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習技巧
高中物理學習技巧
一、初高中產生臺階的原因
1、初高中物理知識本身的差異。
(1)初中物理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經驗性的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主要通過對現(xiàn)象的觀察和演示實驗使學生建立物理概念認識其規(guī)律,獲得定性知識。高中物理具有概括性、間接性、邏輯性的特點,抽象思維為主,如高一物理所講的摩擦力產生條件、靜摩擦力方向、物體受力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瞬時速度、加速度等,都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對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跨越難以適應。
(2)初中物理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計算非常簡單,而高中物理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還要進行大量、復雜的定量計算,剛進入高一的學生對這種從定性到定量的突變不適應。
(3)初中物理習題以簡單理論和算術計算為主,而高中以邏輯推理代數(shù)計算為主,大量運用三角函數(shù)、直角坐標系、相似三角形、方程等解決物理問題。高中力學中矢量較多,如:力、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等,學生必須先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確定矢量方向,然后選取正方向,簡化為代數(shù)運算,這一步驟本身就要求學生對矢量有正確理解。其次,正負號使用多樣化,在高中物理的分析和運算中"+、-號"用途較廣,意義各不相同,不能混淆。例如:"+、-"號可以表示矢量的相反方向、過程的方向、表示勢能的大小及變化的情況等,這使得不少學生產生了混亂,把物理運算當成了純數(shù)學運算,分不清"+、-"號的物理意義,當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學習心理的主觀臺階。
(1)思維過渡困難。根據(jù)皮亞杰的兒童思維發(fā)展理論,中學生思維處于從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即從初步邏輯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初中生的思維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此時他們能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但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初中物理研究的是實實在在的物體,物理知識也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初中物理學習內容基本適應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但高中物理研究對象大多是理想模型,要求學生更多地運用抽象思維來獲得物理知識,要求學生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離開具體事物,根據(jù)假設來進行邏輯推演。多數(shù)高一學生的抽象思維正從經驗性思維向理論性思維過渡,其中經驗思維仍占優(yōu)勢,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具體經驗材料,不善于從理論上進行演繹推導。而高中物理有相當嚴密的推理系統(tǒng),始終強調抽象思維,學生的思維水平很難馬上適應高中物理思維抽象程度的要求,故造成了進一步學習物理的困難。
(2)先入為主障礙。調查發(fā)現(xiàn),未進入高中前,被他人告知"高中物理難學"的學生占50%以上,這在"中"等生中尤為明顯(比例達70%),而"好"、" 差"生中較少(比例分別為15%,22%)。可見在對高中物理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對物理學科存在著畏懼感。這種先入為主的人為因素,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對能否學好物理產生動搖,失去了信心,給高中物理教學造成了無形的障礙。
(3)認知結構重建。高中物理相對于初中物理而言,是具有更強包括性的上位知識,對上位知識的學習應重新組織認知結構,把原來已有的相應的下位知識,作為理解和支持新的上位知識的生長點。掌握了上位知識,下位知識不難由此記憶或導出。但原有的知識結構往往對更新認知結構產生障礙作用。經驗性錯誤和原有知識的負反饋影響正確概念的形成。其一,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原有的一些認識,包括不少浮淺或錯誤的認識,影響學好新的物理知識。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許多學生由"物體不拉不推不動"的錯誤認識,得出物體滑上斜坡的過程中一定有拉力或推力作用;飛行中的子彈必然還有一個向前沖力的作用等錯誤結論。其二,"相關知識"的影響。學生在初中學過的較簡單概念、定律,掌握不好或形成"思維定勢",影響其知識的擴展和延伸。例如:把作用力、反作用力與二力平衡相混淆;把放在斜面上的物體認為其重力的大小等于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其三,"相似經驗"的影響。熟悉的、簡單的物理知識同新的物理知識相混淆。如:把動量P=mv和動能Ek=1/2mv2相混淆等。
3、學生學習方法的臺階。
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識習慣于教師多講、細講,解決物理問題從頭到尾,步步不缺,教師也常為學生指出重點、難點,要學生背牢記熟,對于如何指導學生認真讀書、建立物理情景、分析物理過程,極少考慮。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呆板學習方法。高中物理學習要求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精講,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的物理情景,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和總結課堂學習的知識,獨立完成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學習的準備
1、端正心態(tài),正確的面對高中物理學習。
由于先入為主的障礙,許多學生還未入高中就對學習物理失去信心。學生應該明確,高中物理內容與初中大體一樣,還是力、熱、電、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點。至于原子物理,一方面內容淺,另一方面在課本中所占比例小,不必害怕和緊張。學生的心理不失去平衡,就會樹立能學好物理的信心。
2、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過渡。
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xiàn)象比較復雜。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fā),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fā),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于形象思維,動態(tài)思維多于靜態(tài)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象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矢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坐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后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3、做好學習方法的過渡。
(1)做好課前預習。高中物理的難度相對較大,提前預習可以對課堂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于心理穩(wěn)定。故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準備工作。
