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題技巧
物理選擇題技法一、比較排除法
通過分析、推理和計算,將不符合題意的選項一一排除,最終留下的就是符合題意的選項。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可通過舉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選項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選項,則兩個選項中可能有一種說法是正確的,當然,也可能兩者都錯,但絕不可能兩者都正確。
物理選擇題技法二、假設推理法
所謂假設推理法,就是假設題目中具有某一條件,推得一個結論,將這個結論與實際情況對比,進行合理性判斷,從而確定正確選項。假設條件的設置與合理性判斷是解題的關鍵,因此要選擇容易突破的'點來設置假設條件,根據結論是否合理判斷假設是否成立。
物理選擇題技法三、逆向思維法
如果問題涉及可逆物理過程,當按正常思路判斷遇到困難時,則可考慮運用逆向思維法來分析、判斷。有些可逆物理過程還具有對稱性,則利用對稱規律是逆向思維解題的另一條捷徑。
高考物理計算題解題技巧
1.物理題解的表述原則: 讓閱卷人滿意,清楚整潔, 有充分說明, 采分點一目了然,與給分無關的東西越少越好。
2.物理習題表述的總要求: 說理充分 ,邏輯嚴謹,層次清楚 , 簡練完整。
3.表述詳略的原則是:物理方面要詳, 數學方面要略
4.書寫方式的原則是:字跡清楚,易于辨認。題解分行寫出,方程單列一行。
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經典模型總結
1、'皮帶'模型:摩擦力。牛頓運動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熱等問題。
2、'斜面'模型:運動規律。三大定律。數理問題。
3、'運動關聯'模型:一物體運動的同時性。獨立性。等效性。多物體參與的獨立性和時空聯系。
4、'人船'模型: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數理問題。
5、'子彈打木塊'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熱。臨界問題。數理問題。
6、'爆炸'模型: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單擺'模型:簡諧運動。圓周運動中的力和能問題。對稱法。圖象法。
8。電磁場中的'雙電源'模型:順接與反接。力學中的三大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磁感應定律。
9、交流電有效值相關模型:圖像法。焦耳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能量問題。
10、'平拋'模型: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類平拋運動)。
高考物理滿分是多少
高考總分750分,高考科目設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其中“3”指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指政治、歷史、地理的綜合,“理科綜合”指物理、化學、生物的綜合。
語文、數學、外語各科試卷滿分均為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試卷滿分為300分,總分750分。
文科綜合分值分配為:思想政治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理科綜合分值分配為:物理110分,化學100分,生物90分。
理科綜合試題簡稱“理綜”,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合卷的綜合測試,但是對于單科成績來說各省所劃分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總體來說,物理的分數最高,化學其次,生物稍低。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是動力學部分占總分的30%左右,電磁學占30%左右,熱學占15%左右,光學占15% 左右,原子學占10%左右。高考物理重點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等能力。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如下:各個省物理科目的考試形式不同,全國統考當中,理綜滿分是300分,其中物理占110分,化學占100分,生物占90分。物理當中動力學一般分數占總分是30%,電磁學占30%,熱 學占15%,光學占15%,原子學占10%左右。高考物理試題著重考查考生的知識、能力和科學素養,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等。 高考物理必考的內容包括物理1的指點的直線運動、相互作用于牛頓運動定律,物理2的機械能、拋體運動于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物理3-1的電場、電路、磁場,物理3-2的電磁感應、交變電流等。
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
一、物體的受力分析
1、確定所研究的物體,分析周圍物體對它產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該物體施于其他物體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體上的力錯誤地認為通過“力的傳遞”作用在研究對象上。
2、按“性質力”的順序分析。即按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順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混淆重復分析。
3、如果有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先假設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體會發生怎樣的運動,然后審查這個力應在什么方向,對象才能滿足給定的運動狀態。
二、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就叫做這個力的分力。
2、力合成與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邊形定則。
3、力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點的兩個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圍為:|F1-F2|≤F≤F1+F2。
4、力的分解: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互為逆運算)。
在實際問題中,通常將已知力按力產生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方便某些問題的研究,在很多問題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三、共點力的平衡
1、共點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作用線相交于一點的幾個力。
2、平衡狀態: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叫平衡狀態,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狀態。
3、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的平衡條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問題,則平衡條件應為:∑Fx=0,∑Fy=0。
4、解決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隔離法、整體法、圖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