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的答題竅門
高考試題具有立意新穎、形式靈活、突出考查學生能力的特點,絕不會出現成題或套題,但試題所涉及的內容不會超出我們平時學習和復習的范圍。那么,高考物理的答題竅門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物理的答題竅門
1、根據題意作出描述物理情景或過程的示意圖、圖象。
物理中的圖形、圖象是我們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有力工具,它使抽象的物理過程、物理狀態形象化、具體化。示意圖(如受力圖、運動過程圖、狀態圖、電路圖、光路圖等)要能大致反映有關量的關系,并且要使圖文對應。與解題中所列方程有關的示意圖,要畫在卷面上,若只是分析題意的用圖,與所列方程無直接關系,就不要畫在卷面上。有時根據題意要畫函數圖象,必須建好坐標系包括畫上原點、箭頭,標好物理量的符號、單位及坐標軸上的數據。
2、字母、符號的規范化書寫。
解題中運用的物理量要設定字母來表示,并用文字交代或在圖中標明其意義,題中給定的字母意義不能自行改變。所用來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盡可能是常規通用的,通常是取自該物理量英語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一般要與課本中的形式一致。在同一題中一個字母只能表示一個物理量,如果在同一題中出現多個同類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角標來加以區別。解物理題時遇到的物理量,不能都象解數學題一樣,用x、y等字母來表示,一般也要用約定的符號來表示。
高考物理答題方法
(1)審題:對于高考物理解答題,首先要仔細讀題,弄清題意。對題目中的信息進行搜索、提取、加工,在物理審題中,要全面細致,重視題中的關鍵詞和數據,還常常要通過畫草圖展示物理情景來幫助理解題意,保證審題的準確性。否則,高考物理審題一旦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場。
(2)計算:高考物理解答題通常都立足于數學方法,解題就是方程,然后求解。方程蘊含在物理過程中以及整個過程的各個階段中,存在于狀態或狀態變化之中。要注意計算的結果的準確,否則及時過程再好也是徒勞。
高考物理答題時間如何分配
一、科學分配考試時間
理科綜合三科合一,按分值分配,生物需20-25分鐘完成,化學需50—55分鐘完成,物理需要1小時完成,剩下的10-15分鐘為機動時間,這是最合理的安排。
二、做題順序
自信,就從頭到尾做;不自信,就可以有選擇的先做。一般情況下,各科都不太難。只是因為有的學生在前面用的時間很多,后邊相對簡單一點的題沒有時間做。而后面多是大分值的題。這屬于時間安排上的失誤。而有的題時間再充裕,也不一定做出來,這就應該主動地放棄,給可做出的題騰出一點時間。做題順序有幾種,如,先做各科簡單題,再做難一點的,但是盡量不要分科做。因為讀完一個題后,才能知道是哪一科的題,如果不想做,放過去,做下面的題,但是回過頭來再看剛才這一題的時候,還得從新熟悉,那么讀題就浪費了時間。所以只要挨著做題就行。
三、選擇題怎么做
雖然是“選擇題”,但重要的不是在“選”,不是看著選項去挑。應該明白選項為什么對,為什么不對,改成什么樣子就對了。養成推導的習慣,掌握過程,要知道“因為是怎樣的,所以才怎樣的”。做選擇時,不要輕易地把生活經驗往物理題上套。應該用物理規律往物理題上做。選擇題是做出來的,不是選出來的。
高考物理答題注意事項
1、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2、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
3、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
4、說明規定的正方向、零勢點(面)。
5、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6、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名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
7、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
8、演算時一般先進行字母運算,再進行數字運算,最后代入數據并寫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