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變形式和巧算方法
原式:ρ=m/V
變形:1.m=ρV
2.V=m/ρ
(ρ表示密度,m表示物體質量,V表示物體體積)
密度題巧算方法
先根據物體漂浮時的公式:
F浮=G物
F浮=ρ液gV排,G物=mg=ρ物gV
ρ液gV排=ρ物gV
整理,得ρ物=V排/V·ρ液
注:V排/V為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分數。
四個物理量,可以說知三推一,此公式不僅可以用來求物體密度,其他三個量也同樣適用。
懸浮時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
公式推導:當物體下沉時
G物=mg=ρ物gV
F浮=ρ液gV排=ρ液gV
注:下沉時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
G物/F浮=ρ物gV/ρ液gV
ρ物=G物/F浮·ρ液
注意:兩個小公式使用的前提條件,物體必須是實心,空心狀態另當別論。
相對密度比重瓶測定法
(1)取潔凈、干燥并精密稱定重量的比重瓶,裝滿測試樣品;
(2)裝上溫度計(瓶中應無氣泡),置20℃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鐘,使瓶內被測物的溫度達到20℃;
(3)用濾紙除去溢出側管的液體,立即蓋上罩;
(4)將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用濾紙將比重瓶的外面擦干,精密稱定,減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試品的重量;
(5)將供試品傾去,洗凈比重瓶,并裝滿新煮沸過的冷水。
(6)照上法測得同一溫度時水的重量,按下式計算,即得。
測試樣品的相對密度=供測試樣品重量/水重量
相對密度實例
當以水作為參考密度時,即1g/cm3作為參考密度(水4℃時的密度)時,過去稱為比重。相對密度一般是把水在4℃的時候的密度當作1來使用,另一種物質的密度跟它相除得到的。相對密度只是沒有單位而已,數值上與實際密度是相同的。
例如:甲烷相對密度:相對密度(空氣=1)為0.555。(常溫常壓下)使用非常方便,計算時也可以這樣使用的。
根據某些物質的相對密度,可推測其某種消防特性,采取相應消防措施。如相對密度<1的易燃和可燃液體發生火災不應用水撲救,因為它會浮在水面上,非但救不滅,反而隨水流散,擴大了損失。因此應使用泡沫、干粉滅火。
怎么通俗易懂的解釋密度
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Density)。
(1)一種物質在相同條件(存在形態<三態>、溫度、壓強等)下,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定值;
(2)物質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特例ρ煤油=ρ酒精 = 800kg/m3);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特殊屬性);
(3)同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也可以說密度大小與質量、體積、形狀等因素無關。
密度公式:ρ=m/V,其變形式:m=ρV和V=m/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