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復習備考建議
對于好多知識點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點了解,因此此時課前復習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找出自己薄弱點以及模糊點,以便在老師后續的講解中快速抓住重點進行突擊,這樣時間寶貴的高三這樣的做法才是最準確有效的。
2、帶著小手去練習關于這一點,大多數人肯定會有感觸,平時講課可以聽得懂,老師講的方法也能想到,可是就是懶得去做,或者用自己的眼睛一看,想一下解題思路就以為自己會做了。等到考試結果出來,必定傻眼。
大家肯定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原因就是:數學、物理學科的特點就是:80%的精力是寫和算,聽和看只占20%比例,光聽課,不動筆,復習基本無效,即使當時感覺聽懂,沒有及時反饋練習,一周后必定所剩無幾。
3、帶著激情去講習之所以把這一點放在最后一點,是因為講習要比練習更高一個層次,同樣對知識掌握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果真正能做到講習,那就說明基本掌握差不多了。練習可能只是對某個習題的解答,但是講習高了一個層次。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物理想要學好,首先是把教材上的知識仔細的看一下,一定要掌握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能夠學會自己推導物理公式,主公式就是你所學的內容的本質,一定要抓住,進而將公式變形,或者與其他公式聯立得到別的公式或者推論,將他們了解步驟即可,關鍵是知道怎么推導,有什么用處。
在這之后就是做例題,例題都是最簡單易懂的題目,通過例題初步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然后就開始刷題,多做題可以提高對公式的理解程度,也能提高自己對公式使用的熟練度。然后就是處理錯題,把自己做錯的題多看幾遍,加深印象。最后就是總結做題思路,解題思想,也就是一類題目的套路。物理的學習比較有靈活性,但是都離不開對公式的推導和大量的做題。
高三物理重要考點歸納
1.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終指向圓心,或與速度方向始終垂直。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時,物體將沿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向心運動;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時,物體將做離心運動。
3.開普勒第一定律的內容是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內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4.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量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其間存在的一個常用的關系是。(類比其他星球也適用)。
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衛星的環繞速度)的表達式v1=(GM/R)1/2=(gR)1/2,大小為7.9m/s,它是發射衛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衛星的環繞速度。隨著衛星的高度h的增加,v減小,ω減小,a減小,T增加。
6.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零時,可以等效為初速度為零的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7.對于加速度恒定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對應的正向過程和反向過程的時間相等,對應的速度大小相等(如豎直上拋運動)
8.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的大小與物體是否運動和怎樣運動無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和怎樣受力無關,慣性大小表現為改變物理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
9.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方向與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10.做平拋或類平拋運動的物體,末速度的反向延長線過水平位移的中點。
高中物理解題技巧
1、在完成物理選擇題時,如不能直接選擇正確答案,可采用排斥法,先將不可能的即明顯錯誤的答案刪除。
2、在求平均速度時,可先推導公式再代入數據,也可靈活采用賦值法計算。
3、在解機械效率試題時,請注意題中是否有不計摩擦及繩重這一有利條件。在滑輪組水平方向拉重物時,請注意拉力的作用方式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則機械效率的最簡計算表達式需重新推導。如有不計滑輪重及摩擦才可對滑輪進行受力分析進行有關力的計算。
4、物理力學題,要注意畫圖和作物體的受力的分析。當然電學題和熱學題如有必要也可畫圖。對于杠桿類試題,先標出杠桿的五個要素,找出不變量與變化量,充分利用好杠桿的平衡條件。
四、其它注意事項
1、合理分配時間,每人在考前最好自備手表,考試最后一定要留時間認真復查,查漏補缺。
2、絕對不能將答案寫進密封線的左邊。
3、物理選擇題絕對不能空,基礎題確保不失分,當然其它題型更要最大限度地高標準做好。
4、要有良好的考試心態,充滿自信進考場。先易后難,有條不紊。信心充盈永遠是高考成功的最大籌碼。每一位同學都應該這樣積極暗示自己:臨場與平時考試一樣,沒什么可擔憂的別人都不緊張,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