利潤率規律要求,商品不再按價值出賣,而是按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的生產價格出賣。 生產價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額利潤的存在。平均利潤反映的是不同部門企業之間的關系。超額利潤反映的是同一部門內部不同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同一部門內部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十二、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一)商業資本

  商業資本,是由產業資本循環中的商品資本的獨立化形成的,是在流通領域中獨立發揮作用的資本,是專門從事商品買賣,以獲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資本。

  商業資本是從產業資本運動中分離出來的.是產業資本運動中的商品資本的獨立化形式。其運動形式為:G一W一G’。

  商業資本的職能是銷售商品,實現剩余價值,這一職能既不同于貨幣資本的職能,也不同于生產資本的職能。

  商品資本職能獨立化為商業資本職能的條件是:第一,產業資本家和商人之間形成了特殊分工,商品銷售成為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的獨立業務;第二,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人,必須擁有獨立的投資。

  (二)商業利潤

  商業利潤是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部分剩余價值。商業利潤實質上反映了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共同剝削雇傭工人并瓜分剝削成果的關系。商業利潤的主要來源是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產業資本家按低于商品價值的價格將商品賣給商人,商人按商品的價值出售給消費者,也就是產業資本家將產業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余價值讓渡給商業資本家,從而形成了商業利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在商業以及其他服務業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勞動成為創造價值的生產性勞動,從而也成為商業利潤的來源。商業利潤率相當于平均利潤率,它同樣受平均利潤率規律的支配。

  (三)商業流通費用

  商業流通費用,是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各種費用。它包括兩大類:

  第一類,同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內的繼續有關的保管、運輸、包裝等費用,是生產性流通費用;商業領域一部分直接創造價值的勞動引起的費用也屬于生產性流通費用。

  第二類,單純由商品價值形態變化而引起的如商店建筑、商業簿記以及與商品買賣有關的家具、郵資、通信、廣告等費用,是純粹流通費用。

  十三、借貸資本和利息

  (一)借貸資本

  借貸資本,是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包括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它是適用于資本主義生產和流通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在職能資本運動的基礎上形成并為職能資本服務。借貸資本是生息資本的一種形式。

  與商業資本、產業資本等職能資本相比,借貸資本有其獨特的特點:

  第一, 它是作為商品的資本,即資本商品,兼有商品、資本的屬性。

  第二, 它是所有權資本,即財產資本,它使所有權和使用權發生了分離。

  第三,它有特殊的運動形式:G—G’,即貨幣G增殖為貨幣G’。但這一公式并不說明借貸資本中的貨幣本身可以增殖,因為借貸資本的完整運動形式實際上是:G—G—W—G’一G’。其增殖部分仍來源于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剩余價值。借貸資本的利潤是職能資本家讓渡給借貸資本家的部分剩余價值。

  (二)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借貸資本的利潤,是職能資本家因使用借貸資本而支付給借貸資本家的部分剩余價值。利息來源于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利息反映了職能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共同剝削雇傭工人并瓜分剩余價值的關系。

  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與借貸資本量的比率。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平均利潤率的高低和借貸資本的供求狀況。

  十四、資本主義地租

  資本主義地租是農業資本家因租種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向其繳納的租金,它是土地所有權的收益。地租資本化的結果就是催生了土地價格。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是農業工人創造的、被農業資本家以地租形式轉讓給土地所有者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那部分剩余價值,它體現著土地所有者與農業資本家共同剝削農業工人的關系。

  資本主義地租有級差地租與絕對地租兩種形式:

  1.級差地租

  級差地租,是與土地質量等級相聯系的地租。資本主義級差地租,本質是農產品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而形成的超額利潤。

  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是土地的優劣等級不同。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的壟斷。

  級差地租有兩種形態: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差別和地塊位置差別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叫級差地租第一形態(級差地租I);由于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投資的勞動生產率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叫級差地租第二形態(級差地租II)。

  2.絕對地租

  絕對地租是土地所有者憑借對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所取得的一種資本主義地租,它由農產品價值超過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構成。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權的壟斷。

  十五、資本主義國民收入分配

  (一)國民收入及其影響因素

  國民收入,是社會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活勞動創造的新價值的總和。從價值形態看,是v+m;從實物形態看,是體現新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總和。

  促進國民收入量增長的途徑主要有:(1)增加社會投入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2)發展科學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增加國民收入的主要途徑;(3)節約使用生產資料。

  (二)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資本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要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國民收入的分配過程就是各剝削集團瓜分與再瓜分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過程。

  1.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與社會再生產過程直接相關的各階級、階層之間進行的分配。生產工人以工資的形式獲得相當于勞動力價值的部分,各剝削集團則分別以不同形式瓜分剩余價值。

  2.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礎上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配。

  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主要是財政收支和服務收付費。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它包括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通過征稅,國家把各階級收入的一部分納入財政收入,然后以財政支出的方式分配給政府、軍隊、警察、科教文衛、社會福利等部門。服務行業通過收取服務費,分得一部分國民收入,然后用于補償這些部門的物質資料消耗、業主的利潤和雇員的工資。

  (三)剩余價值的創造與剩余價值的分配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創造理論和分配理論說明:剩余價值的創造與剩余價值的分配兩者是不同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揭示了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來源,說明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不同作用。而剩余價值的分配理論,則是闡明由于生產要素的所有制關系不同,人們對剩余價值占有的結果不同。

