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題技巧
高考物理答題技巧
第一步:看懂題。所謂看懂題是指該題中所敘述的現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處是哪?哪個關鍵之處不懂?這就要集中思考“難點”,注意挖掘“隱含條件。”要養成這樣一個習慣:不懂題,就不要動手解題。
若習題涉及的現象復雜,對象很多,須用的規律較多,關系復雜且隱蔽,這時就應當將習題“化整為零”,將習題化成幾個過程,就每一過程進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題的基礎上,就每一過程寫出該過程應遵循的規律,而后對各個過程組成的方程組求解。
第三步:對習題的答案進行討論。討論不僅可以檢驗答案是否合理,還能使讀者獲得進一步的認識,擴大知識面。
綜合法,就是“集零為整”的思維方法,它是將各個局部(簡單的部分)的關系明確以后,將各局部綜合在一起,以得整體的解決。綜合法的特點是從已知量入手,將各已知量聯系到的量(據題目所給條件尋找)綜合在一起。實際上“分析法”和“綜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綜合,綜合應以分析為基礎,二者相輔相成。
高考物理復習指導
物理學科方面,“相對論”的內容沒有出現在考試范圍內。德智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樸貞玉介紹,北京2013年高考物理在考查內容上作了調整,增加了熱學部分。考點由去年的112個變成了117個,增加的考點都在熱學部分。“熱學部分并不是很難的知識,我們只要把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實驗掌握,就足以應對高考;而每年都不變的知識模塊還是最重要的學習重點。”
歷史學科考試范圍去掉了指定的選修二,恢復了選修一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條目。精華學校的李懷德老師建議考生,要充分利用近三年北京課標高考題進行復習。
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數學教師孟祥飛分析,第一輪復習主要梳理知識,夯實基礎,建立以知識板塊為體系的知識和方法系統。第二輪復習則要找到各板塊間的聯系,在綜合分析時要求能產生聯想,提取知識和方法。因此,二輪復習以中檔題為主,注重概括,落實大腦中似是而非的知識網絡、方法體系和對癥下藥。不要盲目地練習外省市的壓軸題,要把知識的交匯點打通,建立一套基于問題的方法檢索系統,要能針對自己的問題迅速調整備考和學習方法。
也有不少家長急于借助課外輔導班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此,樸貞玉認為,通常學習成績中等或者偏弱的學生此時接受額外的輔導效果會更好,但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上輔導班。如果要上輔導班,要充分了解自身情況,與老師進行溝通,有的放矢。同時,還要安排好學校計劃、自身計劃的學習時間,以免讓過多的學習安排打亂了陣腳。
高考物理復習策略
一、第一輪復習時間安排
其中考試前結束必修二復習,期末考試前結束第一輪復習。具體安排如下:相互作用9課時;牛頓定律9課時;曲線運動、萬有引律11課時;機械能及守恒定律15課時;靜電場7課時;恒定電流8課時;磁場11課時;電磁感應8課時;交流電6課時;熱學6課時;共90課時。
二、教學定位
根據07年山東自主命題以來高考物理試題難度不大的特點,結合我校學生基礎差的狀況,確定我校物理一輪復習要放低起點,夯實基礎,抓好雙基,逐步提高。
三、高考研究
根據我校教務工作會議全員研究高考的要求,高三物理備課組全體成員更要認真研究高考。
1、研究高考說明:研究考試說明的能力要求和內容要求,對考試 說明中的能力要求的層次和知識內容要求層次要了如指掌。
2、研究高考試題,重點研究自07年山東自主命題6年來的高考 試題,反復做這些高考試題,體會命題人的命題意圖,總結山東高考物理題的命題的風格特點(各省都有自己的風格)通過研究尋找山東高考物理哪些考點是高頻考點,哪些是中頻考點,哪些是低頻考點,哪些是冷考點,以此來指導我們的物理復習,使我們的備課更加有的放矢。還要研究其他省份的高考試題,把適宜的題目或改造后的題目用到教學中。
四、學案編寫
今年我校實行分層次教學,整個高三物理備課組分兩個備課小組?! ∶總€小組都以學案為主,校本教材為輔,精講多練,講練結合,要揭示解題規律,總結解題方法,糾正易錯易誤點。
1、學案內容 以章、節為單元,先歸納整合基礎知識,總結規律方法。
然后精講訓練題目?;A知識和規律方法的總結,要精練、全面、到位,采用的形式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訓練題目要夯實基礎知識,落實規律方法,敲打易錯易誤點。訓練題目還要照顧到各類題目類型,絕對不選過難題目,即使高考試題,過難的綜合性強的題目在一輪復習時也不選,更不選偏題怪題。
2、學案編寫 學案編寫分三個步奏完成。
(1)對所編學案內容,先研究在高考中的地位,6年來山東高考在這部分內容中考了哪些題目,從哪些角度考的,題目的難度如何,題目的能力要求如何,還會怎么考。
(2)負責編寫學案的老師在集體備課時要把自己準備的材料拿出來,進行集體討論。確定要總結哪些基礎知識,總結到什么程度,前后知識有哪些聯系,如何讓學生準確識記,總結哪些規律方法,怎么總結,對相應的知識點和規律方法選哪些訓練題目進行強化等要確定下來。
(3)最后由兩位老師一組根據討論結果把學案編制出來。
五、研究不同課型的高效途徑,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公開課教學探究高三三種課型(知識復習課、習題課、講評課)的高效途徑和教學模式。在集體備課中,集體探討某一課型的教學模式,探討確定每一教學環節的教學方法,最后由一位老師執教,備課組全體成員參加聽課,聽課后評課。
六、課堂教學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抓基礎
一份高考試題中、低檔題(主要是考查基礎知識部分)占70%,中檔題只占20%,難題占10%,我們如果在高三復習階段花大量寶貴時間去解難題,這是舍本求末。通過目前的第一輪復習和訓練,教師指導學生去發現他們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認真查缺補漏。如對基本概念,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深刻。高考試題往往通過特定的物理情境,考查對概念的理解,對一些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往往有的同學只重視結論,而忽視該定律、公式的適用條件,這些都應在高三第一輪復習中逐一解決。
2、抓核心
學生在高考中暴露出來的弱點主要有:①對題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缺乏清晰的想象,而這種想象是進行抽象思維的基礎,也是解答絕大部分題目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②缺乏從總體上去把握、認識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能力,對一些相互聯系比較緊密的概念無法區分,劃不清物理概念與日常觀念間的界線;③不能掌握用圖象表示物理過程中各個物理量間的關系的方法;分別從力和能入手,對過程進行全面分析,久而久之,就可能化為“能力”。
3、抓薄弱環節
山東高考試題加強了對論述能力的考查。物理問題的表述能力尤其體現在論述題和計算題的求解時,對計算題有的學生只著眼于計算結果,不注意自己對物理過程的敘述和表達,造成的結果是在計算題中如果計算結果沒出來就幾乎不能得分。所以,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待計算題時不僅僅只關注計算出結果,還應能夠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和論述。即不僅會說出是這樣,還要會說明為什么會這樣。
看過“高考物理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