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文言文強化閱讀題及答案
四川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書數上,皆不報。已而景隆兵敗,巍自拔南歸。至臨邑,遇參政鐵鉉,相持痛哭。奔濟南,誓死拒守,屢敗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經死驛舍。
四川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旌孝行 旌:表彰 B.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 辟:征召
C.亦易罷矣 罷:停止 D.必蒙寬宥 宥:寬恕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巍悉心照料身患痼疾的母親,母親去世后,他在墓旁筑室居住,粗茶淡飯,守孝三年。
B.高巍上疏建議抑制工商業,慎重選拔舉用賢能,重視名號封賜和車服儀制,得到太祖的贊許和采納。
C.在削藩一事上,高巍主張仿效主父偃的策略,反對采用賈誼和晁錯的辦法,這一建議得到惠帝的首肯。
D.李景隆兵敗,高巍脫身南歸,拒守濟南,等到京城失守,他就在驛站中自縊殉國。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3分)
(2)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3分)
(3)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3分)
9.第四段中高巍是從哪些方面為燕王分析勝敗之機的?(4分)
四川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6.C(罷:通“疲”,疲憊)
7.C(應是“應為“仿效賈誼和主父偃的策略,而反對用晁錯的辦法”)
8.⑴不久因為處理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被判死罪。(3分 得分點:尋;稱旨;被動句。)
⑵想要天下安定,不如多分封諸侯削弱他們的力量。(3分,得分點:治安;建;少,形容詞作動詞)
⑶用是禍是福的道理來說服他,拿愛親人的情誼來感動他。(3分,得分點:曉;親親;狀語后置)
9.君臣之義,骨肉之情,力量對比,人心向背。(4分,每點1分)
四川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高巍,是遼州人,崇尚氣節,擅長文章。母親蕭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邊侍奉,一直到母親年老也沒有一點懈怠。母親去世,高巍吃粗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間,表彰他的孝行,以太學生的身份任用他擔任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的職務。開墾河南、山東、北平的荒地。又分條陳奏抑制工商業、謹慎選拔舉用賢能、重視名號封賜和車服儀制等事情。明太祖稱贊并采納他的建議。不久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受到懲處。減免死罪,被發配戍守貴州關索嶺。皇上特別恩準允許由弟侄代替服役,說:“這是表彰孝子啊。”
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請求辭官還鄉。不久,遼州知州王欽奉詔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書議論政事。當權者正議論削奪藩王,唯獨高巍和御史韓郁先后請求對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說:“賈誼說過:‘想要天下安定,不如廣泛建立諸侯而削弱他們的力量。’現在為何不效法他的用意?不要實行晁錯削地奪權的謀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計策。在北方的藩王,把他們的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方的藩王,把他們的子弟分封到北方。像這樣,那么藩王的權勢,不去削奪卻自然削弱了。”奏本呈上,明惠帝點頭稱許。
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從李景隆出師,參謀協助軍中事務。高巍又上書,說:“我愿意出使燕國。披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用是禍是福的道理讓他明白,拿親愛親人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事,回到藩國。”明惠帝認為他的話英勇豪邁,答應了他。
高巍到燕國,稱說:太祖歸天,天子繼位,施行革新的政策,天下人敬愛擁戴。想不到大王你公然和朝廷決裂,帶領自己的軍隊,對抗天子之師,我不知道大王你是何用意。現在朝廷的各位大臣,文臣智慧聚集,武將勇氣奮發,堅持公道,仰仗道義,以順乎天意人心的力量討伐逆時而動的貳臣。勝敗的機會顯明了然如指掌。況且大王你統率的將士,算來不超過三十萬。憑一個諸侯國有限的軍隊來對抗天子的軍隊,也容易精疲力竭。大王你和天子,在道義上是君臣,在血緣上是親人,尚且生出隔閡嫌隙。何況三十萬異姓的軍士能確保他們和你同心協力,為殿下你拼死效力嗎?我每每想到這些,都要為大王你灑下眼淚。希望大王你相信我的建議,上表謝罪,重新修復親近友好的關系。朝廷明察大王你沒有別的意圖,大王你一定能受到寬恕。太祖在天之靈也可以安心了。
文書屢次呈上,都沒有答復。不久李景隆兵敗,高巍脫身回到南方。到臨邑,遇到參政鐵鉉,相擁痛哭。趕赴濟南,誓死據城堅守,多次打敗燕王的軍隊。等到京城被攻破,高巍在驛舍中自縊而死。
四川高考文言文練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