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2017(2)
皇權和相權之爭的原因和過程:
原因:皇帝為獨裁統治歷代都采取削弱相權,分化相權直至廢除宰相的方法,以實現君主專制制度。
漢武帝——頻繁更換宰相,用“中朝”對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權一分為三
宋代——參知政事,繼續分散相權
明代——廢宰相,權分六部
清朝——軍機處(標志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
評價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亂
2、東南——收復臺灣,設臺灣府
3、西北——平定噶爾丹叛亂
4、東北——收復雅克薩之戰,簽定《尼布楚條約》
5、漢化政策,
6、加強蒙藏民族團結
評價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勵精圖治,使唐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階級矛盾緩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這就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民族關系上: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加強了同周邊各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了民族團結,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
3、對外關系上:唐太宗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針,這使中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現了
繁榮的局面,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個人品質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對以后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太宗的評價的采分點
1、政治上:納諫、用人、貞觀之治、三省六部制、科舉制。
2、經濟上:休養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調制、輕徭薄賦、“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則
4、民族關系:“戰而后和”策略、“羈縻府州”設置、安西都護府、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團結政策
5、對外關系:開放政策、大都會、鴻臚寺卿、玄奘取經、兼收并蓄方針、對日本朝鮮
影響科舉制的“利”
1、政治上: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于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2、教育上:促進了教育發展,尤其是文學的發展
3、社會風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作為一種選官制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
科舉制度的“弊”
1、學科結構看:以儒教思想為核心、為重點,實際上這等同讓一個民族“偏科”近千年。“科舉”偏文舍理,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假如沒有科舉制度設置的獨木橋,或許中國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會一樣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終發展出豐富多彩的自然科學。導致了近代科學落后于西方。
2、考試內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和創造意識,選拔出來的多是死讀書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和他們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進教育發展,社會重學風氣形成。
3、社會風尚:促成社會上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
4、制度建設上:考試選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對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時期,八股取士,被選舉的多是缺乏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人,讀書人成了統治者的奴仆。
2、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學而優則仕的人生觀和偏重社會科學,忽視自然科學的考試制度)
“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和影響?
原因:1、政治上;社會大變革大動蕩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
2、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3、科技上,天文學,醫學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
4、文化上,私學興起,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
影響:1、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后世影響深遠。
古代中國科技發達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
與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一)發達原因:1、政治上長期統一局面
2、經濟上,農耕經濟繁榮
(二)落后的原因:
1、經濟上,小農經濟限制了對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科技發展缺乏社會和生產需求的動力
2、政治上,君主專制的束縛,阻礙科技進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視自然科學的教育,文字獄禁錮知識分子思想,科技發展缺乏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
4、對外政策:閉關鎖國,限制對外交流,阻礙進步
5、文化傳統上,“重道輕器”,輕視科技發展,沒有形成嚴密的科學體系(4大發明看出理論不足)
東西方科技發展比較:
1、中:重視經驗。西:重視實驗
2、中:重視綜合,西:重視分析
3、中:重視實用,西:重視理論
4、中:重視服務于農業,西:重視服務于工業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比較?
相同點;
(1)范圍上——都屬儒學
(2)主張——都屬唯心主義思想體系
(3)目的——維護封建統治
(4)地位影響——都是古代哲學的重大成就
不同點:
(1)對宇宙的構成,分別屬于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2)道德主張,“天理”為行為規范“內心”自修,自省達到良知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2.2017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3.2017高考歷史大題必背知識點
4.2017歷史必背知識點
5.2017高考歷史重點知識點匯總
6.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