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文言文強化練習題及答案
山西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原文
時王欽若為相,知白論議多相失,因稱疾辭位,罷為刑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知大名府。及欽若分司南京,宰相丁謂索惡欽若,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報怨。既至,待欽若加厚。謂怒.復徙知白亳州,遷兵部。仁宗即位,進尚書右丞,為樞密副使,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會靈觀使、集賢殿大學士。時進士唱第,賜《中庸篇》,中書上其本,乃命知白進讀,至修身治家之道,必反復陳之。
知白在相位,慎名器,無毫發私。常以盛滿為戒,雖顯貴,其清約如寒士。然體素贏,憂畏日侵,在中書忽感風眩,輿歸第。帝親問疾,不能語,薨。為罷上巳宴,贈太傅、中書令。禮官謝絳議謚文節,御史王嘉言言:“知白守道徇公,當官不撓,可謂正矣,謚文正。”王曾日:“文節,美謚矣。”遂不改。
(節選自《宋史》)
山西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目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及還,權管京東轉運使事。 權:權力
B.因陳治遭之要 要:關鍵
C.及欽若分司南京 司:主管
D.在中書忽感風眩,輿歸第 第:府第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又募民出粟以濟
斧斤以時入山林
B.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報怨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C.知白豈倦于處劇邪?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D.中書上其本,乃命知白進讀..
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張知白“可謂正矣”的一組是( )
①言當今要務,真宗異之 ②知白以為人君當修德應天,而星之見伏無所系 ③知白更踐中外,未嘗為身謀 ④既至,待欽若加厚 ⑤知白在相位,慎名器,無毫發私 ⑥雖顯貴,其清約如寒士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12.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天上周伯星出現,司天把它作為祥瑞之事向皇上上奏,大臣們也都相互慶賀,只有張知白認為國君應當實行德政才能符合上天的旨意,跟星象的出現沒有任何關系。
B.張知白認為朝廷的官制,重視京官而輕視外官,并引用唐朝李嶠的議論建議朝廷的臺閣重臣都要兼管地方,得罪了很多人,最終被外放為青州知州。
C.張知白與王欽若的意見經常不一致,并因此被免官,宰相丁謂討厭王欽若,就把張知白調任南京留守,讓他報復王欽若,但他卻對王欽若很優厚,讓丁謂很生氣。
D.張知白任宰相時,非常注意等級儀制,清廉簡約如同貧寒之士,但他的身體一向虛弱,在中書任上生病后,皇上也親自探問。去世時,皇上把上巳宴都停止了。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3分)
(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3分)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知白既發倉廩,又募民出粟以濟。(3分)
(2)遂命糾察在京刑獄,固請,知青州。(3分)
山西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答案
9.A(權,暫時主管)
10.D(A項前一個“以”,連詞,表目的;后一個“以”,介詞,按照。B項前一個“其”,代詞,他;后一個“其”,副詞,表祈使語氣。C項前一個“于”,介詞,對于;后一個“于”,介詞,表比較。)
11.D(①句是說其才匏;⑥句是說其清廉)
12,B(無中生有)
三、(12分)
13.(1)認真從事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3分。“謹”1分,“申”1分,大意1分)
(2)我確實擔心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我派人帶著和氏璧回去,從小路回到趙國了。(3分。“見”1分,“間”1分,大意1分)
14.(1)張知白已經打開了糧倉,又招募百姓拿出糧食加以救濟。(“既”“募”各1分,大意1分)
(2)就任命他糾察在京的刑事案件,他堅決請求,任青州知州。(3分。“獄”“固”各1分,大意1分)
山西高考文言文強化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