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備考方法
高考物理備考方法
夯實基礎知識注意主干知識
高考中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思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而主干知識又是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識,學好主干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礎在備考復習中,不僅要求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而且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學科知識,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么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問題就在于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為此,在物理復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善于觀察,保持好奇心
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應用比比皆是,如果你始終保持著觀察各種社會、生活現象的習慣,對物理學習就會有很多感性認識,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就輕松了。
深刻理解概念規律
雖然很多學生對于老師批評他:概念不清!不以為然。但是事實是大部分的錯誤都是由于學生概念不清造成的。比如加速度的概念,都知道a=ΔV/Δt。但是對于概念的深刻理解包括掌握它的內涵和外延。對于加速度,還要了解:物理意義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矢量,方向取決于速度的變化。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示波器的使用
1.原理:
(1)示波管是其核心部件,還有相應的電子線路。
(2)示波管的原理:用在__’方向所加的鋸齒波電壓來使打在熒光屏上的電子位置距中心之距與時間成正比(好象一光點在屏上在水平方向上做周期性的勻速運動---這稱為掃描,以使此距離來模擬時間軸(類似于砂擺的方法);在YY‘上加上所要研究的外加電壓(信號從Y輸入和地之間輸入),則就可在屏上顯示出外加電壓的波形了。
2. 使用的一般步驟:
(1)先預調:反時針旋轉輝度旋鈕到底,豎直和水平位移轉到中間,衰減置于最高檔,掃描置于“外X檔”
(2)再開電源,指示燈亮后等待一兩分鐘進行預熱后再進行相關的操作
(3)先調輝度,再調聚焦,進而調水平和豎直位移使亮點在中心合適區域
(4)調掃描、掃描微調和X增益,觀察掃描
(5)把外X檔拔開到掃描范圍檔合適處,觀察機內提供的豎直方向按正余弦規律變化的電壓波形
(6)把待研究的外加電壓由Y輸入和地間接入示波器,調節各檔到合適位置,可觀察到此電壓的波形(與時間變化的圖象)(調同步極性開關可使圖象的起點從正半周或負半周開始
(7)如欲觀察亮斑(如外加一直流電壓時)的豎直偏移,可把掃描調節到“外X”檔。
3. 注意事項:
(1)注意使用步驟,不要一開始就開電源,而應先預調,再預熱,而后才能進行正常的調節
(2)在正常觀察待測電壓時,應把掃描開關拔到掃描檔且外加電壓由Y輸入和地之間輸入,此時X X‘電壓為機內自帶的掃描電壓以模擬時間軸,只有需單獨在__‘上另加輸入電壓時,才將開關拔到外X檔。
(3)練習使用多用電表
①選擇合適的倍率檔后,先電阻調零,再紅、黑表筆并接在待測電阻兩端,進行測量每次換檔必須重新電阻調零。
②選擇合適的倍率檔,使指針在中值電阻附近時誤差較小。
③測電阻時要把選擇開關置于“W”檔。
④不能用兩手同時握住兩表筆金屬部分測電阻。
⑤測電阻前,必須把待測電阻同其它電路斷開。
⑥測完電阻,要拔出表筆,并把選擇開關置于“OFF”檔或交流電壓最高檔。
⑦測量電阻時,若指針偏角過小,應換倍率較大的檔進行測量;若指針偏角過大,應換倍率較小的檔進行測量。
⑧歐姆表內的電池用舊了,用此歐姆表測得的電阻值比真實值偏大。
學習物理考取高分的五大技巧
1.觀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很多最基本的認識可以通過自己平時對生活的細致觀察逐漸積累起來,而這些生活中的常識、現象會經常在題目中出現,豐富的生活經驗會在你不經意間發揮作用。比如,你仔細體會過坐電梯在加速減速時的壓力變化嗎?這對你理解視重、超重、失重這些概念很有幫助。你考慮過自行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區別嗎?你觀察過發廊門口的旋轉燈柱嗎?你嘗試過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觀察杯內外水面的變化嗎?我覺得物理學習也需要一種感覺,這就是憑經驗積累起的直覺。
2.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3.解題規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4.知識分層
通常進入高三后,老師一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物理的知識不單純是按板塊分的,更重要是按層次分的。比如,力學知識從基礎到最高級可以這樣分: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公式,牛頓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級的知識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關于力學、電學、能量轉化的綜合性問題,需要用到各個層次的知識。這也提醒我們,當遇到一道大題做不出或過程繁雜時,不妨換個層次考慮問題。
高考物理怎么學習
1.整體把握
預備鈴響,考生應在指定的座位上坐好,擺好文具和證件。試卷下發后,不要搶著答題,先在試卷的相應位置填寫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等。然后注意清點試卷張數和頁碼號,檢查自己的試卷有無漏頁、漏印、損破、字跡不清等。如果試卷有問題及時向監考老師反映。用三五分鐘把試卷從頭到尾瀏覽一遍,有多少個題,各題分數、分布如何,對試卷題目容量、難易程度有個全面、初步的了解,避免下筆時出現前松后緊,虎頭蛇尾的現象。
2.先易后難
剛進入考場,心情一般比較緊張,記憶、思維未達到最佳狀態。這時先做容易的題目,不僅有利于順利地拿到基本分,而且因為“順利”還會使自己增添信心,穩定情緒。即使看到暫時不會做的題目也不要慌,因為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試題肯定有一定的區分度。如果先從難題入手,往往會出現思維“卡殼”現象,使自己有“開局不利”之惑,從而加劇自己的情緒沖動,還會白白擠掉做容易題的時間。
3.冷靜穩健
保持平和、穩重、冷靜的考場心態至關重要。努力做到戰略上重視,行動上沉著冷靜。題目難時,不焦慮,要想到“我難人亦難,我做不出來時,別人也不見得就比我順利”。題目容易時不狂喜,要想到“我易人也易,我做得順手,別人肯定也做得順手。要想拉開距離,那就靠非智力因素起決定作用了”。保證會做的題不丟分是一種本事。題目實在太困難了,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也做不出來時,可暫時放一放。但在交卷前一定注意,試卷上的題目不要空著不做,實在不會做的,可大膽地蒙,沒準能蒙到一兩分。做了或許得不到分,但你空著,絕對一分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