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中有哪些復習技巧
理清概念,穩扎穩打
物理中需要背的概念并不多,而一些特別強調記背的內容如選修3-5等并不是很難。對于其他的內容,需要學生建立起一定的知識體系,對于底層概念有較牢的把握。總體上可以將高中物理分為幾大板塊,在復習時有針對地建立起對應的知識體系。比如: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復習時先從書本抓起,理清概念后可以減少后續做題過程中因對概念不熟悉而要重新查找知識點的麻煩,這可以通過緊跟老師的復習節奏實現。
在建立知識體系的時候,要注意細節,爭取能夠一次性把需要記住的物理概念記牢。這就需要耐心和細心,在復習過程中穩扎穩打,切不可心浮氣躁。比如對運動學公式的記憶準確、對功能關系的細節理解、對振動、原子物理等概念的熟悉。雖然記憶的內容不如化學、生物多,但是要注重理解與運用。
“題海戰術”,補足短板
物理就像數學一樣,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開闊眼界與思維,不斷熟練解題技巧的運用。需要大量“刷題”并不意味著一直刷題,在刷題的同時要注意技巧。在完成對概念的熟悉之后,要及時轉向實戰運用,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建議可以分類刷題,針對自己的短板進行突破。力學不行就多找力學的題來做,電磁學不行就多做電磁學的題,做多了就會慢慢總結出這些題的相似之處,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題思路。久而久之,說不定可以轉劣勢為優勢,這就需要具備相當的毅力和勇氣。
記錄失誤,學會總結
建議準備一個專門記錄物理錯題的本子,收錄自己覺得一些必要的錯題,計劃好一定的時間拿出來翻看和再次演算,有時也可以記錄上自己的心得。“失敗乃成功之母”,在提升的過程中,不斷犯錯是難免的,不管這些錯誤的類型如何。比如馬虎、忘記公式、不知道從何下手、不了解這道題應該運用哪一板塊的知識等等。如果自己研究無法得出結果可以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或者自行翻閱答案,一定要弄清楚每一個點,特別是自己不知道或者有模糊的地方。
在知道錯誤的來源之后,把錯題盡可能節約時間地記錄下來后就可以繼續做題,不必太過執著于一道題,有時反而會因為這樣的猶豫不決浪費許多時間。完成記錄后可以選擇另一個時間段對此進行復習,如自己題目做累了的時候或者下課、臨近放學等等。不斷地深化記憶,直到久而久之形成思維模式,應該就能夠很好地應對這一類題目了。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一、回歸教材、研究教材內容
我們參加了很多場次考試,做了大量的練習題,但不能盲目練題,或者一味追求做題數量。要更注重練題的質量,目的是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鞏固知識和提高解題的熟練程度。我們要研究教材內容,讓考點回歸教材,對重要公式、定理進行推導,把教材讀薄讀透,掌握知識點的運用與遷移。
二、通過物理模型,提升思維能力
物理中有很多的物理模型,而物理模型不過是應用教材知識解決問題的參考案例罷了,不能機械地理解這些模型,而是要掌握分析這些物理問題的方法,靈活應用。以豎直上拋運動為例,理解豎直上拋運動的分析方法后,應學會分析處理在勻減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減為零后反向加速的一類問題。
三、善于總結、融匯貫通
在物理學科備考中要善于把類似的習題進行歸類總結、對比分析,建立知識體系,總結各知識點的考查方式。
高考物理答題技巧
縱觀全局
拿到理綜考試卷后,不要急著答題,首先要看清試題說明的要求,如檢查一下理綜考試卷是否完整、卷面是否清晰、有無缺損,如有應立即報告監考老師。
在高考中各科的時間安排大致為物理、化學各55分鐘左右,生物40分鐘左右比較合理。當然如果某一個學科題目較難或者某一學科的分數的比值稍微多一點時間也就應該多一點。同時自己的優勢學科可適當減少時間,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同學們可以根據考試時的情況合理分配理綜考試答題時間。
主干、要害知識重點處置
清楚明確整個高中物理知識框架的同時,對主干知識(如牛頓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能量守恒、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特點、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全反射現象等)公式來源、使用條件、罕見應用特別要反復熟練,弄懂弄通的基礎上抓各種知識的綜合應用、橫向聯系,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
物理專題訓練要有的放矢
專題訓練的主要目的通過解題方法指導,總結出同類問題的一般解題方法與其變形、變式。而且要特別注意四類綜合題的系統復習:
1、強調物理過程的題,要分清物理過程,弄清各階段的特點、相互之間的關系、選擇物理規律、選用解題方法、形成解題思路。
2、模型問題,如平衡問題、追擊問題、人船問題、碰撞問題、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加速、偏轉問題等,只要將物理過程與原始模型合理聯系起來,就容易解決。
3、技巧性較高的題目,如臨界問題、模糊問題,數理結合問題等,要注意隱含條件的挖掘、關鍵點突破、過程之間銜接點確定、重要詞的理解、物理情景的創設,逐步掌握較高的解題技巧。
4、信息給予題。方法:1閱讀理解,發現信息(2提煉信息,發現規律(3運用規律,聯想遷移(4類比推理,解答問題
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
1.分子動理論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直徑的數量級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運動。
①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互相接觸時,可以彼此進入對方中去。溫度越高,擴散越快。②布朗運動: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微小顆粒的無規則運動,是液體分子對微小顆粒撞擊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體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的宏觀反映。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分子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增大而減小,但斥力的變化比引力的變化快,實際表現出來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體的內能
(1)分子動能:做熱運動的分子具有動能,在熱現象的研究中,單個分子的動能是無研究意義的,重要的是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
(2)分子勢能:分子間具有由它們的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叫做分子勢能。分子勢能隨著物體的體積變化而變化。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引力時,分子勢能隨著分子間的距離增大而增大。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斥力時,分子勢能隨著分子間距離增大而減小。對實際氣體來說,體積增大,分子勢能增加;體積縮小,分子勢能減小。
(3)物體的內能:物體里所有的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任何物體都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跟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有關。
(4)物體的內能和機械能有著本質的區別。物體具有內能的同時可以具有機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機械能。
3.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
(1)做功:其本質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內能之間的相互轉化。(2)熱傳遞:其本質是物體間內能的轉移。
(3)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質的區別。
4.熱力學第一定律
(1)內容:物體內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對物體做的功(W)和物體吸收的熱量(Q)的總和。
(2)表達式:W+Q=ΔU
(3)符號法則:外界對物體做功,W取正值,物體對外界做功,W取負值;物體吸收熱量,Q取正值,物體放出熱量,Q取負值;物體內能增加,ΔU取正值,物體內能減少,ΔU取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