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背知識點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或者是勻速轉動。
高中物理重要知識點
一、碰撞的定義
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相互作用,運動狀態發生顯著變化的過程叫做碰撞。
二、碰撞的特點
作用時間極短,相互作用的內力極大,有些碰撞盡管外力之和不為零,但一般外力(如重力、摩擦力等)相對內力(如沖力、碰撞力等)而言,可以忽略,故系統動量還是近似守恒。在劇烈碰撞有三個忽略不計,在解題中應用較多。
1.碰撞過程中受到一些微小的外力的沖量不計。
2.碰撞過程中,物體發生速度突然變化所需時間極短,這個極短時間對物體運動的全過程可忽略不計。
3.碰撞過程中,物體發生速度突變時,物體必有一小段位移,這個位移相對于物體運動全過程的位移可忽略不計。
三、碰撞的分類
1.彈性碰撞(或稱完全彈性碰撞)
如果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只產生機械能的轉移,系統內無機械能的損失,稱為彈性碰撞(或稱完全彈性碰撞)。
此類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和機械能同時守恒。
2.非彈性碰撞
如果是非彈性力作用,使部分機械能轉化為物體的內能,機械能有了損失,稱為非彈性碰撞。
此類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有損失,即機械能不守恒。
3.完全非彈性碰撞
如果相互作用力是完全非彈性力,則機械能向內能轉化量,即機械能的損失,稱為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物體粘合在一起,具有同一速度。
此類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且機械能的損失。
高中物理知識點梳理
一、電路的組成:
1.定義: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
(2)用電器:工作的設備;
(3)開關:控制用電器或用來接通或斷開電路;
(4)導線:連接作用,形成讓電荷移動的通路
二、電路的狀態:通路、開路、短路
1.定義:(1)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
(2)開路:斷開的電路;
(3)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路。
2.正確理解通路、開路和短路
三、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串聯電路、并聯電路
四、電路圖(統一符號、橫平豎直、簡潔美觀)
五、電工材料:導體、絕緣體
1.導體
(1)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2)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
(1)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2)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六、電流的形成
1.電流是電荷定向移動形成的;
2.形成電流的電荷有:正電荷、負電荷。酸堿鹽的水溶液中是正負離子,金屬導體中是自由電子。
七.電流的方向
1.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2.電流的方向跟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3.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八、電流的效應:熱效應、化學效應、磁效應
九、電流的大小:I=Q/t
十、電流的測量
1.單位及其換算:主單位安(A),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2.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電流表;(2)量程;(3)讀數方法(4)電流表的使
用規則。
十一、電流的規律:(1)串聯電路:I=I1+I2;(2)并聯電路:I=I1+I2
【方法提示】
1.電流表的使用可總結為(一查兩確認,兩要兩不要)
(1)一查: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
(2)兩確認:①確認所選量程。②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表示的電流值。兩要:一
要讓電流表串聯在被測電路中;二要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兩不要:一不要讓電流超過所選量程,二不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電流的大小時,可以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2.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求解有關問題的電路
(1)分析電路結構,識別各電路元件間的串聯或并聯;
(2)判斷電流表測量的是哪段電路中的電流;
(3)根據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特點,按照題目給定的條件,求出待求的電流。
高中物理知識點歸納
一、傳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并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傳感器.它的優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2、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二、傳感器的應用(一)
1.光敏電阻
2.熱敏電阻和金屬熱電阻
3.電容式位移傳感器
4.力傳感器————將力信號轉化為電流信號的元件.
5.霍爾元件
霍爾元件是將電磁感應這個磁學量轉化為電壓這個電學量的元件.
外部磁場使運動的載流子受到洛倫茲力,在導體板的一側聚集,在導體板的另一側會出現多余的另一種電荷,從而形成橫向電場;橫向電場對電子施加與洛倫茲力方向相反的靜電力,當靜電力與洛倫茲力達到平衡時,導體板左右兩例會形成穩定的電壓,被稱為霍爾電勢差或霍爾電壓.
三、傳感器的應用(二)
1.傳感器應用的一般模式
2.傳感器應用:
力傳感器的應用——電子秤
聲傳感器的應用——話筒
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電熨斗、電飯鍋、測溫儀
光傳感器的應用——鼠標器、火災報警器
四、傳感器的應用實例:
1、光控開關
2、溫度報警器
五、傳感器定義
國家標準GB7665-87對傳感器下的定義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規律(數學函數法則)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認為,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
“傳感器”在新韋式大詞典中定義為:“從一個系統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種形式將功率送到第二個系統中的器件”。
六、主要作用
人們為了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
而單靠人們自身的感覺器官,在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以及生產活動中它們的功能就遠遠不夠了。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傳感器。因此可以說,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要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而傳感器是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在現代工業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要用各種傳感器來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使設備工作在正常狀態或狀態,并使產品達到的質量。因此可以說,沒有眾多的優良的傳感器,現代化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
在基礎學科研究中,傳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了許多新領域:例如在宏觀上要觀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觀上要觀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縱向上要觀察長達數十萬年的天體演化,短到s的瞬間反應。此外,還出現了對深化物質認識、開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種極端技術研究,如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弱磁場等等。
顯然,要獲取大量人類感官無法直接獲取的信息,沒有相適應的傳感器是不可能的。許多基礎科學研究的障礙,首先就在于對象信息的獲取存在困難,而一些新機理和高靈敏度的檢測傳感器的出現,往往會導致該領域內的突破。一些傳感器的發展,往往是一些邊緣學科開發的先驅。
傳感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等極其之泛的領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種復雜的工程系統,幾乎每一個現代化項目,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傳感器。
由此可見,傳感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這一領域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傳感器技術將會出現一個飛躍,達到與其重要地位相稱的新水平。
高中物理知識點匯總
1、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三組線圈各自產生交變電流.
2、三相交變電流的特點:值和周期是相同的.
三組線圈到達值(或零值)的時間依次落后1/3周期.
3、電工學中分別用黃、綠、紅三種顏色的線為相線(火線),黑色線為中性線(零線)。三組線圈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可對三組負載供電,那么三組線圈和三個負載是怎樣連接的呢?
4、端線、火線和中性線、零線.
從每個線圈始端引出的導線叫端線,也叫相線,在照明電路里俗稱火線.從公共點引出的導線叫中性線,照明電路中,中性線是接地的叫做零線.
5、相電壓和線電壓.
端線和中性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相電壓(U相)(即每一個線圈兩端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線電壓(U線)(即2個線圈首端電壓).
我國日常電路中,相電壓是220V、線電壓是380V.
6、三相AC的有關計算(其中w為線圈旋轉角速度,Em為交壓值)。
e1=Em_sin(wt)
e2=Em_sin(wt+2π/3)
e3=Em_sin(wt-2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