  十六、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它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特殊表現,是決定資本主義社會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而產生的,特別是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發展到機器大工業以后而發展的。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歸資本家占有,而且日益集中在資本家私人手中,這就產生了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對抗性矛盾,即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具體地表現為以下矛盾:

  (1)資本主義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2)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3)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十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一)經濟危機的表現和實質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進入機器大工業時期以后,每隔若干年爆發一次的一種周期性經濟現象。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時的具體表現是:大量的商品積壓、物價猛烈下跌、成批的商品被毀掉、企業生產縮減、大批企業紛紛倒閉破產、銀行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劇增、工人生活狀況惡化等。總之,經濟危機使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生活陷于一片混亂和癱瘓狀態之中。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是一種相對的過剩,是相對于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發生了過剩。

  (二)經濟危機的周期性

  經濟危機爆發的周期與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密切相關。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通常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其中危機是再生產周期的起點和終點,也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階段。從一次危機到下一次危機所經歷的時間間隔叫做再生產周期。從根本上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狀態所決定的。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帶來的一個主要后果是資本家大規模地更新固定資本。所謂固定資本的更新,是指用新的先進的固定資本去替換舊的落后的固定資本。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

  (三)經濟危機的作用

  經濟危機的作用是雙重的:

  (1)危機造成社會生產力的大破壞和各種矛盾的加劇。嚴重的經濟危機,使社會生產急劇下降,失業人數急劇增多,資本主義國家里的各種經濟和社會矛盾以及資產階級內部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劇。

  (2)危機又是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比例關系的強制性調整方式,是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一種特殊調節機制和調節手段。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深刻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由于資本主義制度無法消除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因此,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也無法消除。

636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世修脚_修脚加盟_彭世修脚加盟_彭世足疗加盟_足疗加盟连锁_彭世修脚技术培训_彭世足疗 | 通风天窗,通风气楼,屋顶通风天窗,屋顶通风天窗公司 | 尚为传动-专业高精密蜗轮蜗杆,双导程蜗轮蜗杆,蜗轮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生产厂家 | 无线联网门锁|校园联网门锁|学校智能门锁|公租房智能门锁|保障房管理系统-KEENZY中科易安 | 防爆大气采样器-防爆粉尘采样器-金属粉尘及其化合物采样器-首页|盐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高楼航空障碍灯厂家哪家好_航空障碍灯厂家_广州北斗星障碍灯有限公司 | 塑钢课桌椅、学生课桌椅、课桌椅厂家-学仕教育设备首页 | 大倾角皮带机-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矿用皮带输送机价格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黑田精工电磁阀-CAMMOZI气缸-ROSS电磁-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济南冷库安装-山东冷库设计|建造|冷库维修-山东齐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PE拉伸缠绕膜,拉伸缠绕膜厂家,纳米缠绕膜-山东凯祥包装 | 加中寰球移民官网-美国移民公司,移民机构,移民中介,移民咨询,投资移民 | 板式换热器_板式换热器价格_管式换热器厂家-青岛康景辉 | 祝融环境-地源热泵多恒系统高新技术企业,舒适生活环境缔造者! | 骨龄仪_骨龄检测仪_儿童骨龄测试仪_品牌生产厂家【品源医疗】 | 喷漆房_废气处理设备-湖北天地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对辊式破碎机-对辊制砂机-双辊-双齿辊破碎机-巩义市裕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体检车_移动CT车_CT检查车_CT车_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移动CT体检车厂家-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 | 智能风向风速仪,风速告警仪,数字温湿仪,综合气象仪(气象五要素)-上海风云气象仪器有限公司 | 气动隔膜泵-电动隔膜泵-循环热水泵-液下排污/螺杆/管道/化工泵「厂家」浙江绿邦 | 硅胶管挤出机厂家_硅胶挤出机生产线_硅胶条挤出机_臣泽智能装备 贵州科比特-防雷公司厂家提供贵州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防雷接地,防雷设备价格,防雷产品报价服务-贵州防雷检测公司 | PC阳光板-PC耐力板-阳光板雨棚-耐力板雨棚,厂家定制[优尼科板材] | 哈尔滨京科脑康神经内科医院-哈尔滨治疗头痛医院-哈尔滨治疗癫痫康复医院 | 空冷器|空气冷却器|空水冷却器-无锡赛迪森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 重庆小面培训_重庆小面技术培训学习班哪家好【终身免费复学】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成都中天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四川职高信息网-初高中、大专、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信息网 | 暖气片十大品牌厂家_铜铝复合暖气片厂家_暖气片什么牌子好_欣鑫达散热器 | 北京易通慧公司从事北京网站优化,北京网络推广、网站建设一站式服务商-北京网站优化公司 | 上海电子秤厂家,电子秤厂家价格,上海吊秤厂家,吊秤供应价格-上海佳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气体过滤器_苏州华凯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地磅-地秤-江阴/无锡地磅-江阴天亿计量设备有限公司_ | pbt头梳丝_牙刷丝_尼龙毛刷丝_PP塑料纤维合成毛丝定制厂_广州明旺 | 硫酸钡厂家_高光沉淀硫酸钡价格-河南钡丰化工有限公司 | 电梯装饰-北京万达中意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 世界箱包品牌十大排名,女包小众轻奢品牌推荐200元左右,男包十大奢侈品牌排行榜双肩,学生拉杆箱什么品牌好质量好 - Gouwu3.com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钢托盘,铁托盘,钢制托盘,镀锌托盘,饲料托盘,钢托盘制造商-南京飞天金属13260753852 |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_金属转子流量计厂家-淮安润中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