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
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一)
【南朝】范云
秋蓬飄秋甸,寒藻泛寒池。
風條振風響,霜葉斷霜枝。
幸及清江滿,無使明月虧。
月虧君不來,相期竟悠哉!
8.詩歌前四句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選取其中一種賞析。(5分)
9.請簡要分析詩歌的后四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6分)
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8. (5分)示例1.視覺和聽覺的結(jié)合(2分)。第一二兩句寫清寂的秋野上飄飛起數(shù)不完的枯蓬,寒冽的水池邊漂浮著靜靜的萍藻,是視覺描寫;第三四兩句寫時時振響樹條的蕭蕭風聲和紛紛飄墜的瑟瑟霜葉,是聽覺描寫。兩者相結(jié)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3分)
示例2.寓景于情,借景抒情。(2分)枯蓬和萍藻在天地間,在水池中是飄浮不定的,詩人借這兩種意象表達了對遠方友人在人世間流徙不定的關切和牽掛。借風聲和落葉聲,營造出凄冷悲涼的氛圍,表現(xiàn)出詩人輾轉(zhuǎn)不眠的孤寂以及對友人到來的一種期盼。(3分)
示例3.詞語上的回環(huán)反復(2分)。這兩聯(lián)都運用了句中復字回環(huán)的方式:首句以“秋蓬”引出“秋甸”,二句以“寒池”回應“寒藻”,三句“風條”、“風響”,四句“霜葉”、“霜枝”,各在句中回環(huán)相復。在回環(huán)往復之間,頓使秋氣更濃、寒意更深、風聲更凄、霜色更重。以此襯托詩人秋寒風霜中的情思,愈加有一種凄清深沉之感。(3分)
9. (6分)(1)期待。作者看到清江漸及滿潮,想到月明相會之時即將到來,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2)擔心。勸友人千萬不要耽誤了行程,要趕上這潮滿月圓的時候,不要辜負了這明月,對友人能否如期而至有些擔心。(3)失望。眼看明月漸漸虧缺了,而友人依然不見,詩人感到一些惆悵和些許的失望。
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二)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問題。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學醉妝。
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餉斂斜陽。
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錦畫船涼。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蘇州人,晚年退居家鄉(xiāng)石湖。此詩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時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10.本詩頷聯(lián)描寫精妙,試作具體分析。
11.同是寫荷花,本詩與周敦頤的《愛蓮說》相比,抒發(fā)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詩歌后兩聯(lián)作簡要分析。
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答案
10.頷聯(lián)運用擬人、對比的手法,寫出了荷花晨昏各異的神態(tài)與風韻。“有意十分開曉露”準確寫出清晨荷花帶著晶瑩的露珠盡情綻放的風姿,“無情一餉斂斜陽”生動再現(xiàn)荷花在落日的余暉中斂起花瓣冷艷莊重的情態(tài)。
11.相同點:兩首詩都抒發(fā)了對荷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達出堅守理想和情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向。
不同點:本詩尾聯(lián),詩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鄉(xiāng)石湖的荷花以及往來穿梭的游船畫舫,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和歸隱之心。
10.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從:①描寫手法(虛實相生、動靜結(jié)合、白描、工筆、點面結(jié)合、襯托、渲染、觸覺和視覺等)②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③結(jié)構(gòu)方式(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jié)情、伏筆照應、鋪墊)④修辭手法(夸張、比喻、比擬、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對比、反復、雙關、用典、互文)等角度考慮,詩人說荷花“有意”、“無情”,這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一寫早晨的荷花,一寫傍晚的荷花,也兼用了對比,這些手法的運用,使得詩人筆下的荷花生動形象,韻味無窮。
11.本題考查古代詩歌對比鑒賞的能力以及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該題,要聯(lián)系周敦頤的《愛蓮說》的相關內(nèi)容,相同點都是表達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本詩中“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展現(xiàn)了荷花的高尚品格,與《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一致。不同點,還應該看到本詩的尾聯(lián)“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錦畫船涼”是表現(xiàn)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而《愛蓮說》則沒有這方面的情感的體現(xiàn)。
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鑒賞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