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的政治制度練習題
古羅馬的政治制度練習題
1.(2014福州月考)《歷史知識理論》一書的序言指出:“過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現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過去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指出了歷史的過去性特點
B.歷史研究須有正確的理論指導
C.強調了歷史對現實的借鑒作用
D.強調了歷史事件的橫向聯系
解析:C 材料觀點認為過去的事只有融化于現實中,才不會真正成為過去。強調了歷史對現實的借鑒作用。
2.(2014池州模擬)《左傳》曰:“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下列成語中的“鼎”與材料中的“鼎”含義相同的是( )
A.人聲鼎沸 B.問鼎中原
C.三足鼎立 D.鼎鼎有名
解析:B 題干中“鼎”的含義是權力的象征。人聲鼎沸中“鼎”是古代的一種銅鑄的鍋,故排除A。問鼎中原是奪取政權的意思,故B正確。三足鼎立中“鼎”是顯赫的實力,排除C。鼎鼎有名中“鼎”是聲威盛大的樣子,故排除D。
3.(2013長春模擬)王夫之在《讀通鑒論·秦始皇》中說:“封建毀而選舉行,守令襲諸侯之權”,這里的“封建”和“選舉”分別是指( )
A.分封制和官員選拔制度
B.奴隸制和禪讓制
C.郡縣制度和官員選拔制度
D.分封制和獎勵軍功
解析:A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廢分封立郡縣,故“封建”指的應該是分封制,而秦朝郡官直接由皇帝任命,由此判斷“選舉”指官員選拔制度。本題選A。
4.(2013貴陽聯考)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指出,“綜觀國史,政制演進,約得三級:由封建而躋統一,一也;由宗室、外戚、軍人所組之政府,漸變而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門第再變而為科舉競選,三也。”錢穆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進完成于( )
A.秦漢 隋唐 B.秦漢 明清
C.西周 隋唐 D.秦漢 明朝
解析:A 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故第一演進完成于秦漢。“士人政府”是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為政府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后形成的,故第二演進完成于西漢。“科舉競選”是指科舉制的實行,結合所學可知第三演進完成于隋唐。
5.(2014江南十校聯考)史學界研究發現,明清時期國家對鄉村的治理主要通過宗族、鄉里組織、士紳階層進行,基層社會的自治化傾向越來越強。這表明( )
A.鄉里組織是明清時期成立的鄉村自治組織
B.國家政治體制上的中央集權嚴重弱化
C.宗族、士紳階層成為動搖封建統治的重要力量
D.國家控制與鄉村自我管理相結合,共同維護基層社會秩序
解析:D 本題考查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由“國家對鄉村的治理主要通過宗族、鄉里組織、士紳階層進行”可知,明清時期,國家通過宗族、鄉里組織和士紳階層等來控制和管理鄉村,C中“動搖”的說法材料無體現。中國的鄉村自治組織產生于改革開放以后,與時間“明清時期”不符,排除A。明清時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排除B。
6.“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是這樣的工作負擔被證明是無法承擔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誠的中級官員組成了一個特別的政府部門……”材料中“特別的政府部門”中的成員指( )
A.丞相 B.殿閣大學士
C.內閣大臣 D.軍機大臣
解析:B 朱元璋為解決“廢丞相,權分六部”給皇帝帶來的繁重的工作量,設立了殿閣大學士。內閣是明成祖設立的,軍機處是清朝雍正時期設立的。故本題選B項。
7.(2013福建模擬)威廉·弗格森在《希臘帝國主義》中寫道:“希臘城邦是一個有著獨特內在構造的單細胞有機體,除非進行再分割,否則無法發展,它們可以無限制地復制同類。但這些細胞,無論新舊,都無法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可以佐證此觀點的史實是( )
A.各邦之間貿易發達 B.外邦人有公民權
C.各邦長期獨立自治 D.人們輪番而治
解析:C 材料中威廉·弗格森主要強調了希臘城邦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無法形成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A、B、D三項均與材料無關。8.在古希臘雅典,公民個人雖然可以在民眾大會上提出修改或廢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議案,但若這種提議得不到通過的話,則將被起訴為不法行為,提議人要受到罰金處分,甚至有生命之虞。這表明( )
A.公民大會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視法律的穩定和權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嚴肅縝密
D.雅典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解析:B 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門檻很高,說明雅典人非常重視法律的穩定和權威,并非說明雅典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格限制,B項正確,D項錯誤。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修訂,與民主程序和司法程序無關,A、C兩項錯誤。
9.(2014廈門適應性考試)公元前410年的雅典法律規定,無論任何人,如果他廢止民主制度……他將是所有雅典人的敵人,任何人都可以殺死他而不受處罰,他的財產將被沒收。這表明( )
A.雅典民主政治已經走向衰敗
B.雅典公民和非公民間的界限漸趨淡化
C.民主精神開始被引入雅典法律
D.法律是捍衛雅典民主的重要手段
