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的學習要點歸納
高考物理學習要點歸納
要重視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都是從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課標中,有不少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于高一新生,注重把這兩種實驗做好,對于演示實驗,在老師演示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老師的引導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儀器的性能與使用。
對于學生實驗一定要強調人人動手,不能做“聽眾”;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明確實驗步驟,認真做實驗,仔細記錄數據,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課后學生可以根據教材上的小實驗(如“懸掛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測定反應時間”主動積極地去動手實驗,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要善于觀察
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于觀察,善于觀察的。因而,他們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緒言課中,我們演示了小鐵球的碰撞現象,有的同學不僅單純地觀察到了一個球碰撞另一個球的現象,而且提出如果兩個球碰撞兩個球會出現什么現象?
三個球碰撞兩個球又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會這樣?勤于觀察,善于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才能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
當我們學習了摩擦力之后,就應在平時觀察生活中接觸物體接觸面的情況(物質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賽車與平常汽車的輪子與地面間的摩擦有什么不同,使平時生活中的現象與摩擦力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
學習了慣性后,當看到汽車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人向后或向前傾倒,或者汽車轉彎時,車上的人向彎外傾斜,看到這一現象就應當與慣性聯系起來,這樣觀察具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大腦中必然存儲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要勤于思考
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和邏輯性,聯系實際多,靈活性強,學好物理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做物理題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過程,建立起正確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滿足的條件,從而正確地選用物理規律,不能把物理題簡單當作數學題去解。
在高一剛開始的階段,我們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較多,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弄清楚:這個概念是如何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么關系……每學過一個公式,要力圖搞清:這個公式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是什么?
和其他公式之間有什么關系……每做一道習題,首先審題要清晰,研究對象是誰?物理情景是什么?選取哪個物理過程進行研究?該選用哪個公式去解題?將物理規律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系,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就一定會不斷提高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象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高考物理的高效學習方法是什么
一、熟練記憶物理規律、定義、公式等。
很多同學有一種誤解,認為理科知識以理解為主,根本不需要記憶。理科知識以理解為主,這一點正確。但是不需要記憶就不對了。同學們牢記這句話:背過公式不一定會做題,但背不過公式一定不會做題。
二、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學的物理規律并不多,但是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合成原理等等。
三、一定把老師補充的知識學好。
老師補充的知識課本沒有,所以有同學認為老師補充的知識不重要,可學可不學。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比如,高一上學期老師肯定給同學們補充一個知識點:力的正交分解法。這個知識高中教材中沒有,但是高考里面的標準答案都是正交分解法來解析。所以,老師補充的內容一定要認真做好筆記,不懂的一定要搞明白。
四、做好筆記,建立好改錯本。
做筆記同學們一開始都能做到,但是不規范。筆記本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不要綜合筆記本,每科一個筆記本;不要讓記筆記耽誤你的聽講;下節課上課之前一定要瀏覽一遍筆記本。改錯本就是把平時的錯題改正的本子,要注意:把原題抄下來;不看老師答案看自己能否做出來;簡要寫出錯誤原因和解題的思路。
高考物理重點知識點
電場力的性質
1、電場的基本性質:電場對放入其中電荷有力的作用。
2、電場強度E
(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受到的電場力F與電荷的帶電量q的比值,就叫做該點的電場強度。
(2)定義式:E與F、q無關,只由電場本身決定。
(3)電場強度是矢量:大小:單位電荷受到的電場力。
方向:規定正電荷受力方向,負電荷受力與E的方向相反。
(4)單位:N/C,V/m1N/C=1V/m
(5)其他的電場強度公式
○1點電荷的場強公式:——Q場源電荷
○2勻強電場場強公式:——d沿電場方向兩點間距離
(6)場強的疊加: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
3、電場線
(1)意義:形象直觀描述電場強弱和方向理性模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2)電場線的特點:
○1電場線起于正(無窮遠),止于(無窮遠)負電荷
○2不封閉,不相交,不相切
○3沿電場線電勢降低,且電勢降低最快。一條電場線無法判斷場強大小,可以判斷電勢高低。
○4電場線垂直于等勢面,靜電平衡導體,電場線垂直于導體表面
(3)幾種特殊電場的電場線
高考物理基礎知識點
合力的計算
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夾角,則: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2F1cos(θ/2)
1)|F1—F2|≤F≤|F1+F2|
2)隨F1、F2夾角的增大,合力F逐漸減小。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合力最小:F=|F1—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F2=F12+F22
分力的計算
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高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選修3-1知識點(一)
一、導體的電阻
(1)定義: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電流的比值,叫做這段導體的電阻。
(2)公式:R=U/I(定義式)
說明:
A、對于給定導體,R一定,不存在R與U成正比,與I成反比的關系,R只跟導體本身的性質有關。
B、這個式子(定義)給出了測量電阻的方法——伏安法。
C、電阻反映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二、歐姆定律
(1)定律內容:導體中電流強度跟它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
(3)適應范圍:一是部分電路,二是金屬導體、電解質溶液。
高中物理選修3-1知識點(二)
(一)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場力所做的功稱為電功。適用于一切電路.包括純電阻和非純電阻電路。
1、純電阻電路:只含有電阻的電路、如電爐、電烙鐵等電熱器件組成的電路,白熾燈及轉子被卡住的電動機也是純電阻器件。
2、非純電阻電路:電路中含有電動機在轉動或有電解槽在發生化學反應的電路。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J),常用單位有千瓦時(kW·h)。
1kW·h=3.6×106J
(二)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額定功率:是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銘牌上所標稱的功率。
實際功率:是指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
用電器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
(1)對同一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在相同電壓下,U/I大的導體中電流小,U/I小的導體中電流大。所以U/I反映了導體阻礙電流的性質,叫做電阻(R)
(3)在相同電壓下,對電阻不同的導體,導體的電流跟它的電阻成反比。
(4)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電流I,橫坐標表示電壓U,這樣畫出的I-U圖象叫做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5)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
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的電學元件。
非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曲線,即電流與電壓不成正比的電學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