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有什么答題技巧
選擇題技巧:
1、由簡至難,每道題的用時不超過5分鐘;
2、多選題不確定的題先跳過;
3、注意題目中的關(guān)鍵字和條件,準確快速判斷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的章節(jié)。
填空題技巧:
1、直接記憶型填空,靠記憶快速準確應答;
2、分析型填空,分析題目所考的知識點;
3、計算型填空,答案要按要求填寫。
計算題技巧:
1、確定已知條件和相對隱含條件;
2、確定主要解題步驟;
3、分清各個物理過程,狀態(tài)及其相互聯(lián)系。
高考物理的答題竅門
1、根據(jù)題意作出描述物理情景或過程的示意圖、圖象。
物理中的圖形、圖象是我們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有力工具,它使抽象的物理過程、物理狀態(tài)形象化、具體化。示意圖(如受力圖、運動過程圖、狀態(tài)圖、電路圖、光路圖等)要能大致反映有關(guān)量的關(guān)系,并且要使圖文對應。與解題中所列方程有關(guān)的示意圖,要畫在卷面上,若只是分析題意的用圖,與所列方程無直接關(guān)系,就不要畫在卷面上。有時根據(jù)題意要畫函數(shù)圖象,必須建好坐標系包括畫上原點、箭頭,標好物理量的符號、單位及坐標軸上的數(shù)據(jù)。
2、字母、符號的規(guī)范化書寫。
解題中運用的物理量要設定字母來表示,并用文字交代或在圖中標明其意義,題中給定的字母意義不能自行改變。所用來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盡可能是常規(guī)通用的,通常是取自該物理量英語單詞的第一個字母,一般要與課本中的形式一致。在同一題中一個字母只能表示一個物理量,如果在同一題中出現(xiàn)多個同類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角標來加以區(qū)別。解物理題時遇到的物理量,不能都象解數(shù)學題一樣,用x、y等字母來表示,一般也要用約定的符號來表示。
高考物理知識點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nèi)+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nèi)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電路(P、U與R成正比)并聯(lián)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guān)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電流關(guān)系I總=I1=I2=I3I并=I1+I2+I3+
電壓關(guān)系U總=U1+U2+U3+U總=U1=U2=U3
功率分配P總=P1+P2+P3+P總=P1+P2+P3+
高考物理知識點歸納
1.定理的表述教材上歐姆定律是這樣表述的: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成立的條件從教材對定理的描述看,歐姆定律實際是對兩個實驗結(jié)論的綜合:一是“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這一結(jié)論成立的條件是導體的電阻不變;二是“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一結(jié)論成立的條件是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
3.注意的事項該定理中的各個物理量是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上的同一時刻的對應值。在實際電路中,往往有幾個導體,即使是同一導體,在不同時刻的I、U、R值也不相同,因此在應用歐姆定律解題時應對同一導體同一時刻的I、U、R標上同一的腳碼,以避免張冠李戴。另外,還需注意該定理中各物理量的單位統(tǒng)一用國際單位,這樣才能求得正確的結(jié)果。
4.公式的變形對于歐姆定律的變形R=U/I,有些同學單純的從數(shù)學角度來理解為“一段電路的電阻跟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電路的電流成反比”,這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如果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變化了幾倍,其電流必然也隨著變化幾倍,所以它們的比值R必然也是一個定值。所以R=U/I只是電阻大小的一個計算式,而不是決定式。
定律的應用歐姆定律的應用有三個:一是根據(jù)I=U/R計算通過導體的電流,二是根據(jù)R=U/I計算或測量導體的電阻,三是根據(jù)U=IR計算導體或電路兩端的電壓。
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
一、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行成電流。
1、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
(1)自由電荷;
(2)電場;
2、電流是標量,但有方向:我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的內(nèi)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大?。和ㄟ^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I表示;
(1)數(shù)學表達式:I=Q/t;
(2)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A
(3)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
1、定義式:I=U/R;
2、推論:R=U/I;
3、電阻的國際單位時歐姆,用Ω表示;1kΩ=10Ω,1MΩ=10Ω;
4、伏安特性曲線:
三、閉合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電鍵組成;
1、電動勢: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E表示;
2、外電路:電源外部的電路叫外電路;外電路的電阻叫外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外電壓;
3、內(nèi)電路:電源內(nèi)部的電路叫內(nèi)電阻,內(nèi)點路的電阻叫內(nèi)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內(nèi)電壓;如:發(fā)電機的線圈、干電池內(nèi)的溶液是內(nèi)電路,其電阻是內(nèi)電阻;
4、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nèi)、外電壓之和;E=U內(nèi)+U外;U外=RI;E=(R+r)I
四、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閉合電路里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nèi)、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1、數(shù)學表達式:I=E/(R+r)
2、當外電路斷開時,外電阻無窮大,電源電動勢等于路端電壓;就是電源電動勢的定義;
3、當外電阻為零(短路)時,因內(nèi)阻很小,電流很大,會燒壞電路;
五、半導體: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半導體的電阻隨溫升越高而減小;
六、超導: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當溫度降低到某一值時電阻消失,成為超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