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背公式知識點歸納
1、摩擦起電:
(1)正點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
(2)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
(3)實質:電子從一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
2、接觸起電:
(1)實質:電荷從一物體移到另一物體;
(2)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電荷平分;
(3)、電荷的中和:等量的異種電荷相互接觸,電荷相合抵消而對外不顯電性,這種現象叫電荷的中和;
3、感應起電: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可以使導體帶電;
(1)電荷的基本性質: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實質:使導體的電荷從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時,導體離電荷近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端帶同種電荷;
4、電荷的基本性質:能吸引輕小物體;
二、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被創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不變。
三、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叫元電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個質子所帶電荷亦等于元電荷;
3、任何帶電物體所帶電荷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
四、庫侖定律: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跟它們所帶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之間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電荷間的這種力叫庫侖力,
1、計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庫侖定律只適用于點電荷(電荷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
3、庫侖力不是萬有引力;
五、電場:電場是使點電荷之間產生靜電力的一種物質。
1、只要有電荷存在,在電荷周圍就一定存在電場;
2、電場的基本性質: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靜止、運動)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叫電場力;3、電場、磁場、重力場都是一種物質
六、電場強度:放入電場中某點的電荷所受電場力F跟它的電荷量Q的比值叫該點的電場強度;
1、定義式:E=F/q;E是電場強度;F是電場力;q是試探電荷;
2、電場強度是矢量,電場中某一點的場強方向就是放在該點的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與負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相反)
3、該公式適用于一切電場;4、點電荷的電場強度公式:E=kQ/r2
七、電場的疊加:在空間若有幾個點電荷同時存在,則空間某點的電場強度,為這幾個點電荷在該點的電場強度的矢量和;解題方法:分別作出表示這幾個點電荷在該點場強的有向線段,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場強;
八、電場線:電場線是人們為了形象的描述電場特性而人為假設的線。
1、電場線不是客觀存在的線;
2、電場線的形狀:電場線起于正電荷終于負電荷;G:用鋸木屑觀測電場線.DAT
(1)只有一個正電荷:電場線起于正電荷終于無窮遠;
(2)只有一個負電荷:起于無窮遠,終于負電荷;
(3)既有正電荷又有負電荷:起于正電荷終于負電荷;
3、電場線的作用:
1、表示電場的強弱:電場線密則電場強(電場強度大);電場線疏則電場弱電場強度小);
2、表示電場強度的方向:電場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場強方向;
4、電場線的特點:
1、電場線不是封閉曲線;2、同一電場中的電場線不向交;
九、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的大小、方向處處相同的電場;勻強電場的電場線平行、且分布均勻;
1、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一簇等間距的平行線;2、平行板電容器間的電是勻強電場;場
十、電勢差:電荷在電場中由一點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所作的功WAB與電荷量q的比值叫電勢差,又名電壓。
1、定義式:UAB=WAB/q;2、電場力作的功與路徑無關;
3、電勢差又命電壓,國際單位是伏特;
十一、電場中某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到參考點(零勢點)時電場力作的功;
1、電勢具有相對性,和零勢面的選擇有關;2、電勢是標量,單位是伏特V;
3、電勢差和電勢間的關系:UAB=φA-φB;4、電勢沿電場線的方向降低;
時,電場力要作功,則兩點電勢差不為零,就不是等勢面;
4、相同電荷在同一等勢面的任意位置,電勢能相同;
原因:電荷從一電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不作功,所以電勢能不變;
5、電場線總是由電勢高的地方指向電勢低的地方;
6、等勢面的畫法:相另等勢面間的距離相等;
十二、電場強度和電勢差間的關系:在勻強電場中,沿場強方向的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場強與這兩點的距離的乘積。
1、數學表達式:U=Ed;
2、該公式的使適用條件是,僅僅適用于勻強電場;
3、d是兩等勢面間的垂直距離;
十三、電容器:儲存電荷(電場能)的裝置。
1、結構:由兩個彼此絕緣的金屬導體組成;
2、最常見的電容器:平行板電容器;
十四、電容: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與兩電容器量極板間電勢差U的比值;用“C”來表示。
1、定義式:C=Q/U;
2、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儲存電荷本領強弱的物理量;
3、國際單位:法拉簡稱:法,用F表示
4、電容器的電容是電容器的屬性,與Q、U無關;
十五、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C=εs/4πkd;(其中d為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又稱板間距;k是靜電力常數,k=9.0×109N.m2/c2;ε是電介質的介電常數,空氣的介電常數最小;s表示兩極板間的正對面積;)
1、電容器的兩極板與電源相連時,兩板間的電勢差不變,等于電源的電壓;
2、當電容器未與電路相連通時電容器兩板所帶電荷量不變;
十六、帶電粒子的加速:
1、條件:帶電粒子運動方向和場強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動能定理:電場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W=Uq=1/2mvt2-1/2mv02;
3、推論:當初速度為零時,Uq=1/2mvt2;
4、使帶電粒子速度變大的電場又名加速電場;
高考必背物理公式
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t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v0+at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0t+at2/2
向心加速度的關系:a=ω2r a=v2/r a=4π2r/t2
力對物體做功的計算式:w=fl
牛頓第二定律:f=ma
曲線運動的線速度:v=s/t
曲線運動的角速度:ω=θ/t
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系:v=ωr
