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怎樣高效備考 高三如何調整心態備考
高三高效備考方法
尖子生一般有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有效地避免錯誤;因此建議他們注重總結平時的錯題,查漏補缺。
二、中等生
中等生的自我挖潛,一靠方法二靠計劃。高三是鞏固和提高的一年,事實證明,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中等生在高三大有潛力可挖。
1、 認清自己的弱點
中等生分成三個類型——勤奮型、浮躁型和智力型。勤奮型學生學習時間多而思考總結少;浮躁型缺乏恒力且落實不夠;智力型領悟能力強而踏實度不夠。
勤奮型學生要重視練后反思,掌握解題規律;浮躁型學生要重視聽課,認真做作業且及時總結;智力型則要夯實基礎和把握規律,切忌“眼高手低”。
2、 復習要重視弱科
在夯實基礎的同時,中等生要花更多時間在弱科上,認真分析自己的知識薄弱點,并引申到薄弱的知識模塊,想辦法花時間去提高。調查發現:無論文理科,將知識系統化有利于理解和運用。中等生要重視知識網絡的建構。
3、 嚴格按照時間表復習
建議同學們排一個時間表,按照計劃嚴格執行。比如每天要留多少時間學習,各科的時間如何分配等。綜合把握各個學科的復習時間,時間表要相對完善,也要留有余地。
4、 多請教老師
告誡各位同學,一定要主動找老師溝通。因為老師最了解高考的各方面情況。學生太多,老師很難主動去關照每一個,因此學生一定要主動。中等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老師點撥一下往往就能進步很快。
三、后進生
這部分考生所面臨的處境有點尷尬,因為成績不盡如人意,往往容易受到忽視,因此內心比較脆弱。但是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這部分同學如果能加把勁,找準著力點,完全可以在高考的時候發揮好,甚至是超常發揮,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專科逆襲上本科,甚至重本的故事,不是雞湯,每年都在上演著。超常發揮和逆襲,不管算不算是僥幸的心理,單是這種想擺脫困境的意識,我們就要大力支持。那么,這部分同學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 樹立臨考自信是前提
剛才說過,成績較差的孩子一般存在自卑心理,因學習成績不好,而對自己全盤否定。因此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也會畏首畏尾,不敢對自己有太多的期待。
這個時候,非常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時樹立信心,不管是在模擬考試當中還是最后的高考,只要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是高考成功。
要知道,對于這些考生來說,只要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之上有所提高就是一種進步,我們應該為每跟上一個知識點而高興,成績哪怕有點滴進步也應感到自豪!
更何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成績不好也就意味著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只要學習方法運用得當,想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成績,困難并不很大。
按照以往的經驗,倘若考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頑強的毅力緊追猛趕,成績迅速提升的可能性相當大。
所以,不管在什么時間段,都不能放棄自己追逐的腳步。
2、 全面夯實基礎是關鍵
實際上,《考試說明》對高考的難度有一個清晰的介紹:高考命題是以中檔題和基礎題為主,這部分題目大約占了全部考題的80%左右。也就是說只要考生抓住基礎知識,并能夠熟練運用,就能夠拿到絕大部分分數。
因此在制定計劃的時候要特別關注基礎知識的復習,畢竟只有將這部分內容掌握好,才有可能拿下基礎題,也更有可能沖擊中等題和難題。
四、偏科生
對于偏科生來說,首先要樹立信心,減少因偏科帶來的心理壓力,克服對較弱科目的恐懼,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有人說偏科就是“木桶原理”,于是有不少同學盯著這塊“短板”惶惶不可終日。
但其實這個比喻并不恰當,因為我們手頭的優勢科目并不會像木桶“長板”那樣沒有作為,他們也是總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住自己的優勢,做到萬無一失,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立于不敗之地,因為如果偏科生連原有的陣地都失去了,那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偏科生可多做些典型試題,牢固掌握學科知識的規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從對知識“點”、“線”的鞏固拓展到“面”,那么在遇到較新較靈活的題目時才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不是手忙腳亂、心驚膽戰。
高三學生高效調整心態備考
