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歷史復習知識點
2017高三歷史復習知識點(一):隋唐時期文化的繁榮
1.雕版印刷術的發明: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⑵隋唐時期已經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經、日歷和書籍。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剛經》卷子,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火藥的發明: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⑵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藥的配方。即硫黃、硝石與碳混合。⑶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
3.天文和歷法成就:⑴唐朝杰出的天文學家僧一行制訂的《大衍歷》,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⑵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 4.醫學的進步:⑴唐朝杰出醫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藥學成果,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藥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⑵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⑶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5.建筑的成熟:⑴隋著名建筑師宇文愷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朝將大興城擴建為長安城。⑵宇文愷采用圖紙和模型結合的設計方法,是我國建筑技術上的一大突破。⑶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詩歌黃金時代——初唐:陳子昂—唐詩革新先驅;盛唐:A山水田園詩—孟浩然、王維;邊塞詩—高適、岑參;成就最高: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中唐:倡導反映生活;白居易《新樂府》、《長恨歌》。晚唐:詠史詩;杜牧、李商隱。 三、多姿多彩的藝術:
1.藝術寶庫莫高窟:⑴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⑵它座落在甘肅敦煌的鳴沙山崖壁上。⑶隋唐時的洞窟占十分之六七,最精美的佛像和壁畫大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⑷莫高高溫熱油泵窟又稱千佛洞,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2.異彩煥發的繪畫:杰出的畫家有隋朝的展子虔(代表作《游春圖》)和唐朝的閻立本(代表作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吳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圖》。后世稱他為“畫圣”)。等。
3.巔峰時代的書法——⑴隋唐書法匯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創出新的風格。⑵著名書法家有:①由隋入唐的歐陽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響;②盛唐的顏真卿創立了氣勢雄渾的“顏體”,代表作有《顏氏家廟碑》;③中晚唐之際的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創立“柳體”,代表作有《神策軍碑》;④唐朝的草書大家有“草圣”張旭和懷素等。 4.風格多樣的樂舞:樂曲有《秦王破陣樂》;唐玄宗創作的《霓裳羽衣舞》,高出眾舞之上。
2017高三歷史復習知識點(二):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和改革
一、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
1.土地兼并現象嚴重:北宋統治者實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過程,②現了“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尖銳對立。 2.農民的反抗斗爭:宋仁宗時,農民不斷起來反抗,遍及中原邊地。
3.冗官、冗兵、冗費:①北宋統治者用“分化事權”的辦法,防止文官武將專權,結果形成冗官局面。②統治者用募兵、養兵的辦法,緩和農民的反抗,造成兵員劇增,形成冗兵局面。③伴隨冗官、冗兵,再加上每年要給遼、西夏大量銀絹。④宋仁宗時國家財政入不敷出。 4.遼、西夏的威脅
二、慶歷新政——①、目的:擺脫危機,鞏固統治。②、新政開始:1043年,宋仁宗,范仲淹;中心—整頓吏治。③、新政內容:嚴格官吏升遷考核;限制官僚子弟親友恩蔭做官;加強各級官員3GR三螺桿泵保舉、選派;裁并州縣,減輕徭役;嚴肅中央政令,取信于民。④、結果:新政觸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阻撓。范仲淹等改革派相繼被排擠出朝廷,改革措施也被廢止。 三、王安石變法: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
1、主要內容
理財措施——①、青苗法:每年青黃不接時,政府貸款或谷物給農民,收獲以后償還,加收20%的利息。這樣既能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②、募役法:政府向應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戶,收取免役錢,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錢。這就減輕了農民的差役負擔,保證了生產時間。③、農田水利法:政府鼓勵興修水利,開墾荒地。④、方田均稅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戶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賦稅,官僚、地主不得例外。這就增加了封建國家的田賦收入。⑤、市易法:政府設立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于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國家收人也有增加。
軍事措施——①、保甲法。政府把農村住戶組織起來,十家編為一保。保丁在農閑時練兵,平時種田、維持社會秩序,戰時編入軍隊作戰。這既可以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遼和西夏的進攻,同時減少了軍費開支。②、將兵法。把禁軍固定在一定轄區,由固定的將官加以訓練。這就加強了軍隊訓練,充實了邊防力量。
教育措施:①、改革科舉制度。廢除死記硬背的明經諸科,進士科不再考詩賦,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悸闪睢喟傅取"?、整頓太學。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考試成績優秀者,可直接受官,以資鼓勵。這就使學校變成為變法造輿論、育人才的地方。
2.變法的成效:①政府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②各地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為良田,③軍事實力有所增強。④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3.變法失敗的原因:①新法在推行的過程中,由于用人不當,出現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現象;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③有些地方官拒絕執行新法。④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馬光當政,新法被廢除。
4.評價:①王安石變法,是在北3G螺桿泵宋中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銳的情況下進行的改革運動。②王安石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2017高三歷史復習知識點(三):元朝建立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
一、蒙古的興起:
1、蒙古興起:蒙古族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長期生活在蒙古高原上。鐵木真打敗周圍各部,統一蒙古高原;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蒙古貴族推舉他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建立。
2、擴張戰爭:中亞、俄羅斯、印度河流域;滅西夏、金;招降吐蕃,占大理。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統一全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元朝統治中心向中原轉移。1276年占臨安,滅南宋;1279年統一全國。
三、元朝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齒輪油泵國家的發展:
?、贊h族人民遷居邊疆,帶去先進生產技術,開發了邊疆經濟。邊疆各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加強了民族融合。
?、谶|金時期入居黃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與漢族相融合,在元朝已被視為“漢人”。
?、厶瞥詠?,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區定居。他們和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長期雜居、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茉瘯r,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元朝在澎湖設巡檢司,加強了對琉球的管轄。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l、中央
?、佟⒅袝。鹤罡咝姓C構,行使宰相職權;同時直接管轄河北、山西、山東。
?、凇忻茉海褐醒胱罡哕娛鹿芾頇C關;
?、?、御使臺:最高監察機關;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既是中央機構,又兼地方行政職能)
2、地方: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元統治者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對后世影響深遠【省的建置沿用至明清、當代。重要行?。罕?mdash;嶺北;東北—遼陽;江浙(轄閩浙臺);湖廣(包南海諸島);西南—云南】。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匯總
2.2017高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3.2017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4.2017年高考歷史重點知識
5.2017年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6.2017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