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文言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廣東高考文言文閱讀原文
廣東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目
A. 每至歲時伏臘/輒休遣徒系/各使歸家/并感其恩德/應(yīng)期而還/有囚于家被病/自載詣獄/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殯于門外/百姓感悅之
B. 每至歲時伏臘/輒休遣徒系/各使歸家/并感其恩德/應(yīng)期而還/有囚于家/被病自載/詣獄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殯于門外/百姓感悅之
C. 每至歲時/伏臘輒休/遣徒系各使歸家/并感其恩德/應(yīng)期而還/有囚于家/被病自載/詣獄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殯于門外/百姓感悅之
D. 每至歲時/伏臘輒休/遣徒系各使歸家/并感其恩德/應(yīng)期而還/有囚于家被病/自載詣獄/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殯于門外/百姓感悅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亭長,屬于低于縣一級的行政建制長官。秦、漢時在鄉(xiāng)村每十里設(shè)一亭,亭有亭長,掌治安警衛(wèi),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滿期之人充任。
B. 除、召、拜、遷,是古代官員官職升降任免的稱謂。除、拜屬于授職薦舉。除、拜,任命,授職。召,征召,特指君召臣。遷,屬于調(diào)動職務(wù),一般指降職。
C.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小侯,舊時稱功臣子孫或外戚子孫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稱。外戚小侯,指承繼侯爵的外戚子弟。
D. 服喪,指喪事辦完后,死者親屬還要在一定時間內(nèi)在衣著、飲食、起居以及日常生活某些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儀節(jié),以示哀悼,叫做“服喪”。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虞延身處亂世, 勇敢有為。他年少時逢王莽末年大亂,他身披甲胄,護衛(wèi)親族,防御劫掠抄盜,依靠他而得以保全的鄉(xiāng)民很多。
B. 虞延為官盡心。他回鄉(xiāng)后到太守富宗手下為官,見到富宗的車服器物有很多不符合禮義法度的,便以歷史人物為例勸說他。
C. 虞延不畏權(quán)貴,執(zhí)法嚴正。他懲處陰氏作惡的門客時,在皇帝面前不懼威脅,堅持嚴正執(zhí)法,最終讓陰氏門客得到懲罰。
D. 虞延能明辨忠邪。鄧衍因儀表出眾受到皇帝賞識,虞延認為他只有外貌沒有德行,向皇帝報告鄧衍的不當行為,皇帝最初不聽,后來知道虞延是對的。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陰氏屢請,獲一書輒加篣二百,信陽侯乃訴帝,譖延多所冤枉。(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帝聞之,乃嘆曰:“‘知人則哲,惟帝難之’。信哉斯言!”(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廣東高考文言文閱讀答案
4.A
5.B(召,召請,召見,不是特指君召臣。遷,古代稱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左遷”則是降職貶謫。 )
6.D 不是虞延報告鄧衍的不當行為,文章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
7(1)陰氏多次請托人情,(虞延)每接一封求情信就加打二百板,信陽侯便投訴到皇帝那兒,誣告虞延說有很多事是冤枉的。(大意2分,“屢請”“書”“譖”各1分)
(2)明帝聽說這件事后,于是嘆息道:“‘能了解人是智慧,只是連皇帝都覺得很難做到’。這話說得對呀!”(大意2分,“哲”“難”“信”各1分)
廣東高考文言文閱讀譯文
虞延青年時就當了戶牖亭長。這時王莽的貴人魏氏家的賓客放縱不法,虞延帶領(lǐng)吏卒突入其家逮捕了有關(guān)的人,因此招怨,所以升任不了。虞延個性敦厚淳樸,不拘小節(jié),也就得不到鄉(xiāng)里的稱揚。王莽末年,天下大亂,虞延常身披甲胄,護衛(wèi)親族,防御劫掠抄盜,依靠他而得以保全的鄉(xiāng)民很多。建武初年,被任命為細陽縣令。在任上,每到歲時節(jié)令,他便讓刑徒囚犯休假回家,這些人感其恩德,到期即回。有個囚犯在家得了病,自家裝了車子送到縣府,一到就死了,虞延領(lǐng)著府吏把他安葬在城門外,百姓深受感動。
后來虞延自己辭官回到家鄉(xiāng),太守富宗早知道他,召他為郡功曹。富宗這人生活奢靡,車子衣服及日用器物多不合國家禮法規(guī)定。虞延規(guī)諫說:“當年晏子輔助齊王,穿的鹿裘都是破損的,季文子做相于魯國,妻妾都不穿絲織品,以儉約行事的人失敗的很少很少。”富宗不高興,虞延便辭退了。過了一段時間,富宗果然因為奢縱被殺頭,臨刑之時,他抹著眼淚說:“悔不聽虞功曹的批評!”光武帝知道后很賞識虞延。這時陰氏家中有個門客叫馬成,常為奸盜,虞延將其搜捕拷問。陰氏多次請托人情,虞延則每接一封求情信就加打二百板。信陽侯陰就便投訴到皇帝那兒,誣告虞延說有很多事是冤枉的。光武帝便到御道館錄囚親自查問囚徒情狀。虞延便報告讓獄狀可討論的到東邊站隊,無理可訴的到西邊站隊。馬成便回身想站到東邊,虞延跨步上前抓著他說:“你是人中的大蠹蟲,長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權(quán)勢),不怕熏燒。現(xiàn)在審查核實沒完,應(yīng)當完全依法制裁!”馬成大呼冤枉,御階上光武帝貼身的陛戟郎用戟抵著虞延,叱喝他要他放了馬成。光武帝知道虞延不是為私,就對馬成說:“你觸犯王法,是咎由自取啊!”喝退他讓他快走開。過了幾天便伏了法。于是皇家貴戚們一個個收了手,不敢再無法無天了。升為南陽太守。明帝永平初年,有位新野縣的功曹叫鄧衍,因為有外戚小侯的身份常能參與朝會,此人姿容態(tài)度行步投足跟眾人不一般,明帝注視著他回頭對左右侍從說:“朕的儀態(tài)容貌難道就像此人嗎!”特賜給他車馬衣服。虞延認為此人雖有姿容但無德行,沒有對他表示尊重。明帝既看重了鄧衍,便下詔讓他自稱南陽郡功曹到朝門。既到,任為郎中,遷升為玄武司馬。鄧衍在職,父親死了,他都不回鄉(xiāng)守孝,明帝聽說這件事后,就感嘆地說:“‘能了解人是智慧,只是連皇帝都覺得很難做到’。這話說得對呀!” 鄧衍很慚愧,辭去了官職,從此明帝更認為虞延有知人之明。
廣東高考文言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相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