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例題帶答案
云南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例題(一)
人不見,思何窮,斷腸古今夕陽中。碧云猶作山頭恨,一片西飛一片東。
(1)請簡要分析“樓宇沉沉翠幾重”一句在全詞中的作用。(3分)
答:
(2)請簡要賞析詞作最后兩句的妙處。 (3 分)
答:
(3)有人說這首雖是寫愁,但無一“愁”字,請結合詞的上片簡要分析。(4分)
答:
云南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例題答案
(1)【試題答案】通過描寫樓宇層疊深邃,樹木重重圍繞的空寂幽深的景象(1)為女主人公的活動提供背景,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1)為下文女主人公凝愁聚恨的情感作鋪墊。(1)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評價古代詩詞的結構作用,能力層級為D。
【試題解析】首句在全詞中的作用一般有:①開篇點題,交代寫作的某種信息②為下文對什么的描寫作鋪墊 。渲染某種氣氛,烘托某種心情,為詩歌奠定某種基調。聯系本詞首句寫景句“樓宇沉沉翠幾重”一一作答即可。
(2)【試題答案】運用擬人手法(1分)寫出了云被山頭分隔,剎那間正是一東一西,他只是把這恨,藉碧云在山頭的位置,化靜態為動態(1分),讓斷腸之人更加斷腸,(1分),含蓄雋永。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煉句,能力層級為D。
【試題解析】賞析句子題是一種綜合性強、自由度大的題型。它幾乎涵蓋了詩歌鑒賞的內容、形象、情感、語言、技巧、結構等所有的知識點;我們可以從手法、煉字、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著手,本句從修辭角度來說是擬人,襯托主人公的心情,余韻悠長。
(3)【試題答案】①開篇“沉樓重翠”明寫女主人公居住環境的幽深空寂,實際上是突出主人公孤獨寂寞之愁。(1分)②“梧桐”句,主人公倚樓凝望所見之景,落葉梧桐不僅沒有排解他的寂寞之愁,更把她的愁加深一層,傷秋之愁。(1分)③“川光帶晚”句,主人公把目光投向遠方,看到傍晚時分虹垂雨的美麗景象,樂景襯哀情,引發對遠方人的思念之愁。(2分)④“樹影”句主人公目光落在近處看到巢中鳥兒呼喚未歸的同伴,更襯托她形單只影的孤獨,層層遞進。(1分)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評價古詩詞的思想情感,能力層級為D。
【試題解析】解答這道題的關鍵在于審題,而且題目也已說得明明白白:雖是寫愁,但無一“愁”字,就是“一詞領全篇”,結合上片的每一句具體分析其背后隱藏的愁苦之情。
【詩歌賞析】:《鷓鴣天·樓宇沉沉翠幾重》是金朝劉仲尹的作品。碧云如恨,也就是恨如碧云,這云「一片西飛一片東」才惹人恨。至於云有沒有可能朝兩個不同方向飛,是有趣的話題,在詞人眼中,碧云被山頭分隔,剎那間正是一東一西,他只是把這恨,藉碧云在山頭的位置,化靜態為動態。
云南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例題(二)
塞上聽吹笛 高 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注】梅花落:樂曲名。
8、這兩首詩都是邊塞詩,都寫月夜聞笛,感情基調有何異同?(5分)
答:
9、兩首詩的結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答:
云南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例題答案
8、 ① 兩首詩都表達了征人思鄉的感情。(1分) ② 高詩寫冰雪消融,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風
傳笛曲,一夜之間聲滿關山,意境澄澈壯闊,感情哀而不傷(樂觀開朗)(2分)。 ③ 李詩寫月
如秋霜,充滿寒意,夜風送來嗚咽的蘆笛聲,意境寒冷凄清(愁慘),感情悲涼哀怨。(2分)
9、 ① 高詩寓情于景(1分),由聽到的《梅花落》的樂曲想象故鄉的梅花四處飄散,一夜之中灑滿關
山的情景,從而讓讀者感受到詩中寄寓的思鄉的感情;(2分)
② 李詩直接抒情(1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征人望鄉之情,“望鄉”直接點明思鄉之情。
(2分) 或:李詩敘事抒情,通過敘寫征人望鄉,表現思鄉之情。(2分)
云南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例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