周期和頻率的關系:tf=1
功率的計算式:p=w/t
動能定理:w=mvt2/2-mv02/2
重力勢能的計算式:ep=mgh
高考物理公式(常用版)
機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庫侖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kqq/r2
電場強度的定義式:e= f/q
電勢差的定義式:u=w/q
歐姆定律:i=u/r
電功率的計算:p=ui
焦耳定律:q=i2rt
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式:b=f/il
安培力的計算式:f=bil
洛倫茲力的計算式:f=qvb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δф/δt
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4.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f2)
5.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6.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7.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二、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見第一冊p175〕
5.機械波、橫波、縱波〔見第二冊p2〕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見第二冊p21〕}
三、沖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
1.動量:p=mv {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 {i:沖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4.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彈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統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7.非彈性碰撞δp=0;0
高考物理答題技巧
一、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的目的是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答題時應該說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
1.說明研究對象(個體或系統,尤其是要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相結合求解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對象的轉移和轉化問題);
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3.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
4.說明規定的正方向、零勢點(面);
5.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6.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名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
7.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寫出的方程式(這是評分依據)必須是原型公式,不能以變形的結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應有qvB=m,而不是其變形結果式R=;
2.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用摻有數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組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續”進一些內容;
4.方程式有多個的,應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寫一式,對各方程式最好能編號。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過程及明確的結果
1.演算時一般先進行文字運算,從列出的方程推導出結果的計算式,最后代入數據并寫出結果;
2.數據的書寫要用科學記數法;
3.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的位數應根據題意確定,取兩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應按要求選定;
4.計算結果是數據的要帶單位,最好不要以無理數或分數作為計算結果(文字式的系數可以),是字母符號的不用帶單位。
四、解題過程中運用數學的方式有講究
1.“代入數據”,解方程的具體過程可以不寫出;
2.所涉及的幾何關系只需寫出判斷結果而不必證明;
3.重要的中間結論的文字表達式要寫出來;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個解,都要寫出來,然后通過討論,該舍去的舍去;
5.數字相乘時,數字之間不要用“·”,而應用“×”進行連接;相除時也不要用“÷”,而應用“/”。
高考物理答題注意事項
1、警惕容易題目失分。同學們在訓練時解容易題一定要將過程和結果寫出來。
2、考生要尋找關鍵點來列方程。物理的大題部分基本是靠公式來得分的,列對了方程和公式就會有分得。
3、注重實際操作。在考前最后幾天里,建議抽時間到實驗室去動動手,將往年實驗題部分的實驗操作進行一遍。
4、用補圖法幫助審題。把物理科目的題意理解錯了是一個較普遍的現象,建議同學們用補圖的方法幫助審題,在頭腦中建立活的物理情景。
例如,根據題意,畫出物體運動過程中幾個關鍵狀態的情景圖,來幫助自己理解題目敘述的全過程,準確把握問題的已知條件、邊界條件、臨界條件。
高中物理大題怎么解
一、抓住關鍵詞語,挖掘隱含條件
在讀題時不僅要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字或字母的顯性條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敘述性的語言,特別是一些關鍵詞語.所謂關鍵詞語,指的是題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語言,它們或是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變化的描述,或是對變化過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計算題之所以較難,不僅是因為物理過程復雜、多變,還由于潛在條件隱蔽、難尋,往往使考生們產生條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維的深刻程度。在審題過程中,必須把隱含條件充分挖掘出來,這常常是解題的關鍵。有些隱含條件隱蔽得并不深,平時又經常見到,挖掘起來很容易。
二、要謹慎細致,謹防定勢思維
經常遇到一些物理題故意多給出已知條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時精心設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以此形成干擾因素,來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學們愈容易在解題過程中犯錯誤.在審題過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這些干擾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確地得出答案.有些題目的物理過程含而不露,需結合已知條件,應用相關概念和規律進行具體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動筆列方程,以免用假的過程模型代替了實際的物理過程,防止定勢思維的負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