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必背政治常識考點
公共基礎知識必背政治常識考點:社會管理
2、社會管理:是政府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政府職能之一的社會管理,是指國家通過制定一系列社會政策和法律規范,對社會組織和社會事務進行規范和引導,促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自然協調發展的一系列活動以及這些活動的過程。
內容包括:
培育和健全社會結構調整各類社會利益關系回應社會訴求
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正、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維護和健全社會內外部環境
3、創新社會管理需要在以下方面切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A、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建設服務型社會
B、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簡行政審批事項
C、進一步提高公務員素質,推進政府績效管理
D、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提倡講短話、開短會、行短文,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社會管理練習題:
1、為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全國各地積極出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屬于創新社會管理的是(B)
A、組織社會志愿者開展鄰里互動活動
B、提高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的待遇水平
C、通過微博向群眾提供政務服務資訊
D、設獎鼓勵市民投訴舉報食品安全問題
解析:本題考查政治常識,社會管理創新是指在現有社會管理條件下,用現有的資源和經驗,據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態勢,尤其是依據社會自身運行規律乃至社會管理的相關理念和規范,研究并運用新的社會管理理念,知識,技術,方法,和機制的,對傳統管理模式及相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造改建不改革,建構新的社會管理機制和制度,以實現社會管理新目標,或者這些活動的過程.社會管理創新既是活動,也是活動的過程,是以社會管理存在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會能夠形成更為良好的秩序,產生更為理想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2004年6月我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ACD,都有公眾參與,B選項只涉及特定群體,不屬于社會管理創新,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選項。
2、某市120余政府機構集體入駐微博,打造政務微博群其中7個官方微博粉絲已超過十萬。該市的做法(A)
A.創新了政府的社會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權
B.轉變了政府的基本職能,擴大了公民的自由權
C.有利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擴大政府的職能范圍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服務,發揮權力機關的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政治常識。BC選項政府的基本職能和職能范圍沒有改變,微博問政實際上擴展了政府行政的方式和媒介,選項與題干不符。D選項本身表述有錯誤,政府非權力機關。A創新了政府的社會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權符合作答。故選A。
公共基礎知識必背政治常識考點:民族關系問題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市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重點】2、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2)民族團結,是中國處理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核心內容。
(3)民族平等,是中國民族政策的基石。實行民族平等是中國的憲法原則。
(4)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中國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場。
3、中國各民族的人口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西南和西北是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兩個區域。
4、中國的民族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和抵制一切外部勢力打著“民族”“宗教”“人權”的旗號插手、敢于中國的民族問題
民族關系問題練習題:
1、我國民族關系中的“三個離不開”是(B)
A.少數民族的發展離不開自身的努力,離不開發達地區的幫助,離不開國家民族政策的支持
B.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C.民族關系的和諧離不開經濟發展,離不開民族政策教育,離不開法制建設
D.各民族的團結離不開共同繁榮,離不開共同發展,離不開共同進步
正確答案:B
【解析】B。本題考查政治常識。1990年8月,江澤民同志視察新疆時強調“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這個觀點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團結發展進步的歷史。同時,他又進一步指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構成的,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是社會主義的新型關系,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從而不僅充分肯定了“兩個離不開”思想,而且將其進一步發展完善為“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所以B項正確。
公共基礎知識必背政治常識考點: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年事業編考試政治常識的重要考點,其主要考查范圍基本為以下幾點,考生可查看以下文章內容進行學習:
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派別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二)哲學的基本派別:哲學可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這就是哲學的黨性。
物質觀
物質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運動作為物質的存在形式、固有屬性或根本屬性,是指宇宙間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簡要地說運動就是變化。物質和運動密不可分,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基本規律:(一)質量互變規律: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二)對立統一規律: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三)否定之否定規律:事物運動的總體過程,是一個從肯定到否定,從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