一、能持之以恒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天給他的學生上課。他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不講哲學,只要求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把手往前擺動300下,然后再往后擺動300下,看看誰能每天堅持。過了幾天,蘇格拉底上課時,他請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結果,90%以上的人舉起了手。過了一個月,他又要求堅持下來的同學舉手,只有70%多的人舉手。過了一年,他又同樣要求,結果只有一個人舉手,這個人就是后來也成為了大哲學家的柏拉圖。甩手固然甩不出一個哲學家,但在那些人們看似平淡、枯燥的重復中,柏拉圖能認準目標、執著追求、始終堅持,相反那些目標游移、耐不住寂寞、不能持之以恒的人是很難有大的作為的。
有一個法國謎語,也是一道的數學推理題,叫“荷花塘之謎”是這樣說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積擴大兩倍,30天后就會占滿整個荷塘,那么第28天的時候荷塘里會有多少面積的荷花?我們可以算出來:從四分之一面積擴大到整個面積需要兩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會有四分之一面積的荷花。
題目很簡單,但它背后蘊含的道理卻不簡單。對每一朵荷花而言,它們的變化速度是一樣的,在第29天到來之前,它們費心盡力,也只完成目標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兩天卻如有神助,拓展了絕大多數。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情的發展變化都是這個道理。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發生質變的飛躍的。而這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是艱苦的緩慢的,是一定要學會持之以恒、循序漸進的,要遠離淺嘗輒止,千萬別奢望一步登天!越是接近頂峰,就越是困難重重;越是到了高三,學習就越不容易。拿破侖有句名言:“當最困難的時候,就是離成功不遠了。”第29天,也許是最困難的時候,但也正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只有努力堅持,只有對目標鍥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迎來荷花滿塘。我們在緊張的備考中,要胸懷自己的目標,憑每日細小的進步和成功去創造高考的輝煌,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牛步雖遲,可達千里!行百里路半九十,讓我們謹記:不要輸在第29天。
二、要學會堅強
高三這一年,注定是乏味的,勞累的,甚至是痛苦的。到了高三才能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夜以繼日,什么叫收效甚微,什么是屢戰屢敗,什么是屢敗屢戰。面對挫折,選擇放棄還是堅定不移地繼續前行,取決于你對成功的向往與渴望,取決于你的執著與頑強。成功是蘊含在失敗的苦悶和不懈奮斗的汗水中的。在失敗面前要學會堅強,要有斗志和勇氣,才可以享受到真正的奮斗的樂趣。我們要與自己的膽怯與懦弱、虛榮與懶惰戰斗。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力量,只不過被時間埋沒,被意志影響,被習慣消磨了。有這么一個故事:在大海上,有一片礁石,在礁石的背面,風平浪靜,藏在其中的珊瑚蟲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而且死亡率極高;在礁石的外面,巨浪翻滾,生存于此的珊瑚蟲卻顯得生機勃勃,光彩奪目,并快速地生長繁殖。巨浪的沖擊無疑就是珊瑚蟲生存的必要條件。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與珊瑚蟲是一樣的,也需要沖擊、磨擦、鍛煉,高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第一次大的考驗,經受住了這次考驗,你也將像珊瑚蟲一樣光彩照人。高三會有許多不如意,同學們,當你笑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在和你一起笑;當你哭的時候,全世界只有你自己在哭!歡樂可以同享,而痛苦必須你自己勇敢堅強地承受,即使最愛你的父母也替代不了你,也沒有辦法。你一定要把它看成是歷練生命的機會,要義無反顧地迎上去。只有走好高三,羽翼才能豐滿,才能振翅高飛。
三、懂勤奮刻苦
最慢的學習方法,就是最快的學習方法;最笨的學習方法,就是最聰明的學習方法;最踏實的學習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每天按照計劃去做,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規范當作一種習慣。要重視細節,最忌眼高手低,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俗話說:熟能生巧。想要考得好,就得多做題。賣油翁的故事,同學們耳熟能詳,“此無它,唯手熟爾。”貝克漢姆的球技很好,怎么練出來的呢?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在整個球隊集訓完之后,他一個人再練半個小時,一腳一腳的沖著球門踢。想取得成功,方法只有一個,就是一次一次反復地去做,一直做到嫻熟自如,沒有人比得上你,你就是領軍人物。
看過“高三如何調整心態備考”