(2)課上要認真聽講,主動性思維。高中物理課由于內容較多,邏輯性較強,因此要求學生必須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做到主動思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學會知識的對比、歸納和梳理。如自由落體運動和拋體運動都可歸結為勻變速運動,服從同樣的基本規(guī)律;再如T=2πl/g(單擺),T=2πm /k(彈簧振子),T=2πR/g(地面附近的人造衛(wèi)星)也都具有共同的特點。歸納和小結,可以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可以找出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
(4)上課記好筆記,每章進行歸納小結。根據(jù)老師的要求,養(yǎng)成記錄及整理筆記的習慣,做好知識的落實工作。
怎樣才可以學好高中物理
關于物理,總的來說,首先要重視物理基礎知識,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及其存在的前提、條件等都必須透徹理解。其次,要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適當做一些物理習題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要注意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考試前不要忘記物理實驗的復習與準備。
在復習各部分內容時,要抓住主要知識點,搞清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并使之系統(tǒng)化。在復習每一個知識點時,要把重點放在概念的理解與規(guī)律的運用上。理解概念要在“準”字上下功夫,掌握規(guī)律要在“用”字上下功夫。物理基本概念理解不準的常見錯誤有:①只看概念間有聯(lián)系的一面,而沒有注意到它們有本質區(qū)別的一面;②把數(shù)值相等理解為概念相同;③以“觀念”代替“概念”;④只看到文字敘述中相似之處,忽略了原則上的重要區(qū)別;⑤“從屬關系”不明,“因果倒置”,將量變式誤為決定式;⑥“先入為主”,將認識絕對化。要在“用”字上下功夫,不但要掌握物理的基本內容,明確它成立的條件及其推論應用,還要多做習題。
物理實驗,首先要搞清楚實驗目的和原理,再思考實驗步驟和主要器材。考生要大膽動手操作,敢于提出質疑,這樣印象要深刻得多。
各科的學習,保持一定的題量是必要的,但不要搞“題海戰(zhàn)術”,而在于精。要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以上是我們學習的一些經驗,希望能給你一些提示,有助你的學習,學習方法有好多,但是你一定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那樣才能在學習上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希望你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學習物理要多做習題,但做習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對于每一道題,先要仔細審題,理解題目的真正意義,其實,題并不是很難,既然你能看答案把習題做完,一種可能說明你會做這道題,只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你要嘗試去做,樹立信心。另一種可能是你沒有掌握做題的方法,這要靠你做一些典型的例題,并且舉一反三。習題做完,并不是要對一下答案或交給老師去批改就了事。自己應該想一想,答案的數(shù)量級是否對頭?所反映的物理過程是否合理?能否從別的角度判斷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我們要力爭做作到,習題要么做不出來,做出來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是對的,即使它和書上給的答案不一樣。 老師說你錯了,你在未被說服之前敢于和老師爭辯。 好的老師最欣賞的是能指出自己錯誤的學生. 如果最后證明是你自己錯了,也錯個明白。
不管是力學題,還是電學題,遇到有一定難度的計算題后,不但要認真審題,還要進行畫圖,從而建立起直觀的物理情景。
找出解題方法物理計算題一般采用兩種解題方法,即解析法和綜合法。前者是利用物理公式,一步一步地從已知向未知求解,后者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列出物理方程式求解。還有一種比例法,采用比例法求解,其過程更為簡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運算失誤實際做題時,有的同學只會做簡單計算題,面對層次變化比較多的靈活題和綜合題,卻束手無策。因此,考生不但要認真學好物理知識,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推理運算能力。不要因為計算失誤,讓正確答案擦邊而過。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有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guī)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于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于基本規(guī)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于任何情況,后者是導出式,只適用于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采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談一個問題,屬于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shù)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shù)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guī)、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狀態(tài)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tài)分析是活的、連續(xù)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于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后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后閱讀,作記號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么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jié)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jié)一節(jié)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tǒng)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shù)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shù)學,對學物理來說數(shù)學太重要了。沒有數(shù)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shù)學課與物理課是并重的。要學好數(shù)學,利用好數(shù)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
(十一)體育活動。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好的保證,旺盛的精力是學習高效率的保證。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要會一種、二種鍛煉身體的方法,要終生參加體育活動,不能間斷,僅由興趣出發(f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地搞體育活動,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好處。要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煉身體。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能以減少睡覺的時間去增加學習的時間,這種辦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去換取一點好成績,不能動不動就講所謂“沖刺”、“拼搏”,學習也要講究規(guī)律性,也就是說總是努力,不搞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