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四川高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正因為有了整體觀,“天人合一”,人生觀與自然觀交融,就由感悟自然進而感悟人類、人生。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中關于社會的論述,不正是“天人合一”的一個生動體現嗎?宋代程頤講得很深刻:“道,一也。豈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中國哲學的源頭是《易》,荊門出土的竹簡就明確講:“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正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哲理凝集在整體觀上,所以貫串于中華民族歷史的民族精神首先的、主要的就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一直就是中華文化的主旋律。很多著名海外華人從對中外文化的切身體驗中,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價值觀的取向就是國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個人。這一價值觀浸透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中華民族的歷史偉人理解得更深刻:愛國,首先要愛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鄧小平同志講得多么好:“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毛澤東同志所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
黨的報告重申:“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十七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強調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是要繼承與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為民的人生價值取向這一優秀傳統。同志深刻提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 ,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四川高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文化就是以人化物,人化;文化也是以文化人,化人。
B.民族文化就是民族基因,民族基因包括社會基因和自然基因。
C.中華民族的文化哲理集中體現為整體觀、變化觀和和本質觀。
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養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本主義”,馬克思的論述生動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的告誡深刻強調中華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順乎大勢,《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制定頒布。
C.“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漢內斯﹒阿爾文的呼吁充分肯定了中華歷史的文化圣人孔子的智慧古老悠久。
D.“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的表白深情地道出了中華民族價值觀的取向的國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個人的愛國為民宗旨。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胡錦濤講:“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意謂人類社會的躍進創造了人類文明文化,人類文明的升華又促進了人類社會進步。
B.普里高津講:“中國傳統學術思想著重研究整體性和自然性,研究協調和協同,現代科學發展更符合中國哲學思想。”意謂中國哲學思想富于特色,其與現代科學發展相符合。
C.程頤講:“道,一也。豈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意謂中華民族的文化哲理在世界觀上集中體現為整體觀,亦即在空間上能全局地有聯系地觀察、思考與處理問題。
D.荊門出土的竹簡講:“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意謂中華民族的文化哲理凝集在整體觀上,即“天人合一”,人生觀與自然觀相交融,就由感悟自然進而感悟人類、人生。
四川高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 B(“民族基因”不包括“自然基因”。)
2. C(阿爾文的呼吁強調了中華文化在當今世界上應該有著應有的主動權、導引權與話語權。)
3. B(是“現代科學發展符合中國哲學思想”,而且是“更”。)
四川高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