解析:D 材料信息中雅典法律的規定強調無論任何人,只要廢止雅典的民主制度,他就是所有雅典人的敵人,人人都可以殺死他,充分體現了雅典的法律是捍衛其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因而選擇D項。材料沒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是否衰敗,排除A項;B項與材料信息無關;C項與材料信息的主旨不符,其“開始”的說法也無從體現。
10.《十二銅表法》規定:“凡依‘現金借貸’的方式締結契約的,其所用的語言即為當事人的法律……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磅,愿多給者聽便。”由此可見,上述規定( )
A.保留了一些習慣法的殘余
B.充分保護了平民的利益
C.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債務人的利益
D.對貴族濫用權力有所限制
解析:C 以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說明《十二銅表法》具有成文法的特點,A項錯誤。由材料信息“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說明B項的“充分”錯誤。由材料“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磅,愿多給者聽便”可知C項表述準確。材料對貴族濫用權力并無明確的規定,D項結論缺乏材料信息支撐。
11.《歐洲文化史》認為:“1689年以后的英國離民主還遠得很,英國的新政治體制無非是寡頭政治。”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
A.英國國王擁有行政權
B.大部分英國人沒有選舉權
C.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還沒有掌權
D.當時的英國由封建貴族統治
解析: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英國國王開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A項錯誤;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的議會取得勝利,C、D兩項說法錯誤;1830年,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擁有選舉權,B項正確。
12.(2014云南聯考)英國學者指出:1689年至1716年是國王和下院“確定關系”的時期;1716年至1783年是兩者關系保持“均衡”的年代;而在1784年至1832年,兩者之間的“均衡”關系遭到破壞。對材料中觀點的理解,準確的是( )
A.國王在18世紀初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
B.18世紀國王和下院在治國權力方面勢均力敵
C.議會改革打破了國王和下院的權力均衡關系
D.國王和下院的權力關系經歷了曲折的演變過程
解析:D 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國王仍然掌握著行政權,在17、18世紀的時候,下院始終受上院控制,而上院又是由世襲貴族組成。所以整個國家權力中心不在下院。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推動議會制改革才逐漸實現權力中心的轉移。期間內閣也經歷了由對國王負責轉為對議會負責。題干正是在強調權力關系的曲折演變。所以選D項。
13.梁啟超曾在1901年寫道:“歐洲各國自二百年以來,皆過渡時代也。”他還認為,英國在“過渡時代”的特點是“順流而渡”。下列選項中不能用來說明英國“順流而渡”的是( )
A.憲章運動的興起 B.1832年議會改革
C.“光榮革命”的爆發 D.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解析:C “光榮革命”的爆發,國家主權由專制君主轉移到議會手中,這是根本性變革,不是“順流而渡”。1689年君主立憲制確立后進一步完善,因此有了1832年議會改革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工人為了爭取政治權利,憲章運動興起。
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一、希臘的政治制度
古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原因:①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小國寡民的國情;②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達。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歷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實行民主政治,社會相對公正一些,有利于社會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為后來歐美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鑒。
消極方面:①婦女、奴隸和外邦移民沒有政治權力,真正能夠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數人,實質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②過于泛濫的民主,容易導致無政府主義的泛濫。
二、羅馬法
1、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志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
公民法: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2、羅馬法的評價
積極方面:①羅馬法的制定和實施維系了帝國的統治,穩定了社會秩序。②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維護奴隸制度。
猜你感興趣:
1.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練習題附答案
2.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試題及答案
3.初三上冊歷史第3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練習題及答案
4.2017高考歷史世界古代政治文明專項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